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文字史料特点及其利用

2018-11-12于慧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史料人教版文字

于慧

[摘 要]

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桥梁,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体相,是人类社会的继续活动,是现代人活动的资鉴。而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很是重要,并且在历史教材里史料的运用更是重中之重。但是,随着史料在历史教材中运用的越来越普遍,史料内容的不足之处也越来越明显。而主要表现在史料的真实问题和史料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材;文字史料

2012年教育部编订出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规定学生应该“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此规定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应该具备史料分析能力,通过对历史教材内基本史料的认识和理解,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从而能够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历史现象。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初中历史课程中史料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正因如此,史料分析能力培养逐渐被初中历史教学认可和接受,在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和分析能力的提升成为一种趋势。但是,从整个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所选取的史料来看,在史料的范围、难易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仅以此为点,提出初中历史教材中史料选取与利用的一些意见。

一、初中历史教材中文字史料的特点

根据对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文字史料引用情况的统计,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种模式。

(一)史料直接融入史实叙述

史实叙述与史料插入有机结合,这类史料引用占整个初中历史教材的一半以上,可以看出,描述式史料引用方式是历史教材文字史料构成的主要特征。这样的编排更适合历史的描述,更能使读者容易了解历史人物、事件的梗概。当然,这类史料的引用还要根据描写对象的特点,分析整个初中历史教材所用史料,往往在引用历史人物对话、历史运动的口号等方面采取直接插入史料式。如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描写陈胜吴广起义过程时,直接引用陈胜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描写更能再现当时的情景,能够将学生对课文的注意力与史料的理解很好地结合。随后,教材中顺势叙述九百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这样,史料原文与课文内容便成为有机整体。又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五四运动》中对“五四运动”过程描写,直接引用学生们提出的“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二)史料列于正文之前,以导入史实

史料直接融入史实叙述是教材中常用的方式,但这种方式的局限性仅适合人物对话、口号等片段描写。而对需要长段史料深入描写的历史现象,则在正文之外插入文字史料,作为文内史料的补充,以增强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中,在描写袁世凯企图建立独裁统治时,以情景导入的方式,引出“宋教仁遇刺”的史料。“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这类史料就不适合插入文中,而作为情景史料使用来生成本节课的问题,即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

(三)史料列于文旁或文末,以拓展阅读

除将史料放置文前作为课程导入外,在教材课文内容的旁边或后面专门设置一栏“史料阅读”,作为课程相关知识的拓展阅读。这类史料一般选用能够完整表达历史现象的内容,在文言之后,还附有译文。史料安排完全以课文主要内容为基础,或者和教材内容直接相关的史料,或者和教材内容间接联系的史料。通过这些史料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量。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课文之后,增加一栏“知识拓展”,详细地阐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和民生,这部分内容属于高中阶段或者大学阶段的重点,对于初中生来讲理解起来会很难。但是,作为孙中山先生的重要思想内容,必须使学生清楚和知道,才能更好地理解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指导思想。所以只能放在正文之后“知识拓展”部分,这样的处理可以说适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从以上初中历史教材的三种模式特点来看,整个教材史料的安排适合初中历史课程的特点,具有合理性的一面。但是,随着新历史理论的不断提出,在当前初中历史教材中文字史料选取和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二、初中歷史教材中史料利用的不足

(一)重视史料文字表达,忽视形象表达

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教科书,所承载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就是呈现和容纳在课文的文字叙述中。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对历史教材的运用,主要就是利用讲授法和讲解法进行知识的分析、解释与传授。而学生对历史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利用对课文阅读和抄写进行知识背诵、记忆和运用。在大部分历史教学中,教师都会更加注重文字史料,认为文字叙述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从而忽视了课本中图片的使用。学生对文字史料接受比较难,对课文中的图片则是看到枯燥文字后的一种调剂。文字史料的广泛运用适宜教学,但也不能忽视图片史料的运用。虽然新课改之后,受形象史学风气的影响,初中教材中增加了图片、图表等形象表达方式,但是,在教材的一些章节中,很多图片文字说明部分仅一笔带过。这种偏向则不利于学生对图片的理解和认识,图片所表现的历史事实很难达到实际效果。如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中插图《司母戊鼎》下面有一段小字注解“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0米,重达83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可以说,这一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很容易引起学生们对这件青铜器外形精美、庄严宏伟的感叹,也会引起学生继续阅读和了解的兴趣。但受课文篇幅所限,不能对“司母戊鼎”的历史全面介绍,也限制了学生对它进一步了解的渴望。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利用这个图片,通过课外史料来更全面、更深入地介绍这件青铜器。如它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要经过塑造泥模、制造陶范、合范灌注等过程。从中可以使学生更清楚了解这件青铜器的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从而使《灿烂的青铜文化》课程在对这幅图片的研读中显得淋漓尽致。

