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好农业规范GAP控制辣椒农药残留危害的应用研究

2018-11-12王健吴希王紫贤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

王健 吴希 王紫贤

摘要:为切实解决贵州省辣椒种植基地初加工企业存在经营主种植规模普遍偏小、科技含量不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有效控制农产品生产基地源头发生的农药残留危害,保障农产品供给质量安全,主要介绍了良好农业规范(GAP)的概念、历史背景及基本原理,并通过把GAP引入到辣椒种植的生产实践中,分析其农药残留的危害,找出关键控制点,制定了评价方法。

关键词:良好农业规范(GAP);农药残留;辣椒种植;农产品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S641.3;F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5-0077-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5.02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for Controlling Vegetable Pepper Pesticide Residues

WANG Jian,WU Xi,WANG Zi-xian,WU Jun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Bijie 551700,Guizhou,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problems of small scale, lo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 low level of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and lack of self development power in the initial processing enterprises of pepper planting base in Guizhou provinc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esticide residues in the sour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 and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above problems must be solved effectively. The object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basic principle of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ntroduce GAP into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of vegetable pepper cultivation, analysis pesticide residues hazards, identify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institute the evaluation method.

Key words: GAP; pesticide residues; planting vegetable pepper;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1,2],特别是近期频频出现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如荷兰“毒鸡蛋”(氟虫腈)、山东“毒大葱”(甲拌磷)案例屡禁不止,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农药残留一旦超标,食用后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3]。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中,因农药残留的原因占比增加,由于直接或间接饮用农药导致的中毒死亡人数占到了总中毒死亡人数的20%左右[4]。虽然国内外各级政府加大力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监控体系不断完善,为控制农药残留量制定了一系列的农药残留监控计划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值标准[5-8],但是因农业种植主要分散到合作社、种植大户、一般农户、贫困户等进行生产经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少,种植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依然突出。GAP的产生[9,10]以及在农业种植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11-14]。

辣椒是人们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食材辅料和调味品[15]。中国是辣椒及其辣椒制品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辣椒农副产品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国内食用辣椒及其辣椒制品的人数已经超过5亿,因此辣椒的种植在中国蔬菜生产中的地位十分重要[16]。由于贵州省独特的喀斯特山地、丘陵地理环境和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气候环境,人们种植和食用辣椒的历史悠久。近年来,贵州省辣椒产业在市场品牌拓展、农产品基地建设、品种选育和种植技术培训、原材料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较快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产值不断增长,排名全国前列[17,18],它已成为推动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一项新兴支柱产业。然而,贵州省辣椒种植基地初加工企业存在经营主种植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不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本研究着重讨论良好农业规范(GAP)在农产品基地辣椒种植中控制农药残留污染的作用,为贵州省辣椒GAP体系构建控制农药残留污染的应用提供参考。

1 良好农业规范(GAP)

1.1 GAP的概念

关于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发布开发良好农业规范方法时的定义,是用以获得绿色、安全、健康食用和非食用农产品进行的农业生产及生产后初加工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简而言之,良好农业规范是一套规定初级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可溯源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标准体系[19]。它主要是针对农业初级农产品,以通过制定和执行的标准操作规范,鼓励和减少农药及化学药品的使用,关注农产品种植、养殖、采收、清洗、储藏及运输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控制能力,同时关注动物福利、环境保护以及人员的健康、安全、福利,保证初级农产品供给质量安全的一套规范的标准体系。

1.2 GAP产生的背景

农业的繁荣和发展因其良种、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现代科学技术等相关要素的投入带来了革命性改变。整个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已经实现。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经营不当、生态资源过度开发,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投入品增多以及农药残留超标严重等现象出现,导致农业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产增质贡献率趋减。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召开了关于农业与环境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博斯登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概念,得到联合国和各国的积极支持与认可。“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代世界农业发展的要求。“自然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再生农业”成为新时期世界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如何更好地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合理地整合资源各要素间配置,努力寻求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生产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良好农业规范为实现这些远景目标提供了一系列经济实用的、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化作业指导[20,21]。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了GAP的框架,为各国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本国的良好农业规范提供行动指南。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巴西、新西兰、乌拉圭等国家都相继制定了本国良好农业规范标准或法规。

