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性别文化的剖析与优化
2018-11-12孙悦含
孙悦含
摘要: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因素。从性别文化的角度看,家庭教育中存在双亲参与的失衡化、教育方式的定式化、玩具选择的机械化、社会角色的“典型化”、环境布置的单一化等问题。优化家庭性别文化,丰富幼儿的性别角色,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改变传统分工,强化父亲的教育功能;跨越性别鸿沟,挖掘幼儿的多元潜能;淡化玩具区别,培养幼儿的双性爱好;慎选社会角色,深化幼儿的性别认知;采用平衡设计,淡化环境的单一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育;性别文化;性别角色;幼儿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A-0020-04
性(sex)和性别(gender)概念不等。S.德拉梅特曾对这两个概念做过界定,认为性是男女生物特征上的区别;但性别是一切非生物上的差异,例如衣着、态度、兴趣等[1]。也就是说,幼儿拥有生物上染色体所代表的性恒常不变,但性别是通过社会影响所生成,教育不当,就可能发生偏移。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当人格发展的某一阶段发展停滞时,不仅会使现阶段发展出现异常,也会使往后发展阶段出现紊乱[2]。幼年是人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性别塑造出现问题,影响可能是深远的。因此,在儿童幼年时就进行针对性的性别角色教育刻不容缓。家庭,作为幼儿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包含了一些隐性的干扰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性别文化的角度出发,剖析家庭教育中影响幼儿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并探寻最有利于幼儿性别形成的途径和方法。
一、家庭教育中性别文化的剖析
家庭作为一个集体,由不同个体组成,这些个体有相异的认知标准和处事准则,其中影响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更是多元。
(一)双亲参与的失衡化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参与严重不均。传统的性别分工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因为身体素质的差异,女性更适合抚育孩子。在幼儿未出生时,与母亲形成以脐带联结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比直系血缘关系更为亲近。在婴儿时期,母亲乳汁通常是孩子的主要食物。由于幼儿早期少食多餐的能量补给规律,孩子和母亲之间的联系更多,对母亲产生信任感。在往后的相处过程中,女性角色天生的温柔、细心、体贴会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认知,满足幼儿最初的情感需求,得到幼儿更多的依赖。由于母子间这种隐秘又伟大的联系,很多家庭沿袭了传统家庭分工模式,主要由母亲抚育孩子,父亲则担负给家庭带来更好物质条件的责任,在幼儿的生活经常缺席。例如:父亲很少去幼儿园参观、接送孩子、和老师交流;在家庭中,他们很少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带领孩子游戏、教他们为人处世。
(二)教育方式的定式化
由传统的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刻板印象认为,男性应该理性、勇敢、刚强,女性应该温柔、善良、美丽。这种刻板印象会让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根据子女的性别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大多父母认为“男孩要放养,女孩要静养”,对女孩的限制要比男孩多。比如:男孩要和伙伴出去玩,家长往往会给予更多自由,而女孩通常没有这种待遇。在评价上,家长的评价标准则偏向女性化,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安静、懂礼貌、顺从的,但男孩天性中就带有好动因子,喜欢以拆玩具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好奇,以跑来跑去释放自己的精力。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幼儿非常在意大人的一些举动,也很乐意听从成人的指令,家长绝对无法想象,孩子的内心其实已经做好了服从的准备[3]。当家长用与幼儿心理需求相反的方式来要求幼儿时,为了配合家长需要,男孩会选择压抑自己天性,向女性化方向发展。在未来期望上,家长的天平通常向男孩倾斜,会给予男孩更多的爱和关怀,把更多资源留给男孩,造成家庭中子女拥有资源的不均衡。
(三)玩具选择的机械化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基本活动。家长对幼儿玩具的选择以及由此带来的幼儿对游戏伙伴的选择,会影响最初性别角色的形成和性别认知的建立。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会偏向为幼儿选择符合他们性别特征的玩具。有研究表明,父母给男孩买的玩具占比较高的依次是汽车、枪、变形金刚、智力玩具和图书;给女孩买的玩具占比较高的依次是布娃娃、智力玩具、电动动物、汽车和图书[4]。这些玩具有很明显的性别导向:男孩的玩具多和英雄、机械有关,他们在玩的时候,活动性更强,能发展爱动、拼搏、勇敢等男性特征;而女孩的玩具和家庭生活有更大联系,女孩在玩玩具的过程中气氛安静平和,会培养耐心、细致、温柔等女性特征。
