以南栗沟为例浅谈乡村养老景观模式
2018-11-13李怡凡
李怡凡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0 引言
随着不可避免的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据数据统计,至2025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有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从这一特殊群体出发,对建筑外环境、景观空间布局以及各设施等老年人所参与到的空间中都要进行悉心设计,对老年人的疗养康复训练以及精神世界的关照以及村落养老体系机制的建立健全等都需要重点设计。现如今,养老已形成多种模式:以此为依托,渗透到南栗沟村的设计中,形成具有优势的开放式养老模式。南栗沟村自然条件优越,背山面水,平坦地势与缓坡地形叠置,并有良好的山、水、石、田等优秀的景观资源和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利用通过适老化设计以及合理的规划布局来改善南栗沟村的村落布局以及景观空间改造,以营造开放式养老景观模式。并使村落经济与特色产业相互推动,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能够解决村内外的部分养老问题,从而形成养老产业模式,实现生态友好与文脉传承。
1 社会养老背景
据调查统计,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高达14.3千万,人口数量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1%。据预测,至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即将到达24.8千万,至2050年将达到49.7千万。届时,老年人人口比重将达到全国总人口的31.2%,也就是说,在中国,每3-4个人中国公民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
1.1 政府重视,国家扶持
我国政府已开始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养老产业面临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机遇。二十一世纪的老年人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了。现如今的养老也不同于先前人们观念中的养老,现在的老年人更希望自己能够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十九大会议中也指出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合理的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并不断加快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的发展。
1.2 高龄化趋势明显,人口数量剧增
在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不断膨胀过程中,养老问题是关乎社会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若不实时解决养老这一重要社会课题,许多有限社会劳动资源就无法被集中使用。而这将直接影响道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目前养老方式与老年人实际需求映射紊乱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中国自古以来的养老文化就决定了纯粹的养老院养老文化根本无法满足和实现中国老年人的养老诉求。人类和植物相似,向往彼此支持与共享的“社区”生活模式,因而更加适合社区模式的居家养老。在公共集体中邻里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乡镇和城市分布大多为顺街道顺延,呈方格网状态扩展分布。因而单调普通的城市内的养老院并不能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理感官需要和基本心理需求。
而社区集体照顾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集中的养老院养老不同,且与之相比较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其融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与集中的养老院养老的各方优势,构成有机演替,形成有效机制,从而更加符合人道主义,更加注重老年人的主观环境心理与情感意识的感知,使得老年人能过过上正常化的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而使得老年人能够更加有尊严地生活。
2 现有养老模式分析
老年人作为社会人群分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因为老年人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大,还因为老年人是一个社会群体的显性符号。景观生态养老对于环境的要求偏重于身体的感受与体验以及心理的需求表现。家庭养老是中国社会传统的养老模式,而近似于养老院的养老方式,且从属于社会化的养老模式。而现如今的社会,这两种单一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中的老年人群——他们更需要尊重,需要心理的关怀与感官的释放相结合。因而提出开放式养老。