(二)部分史料选用超出学生认知能力

史料是“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从古代至现代,留存下来的史料可谓形式各异,浩如烟海。因此,对史料的选择要遵循人们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人们常常认为初中讲小历史,大学讲大历史,这小与大的区别,可以理解为史料选择上的差异。作为初中受业群体,他们对史料的认知尚处于初始阶段,尤其对古代文言的理解很困難,但历史事实陈述必须有史料的支撑才能清楚,所以,初中历史教学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应该考虑到初中生的实际,选取易于理解的文字史料。但是,当前历史教材中一些史料选择比较晦涩难懂,学生不易接受。

三、初中历史教材中文字史料的选取和利用

(一)史料选取的辨伪存真问题

史学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史料分析是揭示历史事实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史料的真实与否决定着对历史事实的认定。历史教材是史学知识的载体,教材中选取的史料及其历史事实,成为学生了解历史的基本途径。“史料以真实为尚”,历史研究如此,历史知识的传授更应如此,因此历史教材中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是关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查找史料更加便捷。但是,很多情况下网络上的史料不全或不权威,如缺少页码,选用版本陈旧。这类史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证真实性和准确性,虽然教材选取的史料一定程度上避免此类情况,但是教师在理解教材中文字史料时,常常通过网络进行查找,在使用时不考证。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史料的误用现象。一旦史料有误,学生获得的历史信息和建构的历史情景就会出现差错。另外,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成为现代教学的特点,教师们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常常会引用电影和电视剧的片断进行教学,但这样的做法常常有失妥当。当前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有很多走“戏说”路线,情境的描述会偏离历史事实,所以绝不应该将其作为历史课堂上的辅助资料。例如,七年级下册教材中有引用了电影《鸦片战争》中虎门销烟的场面图,但是这个场景就算是根据文字材料再现,也很难做到绝对的精准。所以,有时教学中提供电影图片不如给予文字史料让学生自己建构历史情景,这样的做法应该更为妥当。

(二)初中历史教材文字史料应该与形象历史理论结合

形象历史是近年来形成的历史认识和研究新范式,即将历史留存的形与象作为研究对象。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课标把教科书定义扩展成“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初中历史新课改教材也注重图片史料的运用,并且从中考试题中经常能看到图片试题,这类题型已成为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抽象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如果图片史料使用得当,就会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信息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历史教材中实现文字史料与图片等形象史料的结合,将会大大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使学生融入学习情境中,增加历史知识的真实感和厚重感。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中的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的图片旁有一段文字史料。旅顺屠城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这时,如果教师让学生们结合图片中令人发指的日军暴行,认真分析图片旁边的文字,就会容易地使学生们进入历史情境,感受旅顺大屠杀的惨绝人寰,感受日本军人的残忍暴虐,感受今天和平的来之不易,也会更容易地使学生们产生激昂情绪,更好地融入课堂,进行价值观的升华。另外,这节课中的时局图部分,可以先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图片,之后根据各国占据的地理位置,猜一猜每个动物或事物代表哪一个国家。通过图片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增加文字史料注释

一般情况下,历史课需要“使用当时的语言来表达过去的事件”。因为很多历史文献是文言文,要想读懂史料需要学生理解文字的真正含义。在对文字处理和选择方面,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超出学生认识能力和心理逻辑发展顺序,学生在阅读史料时很难理解,进而导致错误历史信息的形成。所以,在历史教学史料运用过程中或者历史教材中,应该对晦涩难懂的史料增加注释,不仅能够提供课文史实的延伸,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中对本课涉及的“出超”概念进行了注释,即“出超”,又称“贸易顺差”,指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年)一国的商品初额高于进口额。如果进口额高于出口额,则为“入超”,又称“贸易逆差”。这样利用简短的文字将“出超”“贸易顺差”“入超”“贸易逆差”等概念解释清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事实。另外,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中对“小生产”的解释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这样的史料注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从而养成良好的历史素养。除教材中要增加类似的文字史料注释外,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还应通过课外阅读来补充史料注释知识点。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史料揭示历史现象。在编排历史教材中,要合理地选择史料。这样才能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互结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逻辑能力,从而达到落实初中历史大纲中要求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Burston W.H,(1963),Principles of History Teaching,Methuen & Coltd.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史料人教版文字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梦中的文字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八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