由于家长给幼儿选取的玩具具有性别倾向性,幼儿在选择玩伴的时候,也会带有很强的性别倾向性。有手枪的男孩会选择有手枪的男孩一起玩情景游戏,或是和有变形金刚的男孩交换玩,他们很少去找女生一起玩洋娃娃,因为这类玩具他们不熟悉。个体经验的熟悉程度是影响个体产生兴趣的因素之一,当玩具具有单一性时,幼儿玩伴的性别也将具有单一性。
在帮助幼儿分配情景化游戏的角色时,家长倾向按照性别来分配角色。比如护士、教师等职业让女生来扮演,警察、侦探等角色让男孩来扮演。当幼儿接触到的大部分是同类角色的时候,他们也会形成自己的性别认知,这种性别认知一旦建立,就会被幼儿自觉维护。例如当小女孩想加入警察游戏中去,首先站出来反对的通常是男孩团队,女生团队也会加以劝阻,因为他们会认为女生行为是对他们所坚守的性别文化的一种“背叛”。
如果玩具和玩伴都具有单一的性别特征,会使双性化教育大大受阻,男生更为男性化,女生更为女性化,二者的性别角色优势难以得到互补。
(四)社会角色的“典型化”
幼儿受社会角色的影响很大,报刊书籍是幼儿认识社会角色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的报刊书籍中,为了追求角色形象的典型性,在社会角色身上赋予了很多性别固化观念。这些观念会影响幼儿对社会角色的认知,使他们对男女的性别特征形成固化观念。
在童话故事书中,最受欢迎的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海的女儿》等,女主人公往往是纤巧、善良、柔弱,等着高大威武的王子去拯救或垂青。这些描述会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中形成女性就是脆弱需要保護,而男性一定要有力量的固化概念。而在《小红帽》《小兔儿乖乖》《小蝌蚪找妈妈》等故事中,与孩子相伴的大多是母亲,母亲是孩子最亲近的家人,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忽视了父亲角色的存在[5]。
在新闻报道中,领袖人物、成功人士大多是男性,女性往往出现在报刊的娱乐和情感版面。家长为了给幼儿树立榜样,经常会从新闻报道中选择成功人物来教育孩子,但其中隐含的男性倾向会误导幼儿的性别认知,认为男性相对聪明、果断,更能成大事。
在幼儿教育教材中同样存在很多性别固化观念。幼儿教育教材所呈现出来的男女的优缺点,受到了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如:男孩优点是聪明能干、责任心重、独立自主,缺点是不遵守纪律、调皮、好动、霸道;女孩优点是勤劳、温顺、心地善良,缺点是贪心、凶狠、爱哭[6]。这些性别优缺点会无形之中被幼儿所吸纳,从而造成性别角色极端化。
(五)环境布置的单一化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之中提高认知水平的。家庭环境的布置往往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性别角色形成。
在房间色彩选择上,家长会遵循传统的性别认知。例如:通常情况下,女孩的房间是粉色的,会有蕾丝、丝带;男孩的房间较多用蓝色,装饰相对硬朗。有研究表明,婴儿出生时是没有颜色偏好的,在其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特别是环境)的影响,女孩会慢慢开始喜欢粉色,如粉蓝、粉黄等柔和的颜色;男孩渐渐地更倾向于喜欢深色,如深蓝、深灰等炫酷的颜色。
二、家庭教育中性别文化的优化
1974年,美国的心理学家贝姆(Sandra Bem)提出双性化教育,认为现代社会需要兼具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的双性人才。在家庭教育中,优化家庭性别文化,对于双性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一)改变传统分工,强化父亲的教育功能
传统的社会分工源自当时社会需要:男性由于身体壮硕,承担起保卫家园的责任;而女性由于其独特的哺乳能力,担任照料孩子料理家务的角色。在现代家庭中,这样的分工已越来越不适应,需要进行家庭分工的重构,强化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功能。
一方面,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负起同等的责任。父亲应更多地参与到幼儿活动、游戏、睡前故事等一日生活中去,让幼儿在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既能形成男性理性、果断、勇敢等人格特征,又能拥有女性温柔、细心、耐心等特征,从而形成双性化人格。另一方面,在幼儿性别角色建立的过程中,父亲甚至要比母亲付出更多。弗洛伊德认为,男性儿童在童年时期由于恋母情结会产生“阉割焦虑”,而女性儿童由于恋父情结会产生“阳具妒羡”。当父亲存在时,其强有力的男性角色会使幼儿在恐惧和激励的双重影响下,性别认知向同性的父亲或是母亲靠近。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可以充当幼儿性别形成过程中的修枝者,引导幼儿发展完善人格。
(二)跨越性别鸿沟,挖掘幼儿的多元潜能