2.1 家庭养老模式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孔子的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在儒家文化中,尤其提倡孝道。在孔子看来,孝为立人之根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因此选择家庭养老的老人们的优势在于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家庭中,对于环境的熟悉度和出行的方便程度上是其他模式比不了的。相对于经济方面,也比较合算,生活习惯以及个人爱好等方面都清晰明了。并且,就社会角度而言,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花费无几。在对普通家庭养老模式的调查中,进行了各人群生活轨迹兴趣爱好等日常行为分别进行了时间、空间、情感三各不同层面进行分析。
2.1.1 时间维度分析研究
通过调研分析可得出,年轻夫妇基本为两点一线,生活较为单一,而在三代同住的养老家庭中,老人出去一天中的个别娱乐休闲时间,大部分的时间分布主要以孩子为中心,而夫妇则需要上下兼顾,在进行工作休息之余还要兼顾儿童与老人,家庭负担较重,因而在处理养老问题的各个方面,极易疏忽放松,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合理存在模式。
2.1.2 空间维度分析研究
从空间维度层面,对夫妇、老人、儿童进行了室内外空间需求调查。可以看出,夫妇更注重安防问题;老人虽以孩子为中心,但更加注重的是娱乐空间以及休闲空间的需求;儿童则对活动场地的需求更大,以此可见儿童与老人在室外空间需求方面,有着相似的重合点,也因此在设计中,我们会更加重视景观室外空间的休闲娱乐场地的设计。而由于老人与儿童着两大特殊人群的特点。在进行室外景观设计时,应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与硬件设施的适老化与适龄化。
2.1.3 情感维度分析研究
各年龄段人群对生活质量以及家庭生活理念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产生需求上的分歧。因而产生各种需求的不一。通过调查可知,独居的年轻夫妻主要以居住属性为主,相对于三代同住而言,更加注重生活品质;而在家庭养老模式中的家庭成员中,中年人更加重视考虑家人健康以及生活的便利程度,老年人更加重视安全健康问题,儿童需求则相对单一,以娱乐为主。因此,在老年人的生活要求中,健康要求作为重中之重,在设计中加强疗养康复中心的建设,交通疏通等不断加强景观配置,进行景观疗养。
但是家庭养老在社会不断发展及社会转型视野下的今天,各方面弊端日益暴露,在这种模式的脆弱性以及历史性原因形成多维性指向。当今社会发展一跃而起,现代人普遍生活压力大,节奏快,竞争强。导致家庭养老成本的人力物力激增,普通家庭难以承担,而负责赡养的儿女们也不堪重负。加之独生子女家庭以及空巢老人等问题的出现,家庭养老必然不能够再以此情况发展下去。
2.2 机构养老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家庭人口结构的改变,从而产生这种传统养老方式的产生过渡以及演变,因而出现了机构养老的衍生。
机构养老所指的是由专门的福利院、老年公寓、疗养院、托老所以及临终关怀医院等的一系列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国家设立的国营养老机构,即乡镇社区,或者村落街道办等集体组织所有的集体所有制的养老机构。第三类则是一公司企业为大爱表的所创建的民办养老机构。机构养老模式的较于家庭养老服务更加周到,各方面生活设施都足够保障,在人文关怀与老年人需求方面缺少关注。
3 南栗沟区位分析与现状调研
通过对区位现状的前期分析,了解掌握南栗沟村的地理位置,特色植被以及有效的景观资源及风土民情。村落内的山、水、石、木、建筑等都是有利于南栗沟村定位于生态养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设计理念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3.1 设计区位分析
南栗沟村位于临沂市沂南县依汶镇,沂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是临沂市管辖的一个县;沂河、汶河贯穿全境,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依汶镇位于沂南县东南部,是沂蒙山的核心地带;南栗沟村位于镇驻地东南,地处于汶河右岸。全村所占耕地面积约为2160亩,山林占约1960余亩,河滩面积为240余亩。农作物方面,村民以种植大棚蔬菜和小麦玉米等为主,因而南栗沟村的大棚种植技术成熟,加之具有便利的交通路线,其蔬菜运输业也十分发达。虽然该村集体基础薄弱,但村民带民富潜力较大。
就生态养生老景观而言,对环境要求、村落分布以及是由于其景观资源、交通运输、地理位置、民居建筑的多方优势。南栗沟村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贯穿沂南县主干道的发达的交通。其拥有背山面水的优美怡人的景观资源,自然要素纯粹且极具特色石资源与植物资源丰富,平坦地势与山地交错形成其具有特色的自然肌理,这些都成为生态养老中不可替代的优越条件。结合南栗沟村人口流失严重,房屋材质多样且年久失修,建筑利用率低,缺乏景观资源的整合利用等问题,南栗沟具有很大的设计空间。
3.2 现状调研
南栗沟村通过对基地现状的分析,可得出南栗沟分析所在区域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在村落改造中所出现的问题与不良现象,在设计中能够及时发现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进行分析与解决。并基于这些现状之上,能够更好地与“生态养老”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养老景观规划设计。
3.2.1 木
南栗沟村主要树种为毛白杨、榆树、国槐、大叶黄杨等,具备众多典型北方特有的植被以及景观现象,植物基本都是当地乡土树种,长势较好。设计大力抓住植物特色,充分运用自然景色。营造舒适宜人的景观空间,并通过植物搭配与生态养老相协调。使植物作为养老景观主题基调,营造景观空间。
3.2.2 石
