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字作书通文立德

2018-11-12许小刚贺卫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课程基地立德树人

许小刚 贺卫

摘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依托书法特色文化积淀,传承、坚守、创新书法特色教育,通过顶层设计、特色文化建构、品牌打造,建构课程基地,并从制度、课程、研训等层面实施保障。学校倡导“书法育人”,遵循“写好人生每一笔”的校训,通过书法教育、文化引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写好字,做好人,逐步提升书法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课程基地;书法文化;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A-0082-04

徐州市銅山区张集实验小学1992年起开始探索农村小学书法特色教育,至今已有二十六年书法教育研究的历史。“写好字、做好人”已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并得到家长、社会的高度认可。2016年,学校成功申报省书法特色文化课程基地,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形成行之有效的书法育人特色。

一、积淀:书法文化的厚积薄发

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有近百年的历史,作为“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徐州市牵头学校),拥有市级及市级以上书法家协会会员近30人,并编写了书法教育系列校本教材(技法训练七卷本),在区域内推广。学校建构了“两步两环”小学写字课堂教学模式,承担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于2014年4月成功结题。教学成果《根字实训一百例》荣获2013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0年4月,学校成功承办江苏省小学写字教育观摩研讨会,成为区书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成立了“铜山区小学书法师资培训中心”,江苏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在学校建立了“博士工作站”。随着教育开放与交流的日益频繁,书法特色教学已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学校结合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在书法文化教育中实现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积极探索“解字作书、通文立德”书法育人途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写好字,做好人。

二、支撑:书法文化的基础保障

(一)制度保障

学校成立了由教育局主要领导和一把手校长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与江苏师范大学的课程与研究专家合作负责理论指导,成立了由德育处、教导处、教科室等职能科室负责人以及优秀书法教师为成员的书法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同时目标的落实有计划、有制度,有评估细则;各项工作开展有总结,有调查反馈,有补救措施,对课程目标的落实进行全方位、细致化管理。学校各科室齐抓共管,明确责任,对负责人和成员进行分工,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指导,建立相关考核机制,扎实有效推进,确保书法文化特色教育顺利推进。

(二)课程保障

学校将书法教育融入学科教育,在学科课程方面,一方面,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素质教育课程计划,在“开齐、上足、教好”上下功夫,坚持每班每周均开设一节40分钟的书法特色校本课;周一至周四每天下午各班均开设一节25分钟的书法研习课,以保证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书法教学指导。另一方面,学校着力开发系列校本课程,集教师之智慧,传承“解字作书、通文立德”的理念,吸取书法教育之精华,修订、完善书法教育校本课程;集全体语文教师的智慧,目前已经形成《根字实训》《书法文化读本》《小学生篆刻赏析》等材料,并在学校乡村少年宫和社团活动中开始使用,填补了书法课单一训练技法而缺乏文化浸润的空白。

(三)研训保障

书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必须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书法培训是学校书法特色教育发展的基础。学校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切财力保障,为教师购买书法学习的理论书籍,购置笔墨纸砚,为教师定期开展每周一节的软硬笔书法培训。为拓宽教师的眼界,学校组织教师参观学习,提升教师内涵。2016年我校成为“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徐州市牵头学校)。为带好头,我们主动提出,依托我校书法教师优质资源,培训铜山区的书法师资力量。目前,培训已经完成3期,每期60人,每次培训历时一个学期。我们从书法技法、书法理论、课堂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培训,基本上做到一期培训之后,教师能胜任书法教学,使他们的书法教学水平得到有力提升,为学校特色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并带动整个铜山区的书法教育的发展。

“两位一体模式”是我们在长期的师资培训实践中创新的一个名词。它的本质内涵就是要将校本研修活动和名特优教师培养工程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体系。一方面,我们让名师工作坊的骨干教师在线上线下的示范性教学、教育科研成果展示、学科专业互动交流等环节中,锤炼自己、发展成长,逐步将他们培养成为不同领域内的名特优教师,使他们在更大的区域内发挥自身积极的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名特优教师、骨干教师在各项培训活动中,以学校为基地,建立相对稳定、定向交流的“流动工作平台”,为学校提供包括课程设置、骨干教师培养、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全方位的智力支持,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2016年以来,学校教师在省级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书法类论文7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转载1篇,6篇论文获市、区书法奖项。书法类课题立项并结题3项。

三、建构:书法文化的模式彰显

(一)顶层设计

1.目标明确

我们以书法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为核心,开发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书法特色文化建设为途径,加快书法文化环境建设,搭建平台,注重学科融合与渗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注重活动体验;借助书法文化内涵(正直、韧劲、细致等)丰富学生精神文化内容,提升学生道德品质;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形成书法技法教学、书法文化教学的一般模式,并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等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心、脑、手并用的能力,以此带动学科教学方式的转变与质量的提升。

2.文化表达

解字作书是对书法“技法”层面的要求,通文立德是“道”的层面的提升。我们以解字作书为基础,追求达到通文立德的理想境地。正因为有了汉字,华夏文明才得以传承。不同的书体更彰显祖先的智慧。一撇一捺,和谐生长;黑白分明,坦坦荡荡,让线条在既定的空间中穿梭并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

我们坚持“写好人生每一笔”的校训,以“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目标实施书法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充分发挥学校的书法育人功能。

3.丰富内涵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根本目的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落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结合学校的书法特色文化的建设工程,我校提出了“解字作书、通文立德”的书法育人理念。我们学习书法既学习它直线的耿直,也学它圆线的包容,我们学习书法,让线条在既定的空间中穿梭并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这是对规矩、纪律的学习,对生活、学习、处世的体验,也是学习书法的真谛所在。

