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数学魅力 转变教学行为
2015-06-15蒋建华
【摘 要】江苏省泰州中学“数学学习体验中心”基于数学新课程理念,通过体验学习,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拓展数学素养,传播数学文化,提升教学品位,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基地;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数学文化;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8-0068-02
【作者简介】蒋建华,江苏省泰州中学(江苏泰州,215300)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数学学科普遍感到枯燥、无味、难学,它往往被认为是应试色彩最浓的学科;数学教师往往负担最重,最容易加班加点“好心干坏事”;数学教学往往形式单一“满堂灌”,最容易搞“题海战”而加重学生负担。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变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切实转变教学行为方式,提升教育教学品位?我校通过省级课程基地“数学学习体验中心”的建设对此作出了积极探索,引导学生体验数学课程与数学文化的魅力,促进师生教与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一、创意与策划
1.创意与策划基点。
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体会”“感受”……同时,新课标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数学文化,引导学生“跳出数学看数学”,学会从文化视角、用文化精神去感受数学的高雅,感知数学之美、思维之美、理性之美,这就为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好的路径。基于此,我校课程基地建设团队经过多次组织学习研讨,转变观念,形成了统一的思想认识:创建数学学习体验课程基地,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变革教与学行为方式、体验数学魅力、融合数学文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基地建设中要力求渗透以人为本、创新学习、知行合一、文化育人等理念。
另外,我们还明确了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创建“数学学习体验中心”为契机,体现先行先试与分享共享结合,建立便于向其他中小学和社区开放、辐射的资源共享平台。
2.建设定位。
总体要求:通过数学学习体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拓展数学素养,传播数学文化,提升教学品位,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功能定位: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
3.文化创意。
为了提升我校数学课程基地的文化品位,浸润数学文化,我们一方面大力营造整个空间(包括教室墙面、地面、天花板、走廊等)的数学文化氛围,另外还专门为“体验中心”设计了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标识和标志性雕塑。
4.创新亮点。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课程基地的价值目标追求,我们力求体现“十个结合”:与现行课程改革结合,与学校特色建设结合,与学校现有基础结合,与数学学科专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面向全体与满足个性需求相结合,在校学生与校友资源结合,中学与大学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二、推进与实施
数学课程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一切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前行。
为了优化顶层设计,我们先后邀请了国内十多位高校知名专家、中学数学特级教师莅临我校指导课程基地建设工作,广泛吸纳了多方面专家提出的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我们组织课程基地建设团队骨干成员先后参观考察了北京四中、清华附中、国家博物馆、上海大学数学科学实践工作站等场馆,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增强了信心。
课程基地建设团队先后举行10多次建设方案研讨会,就建设方案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设想。并且,多次参加省、市有关研讨会,相互交流初步经验与做法。
我们还发动数学组全体教师及各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广泛收集素材,收集有关数学文化的经典小故事、小幽默、谜语、对联、图片、视频等素材,再组织师生进行梳理、筛选、加工,要求师生都参与到“体验中心”建设中来。
三、成果与影响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我们初步完成了课程基地建设预期的目标任务。2012年12月19日,我校举行“数学学习体验中心”课程基地揭牌仪式。
1.主要成果。
课程基地建成了“两个平台”——一是实物平台,由四个“体验室”组成:数学博览室、数学趣味室、数学实验室、数学探究室。二是软件平台,包括“三个资源库”:①网络平台资源库,依托校园网、凤凰学习网平台,设计“数学学习体验中心”网站;②数学探究资源库,我校与上海大学合作开发了系列数学探究软件,目前已有40多个,包括“植物的数学”“高尔顿实验”“万花筒”等;③领衔开发《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我校领衔策划相关建设方案,与江苏教育出版社等单位联袂合作,邀请省内外20多所知名中学骨干教师组成团队参与开发。《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包括“数学之史”“数学之美”“数学之趣”“数学之用”四个部分,已于2013年11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主要特点有:一是拓展视野,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展现数学文化;二是注重体验,营造文化氛围,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文化的内涵和深长意味;三是书盘结合,使用方便,为数学教学、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提供了实用便捷的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
2.影响与辐射。
我校“数学学习体验中心”的建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我校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方式。原来课堂上单调乏味的局面得到改善,气氛更加活跃,课堂上老师们常常添加点数学文化“润滑剂”,文化味渐浓;课堂外老师们依托数学课程基地,注重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已开发了《游戏中的数学》《数学史选讲》《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之美》《数学问题探究选讲》等校本课程。
数学课程基地为促进我校创新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平时利用课堂、课余时间或周末向学生开放,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进行数学文化熏陶,让学生经常借助课程基地资源,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提升。
建立数学课程基地以来,我校已10多次在省内外有关论坛、研讨会上交流经验,应邀作专题报告等,我校还依托基地特色,多次承办相关活动及论坛,不断扩大了数学课程基地的影响。2014年5月王定华司长在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首届华人数学教育大会上特别地赞扬了我校数学课程基地。
2013年4月经过省教育厅评审,我校获得江苏省首批高中课程基地中唯一的优秀数学课程基地;《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获2014年省科协、省文明办、省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局联合评选的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并作为重点推介的10件优秀科普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