石头是南栗沟的村所特有的景观资源。南栗沟村的石头特点别具一格:表面圆滑,呈深黄褐色,体积普遍较大,形体多为扁平状,表层少有凹陷褶皱,不易积攒风沙。有这些优势使得石头形成了较高的利用率,此外,在南栗沟村,石头多分布于植被之间,并与北方受季节更替影响的落叶乔木交相呼应,在春夏秋冬四季皆可形成怡人观赏景观。但石头分布较为集中,且高差较小,因此可将其与植被整合,借地形构成高差及视野起伏,形成观赏体验相结合的特色景观,并配以无障碍通道以等基础设施以方便老年人活动。
3.2.3 水
南栗沟村水纹分布相对分散,水系主要集中在两处:一处为村落建筑集中区域与主要交通干道相连接,属于汶河支流,且横跨南栗沟整个村落,从而构成连接村落的织网。方便村民进行多种亲水临水活动。另一处则是人口,建筑分布较少的半山腰,地理危机相对与村民居住组团而言,更加清净秀丽,是时候养老主题的设计佳地:环境静谧清幽,加之被山地密植围绕,是作民宿疗养的优良位置。因而水在养老景观中的分量必不可少,也是贯穿南栗沟始终的重要组成部分。
3.2.4 山
自古以来,人们都向往背山面水的好风水的地方来养老。南栗沟村就是一个这样被山水环绕的风水宝地。山是南栗沟村一个重要的景观元素。山地本身就是自然舒适的象征。自古人们寄情山水,于景寓情。而南栗沟的山地高差小,占地面积大,导致南栗沟村山体高差较小,地势平缓高低起伏。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已经不能够进行过于强烈的体力活动。南栗沟村的山体优势是老年人选择寄情山水的不二选择。南栗沟村的选址范围使得南栗沟村与生态养老主题的景观设计定位同型同构。
3.2.5 民居
建筑多为单层或多层乡村建筑,质量较差,形式多样,建筑时间不统一。主要包括传统民居与后期修建的现代民居。传统民居以石头房及少量茅草屋顶房为主,传统的石头茅草房窗户窄小,在采光通风等方面已无法满足现如今村民对房屋的基本需求。因而房屋利用率低,大都年久失修,不宜住人。
4 乡村养老的景观模式实践
基于主题“蕤郁青森”,提出了开放式在南栗沟村设计过程中,将设计区域的几个主要节点进行了在设计,在村内配以基础设施以及文化娱乐场所。将植物作为实际的主要景观基调。构成主题所体现的景观养老场所。
4.1 开放式养老景观的提出
通过家庭式养老与机构养老模式的分析研究,可汲取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二者之所长,既保持家庭养老的友好邻里关系,有不乏人文关的同时又能够保留机构养老模式的正规化与系统化,老年人在丰富的养老生活的同时又能够得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保障。二者优势互补相互完善,构成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养老模式——在村落内设置良好的包括疗养院、文娱中心以及景观疗养广场等配套基础设施硬件,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发展,配合以经济体制,形成良好的以生态景观养老为依托的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养生养老为特色的村落改造,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同时一并解决村落经济落后,发展不均等的多层问题,合理利用起景观资源,介入空间营造法则,通过景观介入来营造生态养老景观,形成开放共享的生态养老景观新模式。映射到南栗沟村的景观设计中,通过村落民居的景观规划与分步构成的调整,形成半围合的开放式院落,筑路为院,形成开放式景观布局。开放式养老模式在各方面与现代村庄发展模式相呼应,完成有机演化。如何能够让老年人更加有尊严地活着?开放式养老的模式也许能够给出答案。
4.2 开放式养老景观的理念
以生态养老基于南栗沟村现状调研中的优越的景观资源与村庄特色,提倡开放式养老作为景观空间定位设计定位。
设计主题为“蕤郁青森”,就字面意思来讲,主题迎合南栗沟村丰富的景观资源,具有其独有的山、水、石、木、建筑等,其中,以植物作为重点的景观形象。“蕤”指的是草木的茂盛的花下垂的景象,郁郁葱葱的花,碧绿青涩的树木,形成养老景观的形象定位。
4.3 开放式养老景观的布局
基于主题“蕤郁青森”,提出了开放式在南栗沟村设计过程中,将设计区域的几个主要节点进行了在设计,在村内配以基础设施以及文化娱乐场所。将植物作为实际的主要景观基调。构成主题所体现的景观养老场所:
(1)气华赋诗书,养味乐其中。
(2)弹棋落石间,神奕留青色。
(3)品茗溶书味,花径语呢喃。
(4)采蕤青色翩,疏窗荫绿筠。
是南栗沟村设计中的八个重要景观节点,分别为文娱空间、疗养中心、娱乐中心。健身活动场地等基础设施以及茶室花径小道、观景广场以及山间民宿等休闲疗养场地。此外,设计在注重养老设计体现的同时,更加关注养老产业对经济的推动。
5 乡村养老的景点设计
文娱空间是体现开放式养老模式。文娱空间位置选取于村民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靠近汶河流域支流,联结河流对面组团。文娱空间作用不只是图书借阅的功能,结合村民及老年人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来看文娱空间的作用不只是单一功能,而需要符合功能,用于耕作培训、宣讲演讲、活动表演等多种用途。设有开敞与半开敞广场满足老年人需要活动但的同时具备安全感。停车位设有树木隔离噪音。次入口直接通入建筑体内,避免经过不需要的广场部分,以节约空间。老年人可供自己需要自行选择。园外设置等待区与半私密的休息区域,形成多个叠合空间。
6 结语
老年人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重要人群,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社会老龄化严重,老年群体愈发庞大,如何解决养老问题,让老年人有尊严地活着?以此结合生态养老,振兴乡村为设计理念,进行场所营造,将南栗沟村打造成一个以养生养老为主的乡村疗养景观——养老人群不只是面向年迈者,更面向大众。不只是面对外界,更加支持村内养老。以“蕤郁青森”为设计主题,以将南栗沟村的设计基调以植物为主,结合当地大棚种植的技术优势,加以各色北方植物花草,形成花草繁茂,果实累累的怡人养老景观村落。根据当地特色房屋建筑以及水系景观地形优势,开发养老民宿配以硬件基础设施,提高村民民生同时也可带来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