(二)特色文化构建

书法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整体构建方面,我们从物型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层面进行构思,具体包括:书法特色文化课程的构建、书法特色文化场馆建设、教学模式探索、教师团队打造等(如图1所示)。

1.书法特色课程的结构与内容

书法特色课程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其中书法技法训练课程已经进入课堂实践,主要对书法文化的赏析与体验进行相关的探索。其中书法文化的体验以中年段的学生为主,书法赏析以启蒙、唤醒低年段学生,提高高年段学生审美为主,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启蒙篇,以绘本的形式呈现书法文化演变,以故事的形式感受书法家成长成名,直观认识和了解书写工具、书体分类、书法装裱等。

(2)发现篇,在临摹古代碑帖过程中,发现不同书体的书写特点,发现同种书体不同书法家的书写风格,认识各种书体的形式和变化,发现古代经典书法与现代书法的异同等。

(3)体验篇,建立“书法文化体验馆”,与学校书法特色文化课程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或体验到造纸、碑刻、拓印、装裱、研墨、刻印等传统书法文化。

(4)审美篇,在学生具备了基本的书法文化知识基础后,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学习欣赏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书法作品的审美能力。

2.课程的资源建设

(1)建设书法校园环境。我们着力以书法文化场馆为载体彰显精神文化与物型文化,实现书法文化育人,文化传承的功能。学校设有书法作品欣赏体验厅、书法广场(包括书法故事浮雕长廊、书法实践墙、书家雕塑、名碑名帖制作等)及学生毛笔书法专用教室、书法文化区角等,供学生了解中国书法文化,体验中国书法的发展过程,知晓文房四宝的文化渊源以及书法碑帖的拓碑方法等。

(2)建设优秀书法团队。学校积极搭建书法教师培训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开设专家讲座、书法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建立良性互动、共同提高的教研机制,加强书法团队的培训力度,提高书法团队的教研能力。

(3)扩展书法文化呈现方式。学校充分发挥书法的独特价值,在学科教学与社团活动中进行有目的的渗透与融合,把书法特色文化与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拓宽书法特色文化的内容视野。

①以多种形式呈现语文课程资源中的经典诗词。例如史上著名的“欧文苏字”——《醉翁亭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等,教师指导学生将这些优秀的经典作品写出来,诵出来,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

②打造书法文化网络平台。学校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结构的“启蒙、发现、体验、审美”四篇,将教育技术的运用与书法电脑软件相结合,并开发书法网络互动平台、App手机客户端,通过触摸互动的形式,实现学习、游戏、评分、奖励、晋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激发学生对书法文化艺术的热情。

③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我们以春联、灯谜、扇面、条幅、斗方等多种形式呈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研究性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④社团表演书法故事短剧。学校集结专职艺术教师力量,指导学生社团排演书法故事短剧。学生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示才艺,感受书法文化。

3.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本课程的教学依据我们创设的写字教学“两步两环”法,进行优化、改进(如图2所示)。

“两步两环”教学法中“两步”即学生自学与教师引导,“两环”即学生的学习环节与练习环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实验、自主训练的作用。

(三)品牌打造

1.扎实推进“适合的写字教学”课程并形成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

我校目前各年级每周每班1节40分钟的书法课,已经全面实施。同时学校周一至周三有20分钟的书法小课,每周四下午还有65分钟的毛笔书法社团、篆刻社团、硬笔书法社团活动。在这些课程中,我们注重做“适合”的校本课程,根据教师的水平、学生年龄层次、同年级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形成不同的学生写字评价机制,让我们的书法校本课程更加系统、科学、完善。在这些活动时间中,学校加强管理,实行“校长、校干负责制”,每人包干年级到班,听写字课,查写字作业,发现问题随即指出,通过这些方法让每一个教师扎实“上好每一课”,让孩子踏实“写好每一笔”。

2.书法特色文化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项目建设实施以来,我们注意书法与其他学科融合,充分发挥书法在各方面的独特价值,不断拓宽书法特色文化的视野。

学校集合音乐教师创作了以书法为主题的校歌《翰墨飘香》,举行了校歌比赛,并且在徐州市第五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中获得一等奖;校歌的词曲创作获得了徐州市铜山区校歌比赛特等奖。学校创编《母慈子孝》《尚墨未央》《翰墨飘香》《中华少年学书法》《爱你爱你中国字》等融入书法元素的表演节目,相关节目参加铜山区少儿春晚演出,其中《母慈子孝》在徐州市妇联组织的“好家风 好家训”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英语教师将介绍中国书法常识的文字翻译成英语,使学校内能够听到英文版的书法介绍。信息教师利用学校微信平台开通书法栏目,用于宣传校园书法。学校结合少先队活动开展“同书一首诗”活动,结合春节开展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写灯谜活动,结合学校阅读银行、道德银行开展积分换书法作品活动。我们切实做到了书法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书法的育人功能,不断拓展书法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在课程教学模式中体现“学讲”精神和“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写字教学法。让教师进一步明确怎么教,让学生明白怎样学。在“两步两环”教学法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实验、自主训练的作用,培养学生“乐学善思”“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等核心素养,收效显著。目前所有书法课均使用这种方法,学校还将这种方法在徐州市铜山区进行了推广。

我们将以书法特色文化建设为契机,以“解字作书、通文立德”为根本任务,以扎实开展学生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创新思维拓展课程建设的深度,以改革、创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朝着“高品质、有特色”的前景发展,推动学校书法特色向书法文化更深处漫溯,让“书法”教育成为学校最响亮的名片。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课程基地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立足课程基地 推进教学改革
建设特色课程 展现人文情怀
构建活动化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推进人文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体验数学魅力 转变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