1.3 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GAP)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紧密。为改善中国农产品生产的现实境遇、增强市场消费者的信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产品出口创汇、打破国外出口限制的技术壁垒,从2003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委员会、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两家单位组织质检、农业、认证认可行业专家,开展制定良好农业规范国家标准的研究工作,于2005年12月31日发布良好农业规范系列标准,即GB/T20014-2005,涉及11项种植和养殖内容。经过两次标准修订(GB/T20014-2008、GB/T20014-2013),补充和完善了相关条款和内容,增加到了27项[10]。

2005年5月23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与欧洲零售商协会签署的《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与欧洲零售商协会技术合作备忘录》[22]。在欧盟良好农业规范(EUREPGAP)基础上建立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GAP)系统评价体系,实现了CHINAGAP和EUREPGAP的互认,是中国GAP与其他国家良好农业规范互认工作的开端。

中国良好农业规范的制定遵守了国际标准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了中国农业国情,是中国农业领域重点推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在巩固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成果和提高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的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实施CHINAGAP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增收。

1.4 良好农业规范控制农药残留的基本原则

1)对新鲜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污染,其预防措施优于污染发生后采取的纠偏措施。

2)种植者、包装者或运输者应在他们各自控制范围内采用良好农业规范。

3)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任何植物保护办法尤其是对种植者或产地环境有害的物质,必须考虑其潜在的危害因素,要求充分掌握和配备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设备手段。

4)为降低农药化学品的风险监测阈值,必须综合考虑对农产品种植基地生产率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确定其关键控制点。

5)建立过程监控程序,把能够控制风险发生的条件进行设定。

6)监控程序中,当设定的关键控制点与标准值相偏離时采取纠偏措施。

7)需要验证GAP体系是否有效地发挥其功能采取验证程序。

8)需要对农药化学品的使用保持准确的记录程序。

1.5 良好农业规范的优点

GAP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标准化、系统性强、结构严谨、限制项多、可操作性强而效益显著、主要以预防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作为生产初级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标准,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可以提供更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有效地减少因大量抽样检查增加的运行管理费用。GAP具有如下优点。

1)在出现问题前就能够采取纠正措施,是积极主动的预防。

2)通过图表问答形式监控风险因素,可操作性强、反应迅速。

3)只要有需要就能采取纠偏措施和验证程序。

4)与常规的化学分析检测方法比较,费用低廉。

5)关注环境保护、员工和动物福利,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

2 GAP辣椒种植基地控制农药残留污染的应用

2.1 辣椒种植流程

农用物质(种子、农药、化肥等)准备→农产品基地建设→大棚漂浮育苗→土地翻犁→地膜覆盖→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鲜椒采收。

2.2 潜在农药残留危害分析

辣椒种植过程中农药残留影响因素主要与产地环境、基地大田管理、辣椒商品化处理等三个方面农药污染有关。

1)产地环境。产地环境的农药残留危害是农产品基地选址靠近化学工厂或城市周边带来的土壤、污水、生活垃圾中被农药化学品污染,基地在种植前茬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时遗留下的农药,同时需注意生产环境的大气和灌溉水可能含有农药化学品污染源。

2)基地大田管理。基地大田管理的农药残留危害是因病虫害防治、除杂草、植物生长调节等操作时施用农药化学品造成的污染。施用的农药主要有百菌清、多菌灵、腐霉利、溴氰菊酯、马拉硫磷、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乐果、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草甘膦、乙烯利等。如果开展植物保护工作时不按规定使用农药、重复使用农药或者使用国家已经禁用农药,那么就会造成农药残留污染。

3)辣椒商品化处理。辣椒商品化处理的农药残留危害是杀菌、杀虫等化学保鲜剂造成的污染。

2.3 建立危害分析关键点

1)农用物质准备。目前国内企业对农药的使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意识不强,易引起农药随意扩散。要求辣椒种植基地初加工企业在进行农药采购、入库、登记时,应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合理规范使用,明确责任人员,同时要求在配药用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动态管理台账和农药可追溯体系。

2)农产品基地建设。因选址不当的原因,未对农产品种植产地环境农药残留情况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盲目地进行生产会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大棚漂浮育苗。辣椒育苗是植株生长发育的关键。培养出好的壮苗,辣椒生长期根茎粗壮,株型硕大,枝叶繁茂,开花挂果多,苗期病虫害防治对辣椒的品质有重要影响。