不可否认,男女性别差异在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都有体现,男女在性别上具有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但这种差异是相对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不应采用固化的思维方式。例如,认为女孩逻辑思维差,就认为其天生如此而不予训练。幼儿年龄尚小,发展具有很多可能,只要家长给予适当的教育,幼儿的很多弱项也可以发展起来。
首先,家长应该给予幼儿全方位的教育,让幼儿接受各方面的影响,从而实现取长补短,即既保存了自我本性的优势,又拥有了异性的强项。其次,很多幼儿一出生可能就带有异性的优势,例如有些男孩天生就比较细心,观察力强。家长不能因为传统的观念中男孩没有这一优势就不给予重视和加强,把幼儿的发展固化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而应因材施教,进行扬长教育。最后,在教育观念、评价方式、未来期望等方面,家长要树立平等的观念,采用最适宜的教养方式。例如,对男孩进行约束的时候,不应只用“乖巧”“安静”等作为准则,要多考虑男孩的特性,之后再提出适宜的要求。
(三)淡化玩具区别,培养幼儿的双性爱好
家长对玩具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幼儿性别认知,因此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玩具时理当保持中立态度,提供多种玩具,丰富幼儿体验。家长可为女孩买手枪、变形金刚,培养她们主动、勇敢、敢于挑战的心理;也可给男生买各种娃娃玩具,让他们更为体贴、细心、富有耐心。当幼儿接触到不同类型玩具的时候,他所开展的情景性游戏活动也会有不同性别的小伙伴加入。Martin和Fabes的研究显示,儿童与同性玩伴相处时间越长,越容易造成其性别刻板印象[7]。当男孩和女孩合作增多时,他们就能互相从对方身上学习自己缺少的优势能力。在家长干预角色扮演方面,家长可以让幼儿体验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女孩尝试扮演警察、消防员,男孩尝试扮演护士、教师等职业,深化幼儿对职业的认知,不再为某些职业定性。家长需在这些无性别差异的活动中让幼儿明白男女在身心上可能存在的细微差别,但这种差别影响很小,且并非永存的,而是可以改变的。
(四)慎选社会角色,深化幼儿的性别认知
社会角色的力量不可小觑,幼儿对社会角色最初的性别认知就是来自父母所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故事。为了深化幼儿的性别认知,家长需要把男女性别平衡化思想渗透到故事中去,帮助幼儿规避那些刻板的性别印象。
童话故事一般来自古代,那时的性别角色教育所提倡的是极度的男性化或极度的女性化,认为拥有这样单性化人格的人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因此童话故事中的女子会极度柔美,而男子大多英勇无比。作为家长,在选择故事的时候并不是要完全规避这种人物设定,但需要告知幼儿,并非只有男性才是勇敢的,也并非只有女性才是柔美的,男女的角色特征不是绝对的。
在利用新闻报道的人物形象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的时候,家长需要折中选取,既不要全是男性,也不要全是女性。要让幼儿明白,每一种性别都有其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固定,男性也可以因为温和细心取得成功,女性在数理逻辑上也能够获得认可。
(五)采用平衡设计,淡化环境的单一影响
家庭是幼儿每天生活的地方,家庭环境的布置也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在幼儿房间及其日用品的颜色选择上,男孩不要一味地为其选择代表刚强、坚硬的颜色,女孩也不要局限于粉色,这些颜色的偏好实际隐藏了家长心理上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在装饰品的选择上,家长应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不能仅因自己对性别的主观认识而使用蕾丝、蝴蝶结或汽车、机器人等具有明显性别倾向的元素,这种具有倾向性的装饰品的过度使用,也会影响幼儿性别角色建立。
参考文献:
[1]黄宗凯,赵绍成.社会学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34.
[2]刘桂春,王双全,赵晓英.新编心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199-200.
[3]蒙台梭利.蒙台梭利的教育[M].宿文渊,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87-189.
[4]郭华,李苏,张瑜.关于家长选择玩具的态度与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关系的调查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6(03):47-50.
[5][6]彭燕,杜学元.对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01):140-142+155.
[7] Martin, C. L.,Fabes, R. A. The Stability and Consequences of Young Childrens Same-sex Peer Interactions[J].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2001(37):431-446.
責任编辑:杨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