4)大田管理。大田施药是造成辣椒农药残留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种植基地要加强大田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重点采用生物、化学、物理防治方法,推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并举,主要推广绿色植保防控方法,严禁使用剧毒、高毒和已禁用农药于辣椒种植生产,限制一般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轮换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降低辣椒生长期农药残留污染。

5)鲜椒采收。成熟的鲜椒采收时采收设备带入了污染物,采后保鲜以及包装材料使用了化学保鲜剂,都将造成农药残留污染。因操作不当或过量添加,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4 制定GAP实施评价

GAP实施评价见表1。

2.5 建立验证GAP标准正常工作的评价程序

农产品种植初加工企业应对GAP体系实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2.6 建立有效的记录保持程序

农产品种植初加工企业的GAP计划书和各种文件、表格、记录资料,必须按要求存档在农业部门监督管理机构和企业专职管理部门。保留的所有记录应能证明农产品种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好存档管理工作,确保原始记录至少能够保存3年。

3 小结

重点讨论了GAP在农产品基地辣椒种植过程中控制农药残留污染的应用。GAP体系提供了一套系统、科学、结构严谨、全程可追溯的管理手段。它在控制农药残留污染、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辣椒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在贵州省正迅猛发展,辣椒种植初加工企业如果能够按照GAP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化管理,那么一定能够生产出绿色、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将会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贸易流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名位.农产品GAP生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朱作为.GAP与农产品安全性控制[A].良好农业规范国际论坛优秀论文集[C].北京:良好农业规范国际论坛,2010.52-55.

[3] 卢海燕,刘 敏,刘贤金.蔬菜产供过程农药残留污染GAP控制关键点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0):7-12.

[4] 胡立峡.我国蔬菜农药残留问题探讨[J].长江蔬菜,2010(23):49-50.

[5] 陈 松,陈天金.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7):333-335.

[6] GB/T 20014-2013,良好农业规范[S].

[7] 汤晓艳,郭林宇,王 敏,等.欧盟农药残留监控体系概况及启示[J].农业质量标准,2009(6):41-44.

[8] GB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S].

[9] 牟少飞,朱 彧,樊红平,等.亚太地区各国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概况及启示[J].农业质量标准,2007(3):15-16.

[10] 何一鳴,董娟娟.从Eurep GAP到China GAP——谈中国入世后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J].现代农业科技,2007(10):165-168.

[11] 张东玲,高齐圣.良好农业规范(GAP)在蔬菜基地中的应用——基于面板数据和语言信息的农产品安全评价[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3(6):105-110.

[12] 殷贺峰,殷译菲.实施GAP标准,优化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建设[A].良好农业规范国际论坛优秀论文集[C].北京:良好农业规范国际论坛,2010.1-4.

[13] 刘国强,陕 方,郭晓岚,等.优质苦荞GAP生产管理技术研究——以寿阳县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73-77.

[14] 朱晓南,严 怀.农业合作中导入GAP、GSP在出口农产品生产安全卫生控制中的作用及其例证研究[J].中国认证认可,2012,12(200):28-30.

[15] 王 燕.辣椒素类物质分析及其感官特性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16] 王永平,何 嘉,张绍刚,等.我国辣椒国内外市场需求现状及变化趋势[J].北方园艺,2010(1):213-216.

[17] 张和喜,王 群,王 鹏,等.贵州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3):40-42.

[18] 詹永发,姜 虹,韩世玉,等.贵州辣椒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与展望[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4):98-100.

[19] 李 强,毛志方,唐小林.浅谈GAP、ISO9000、HACCP及其关系[J].中国茶叶加工,2008(1):3-5.

[20] 张东岭,高齐圣.基于良好农业规范(GAP)的蔬菜种植地系统评价方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24(1):1-6.

[21] 张东岭,高齐圣,杨泽慧.基于良好农业规范(GAP)的蔬菜种植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3):50-53.

[22] 肖 明,韩 燕.基于良好农业规范(GAP)与青海蚕豆种植控制要点分析[J].青海科技,2007(1):13-16.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F732—VJ型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操作技术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困境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烟叶中的农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