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成都市市民体质健康测试后续管理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2018-11-12孙宇岸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1137
□孙宇岸(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1137)
1、前言
为推动和规范《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施行工作,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国家体育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规定,制定《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十余年已过去,目前全国各地在积极开展市民体质健康测试与建立全民健身指导中心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在深化改革原有的体质监督及促进方案,以适应国民及社会的需求。以成都市为例,普通市民的体质健康测试主要由分布在各区的“国民体质检测中心”负责,并同时配备“全民健身指导中心”。单个体质检测中心每年至少完成近3000人的测试工作,测试项目包含:血压、骨密度、身高体重、握力、肺活量、单脚闭眼站立、纵跳、反应、俯卧撑、仰卧起坐、台阶测试等,所有测试均为本市市民免费开放。但通过前期调研得知,与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趋于完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体质健康测试后续管理服务模式的缺失,我国很多城市的市民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还仅仅停留在数据的测试和搜集层面,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后续管理服务体系,普通市民很难切实的从每年的体质健康测试中获益。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城市体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测试数据的成果转化率较低,后续管理服务模式的结构不完善等。
同时,2016年1月2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了第十二次会议,会议正式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并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2、成都市市民体质健康测试后续管理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前期工作开展积极,后续工作重视不足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的推行实施,其主要目的在于督促和激励民众投身于体育锻炼当中,培养终身锻炼意识及促进体质的健康发展。因此,能否制定出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案来改变整体民众的体质健康水平是检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实施情况的重要依据。但通过前期调研得知,我市有关居民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主要还是着力于测试数据的获取和采集等前期工作,对测试数据的整理分析、归纳统计、相关数据反馈等后续工作较为欠缺,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后续管理和服务未能有效结合起来,使得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这种重测试而轻后续管理服务的情况,是后续跟踪服务缺失的主要原因。如此种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势必将影响我市市民体质健康测试的效果,也有悖于国家实施《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的初衷。引导民众养成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实现国民体质健康长远发展,努力增强民众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正是体质健康测试后续管理服务的主要任务。
2.2、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宣传不足,“供给端”资源浪费
宣传工作的不到位是影响市民体质测试积极性和数据有效性的重要原因,而市民体质测试积极性和数据有效性也正是体质健康测试后续管理服务模式构建的首要前提。全民健康理念虽已提出多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四川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文件也是对民众的健康水平、锻炼需求、体育发展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制定了诸多任务目标。但在我市,除在校大学生由于每年需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对其相关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之外,其余大部分普通民众对体质健康工作都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医院的体检已经足以检验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无需额外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甚至也根本不知道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及价值,这些都与宣传工作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我市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大多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单个测试站的年均测试人数仅为3000人次,因此不排除测试站利用“僵尸数据”完成测试工作的可能性,从这些数据中也很难得出对民众体质健康有价值的反馈信息,造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供给端”资源浪费。
2.3、体质健康干预不能满足市民的健康需要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颁布实施的目的,是尝试从宏观层面上增强市民的体质健康。但是,大多数市民在完成了相关的测试项目之后,全民健身指导中心或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未能对市民体质健康方面提供足够的咨询与指导。对市民体质健康的建议不足,缺乏有效的体质健康咨询指导和体质健康危险因素检测服务,且体质健康干预措施缺乏。难以满足普通市民,尤其是体质弱势市民群体的健康需要,体质弱势市民群体才是真正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实施重点,而能否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变他们的体质弱势现状则为实施的关键,也是市民提升体育锻炼兴趣和培养良好锻炼意识的重要环节。“有数据,就要有管理;有测试,就要有服务;有问题,就要有干预”,只有形成全面的从测试到数据搜集,再到后续数据管理,最后到健康服务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闭环,才能真正的实现体质健康测试的核心价值及现实意义。
3、成都市市民体质健康测试后续管理服务模式的构建
市民体质健康测试分前期工作及后续工作两大块,其实质不应该仅仅限于数据的测试,而应该是通过全面的测试、数据搜集、信息评估,提供健康反馈和指导,以及对体质健康隐患进行干预的全过程。通过调动个人及全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相关资源来提高身体素质,其最终目的就是在体育科学领域下获取最大的个人健康,也是全面提升市民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市民体质健康测试的整体构架需形成一个由市民体质健康测试 (发现体质健康问题)到体质健康评价(认识体质健康问题)再到体质健康指导与干预(解决体质健康问题)的循环过程,其中体质健康指导与干预 (解决体质健康问题)是体质健康测试后续管理服务工作的核心,也是整个体质测试工作的核心。(如图1所示)
图1
3.1、测试数据管理与维护
测试数据的管理与维护的内容包含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数据档案的收纳管理,以及相关数据的反馈与咨询。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测试数据管理流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1)体侧数据的分析。
在测试数据搜集的基础上,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对参与测试市民的整体体质测试情况有全局的把握,包括测试不合格、合格的人数、比例、年龄性别分布,各测试项目的完成情况,体质测试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分析等。要实现对市民体质健康测试后续服务管理的及提升市民体质健康的整体目标,一定是以体质健康测试前期工作为重要前提,而对测试数据的高效管理、完善维护,就是获取后续反馈信息和制定干预方案的重要途径和参考依据。
(2)体侧档案的管理。
建立和储存市民的体质健康档案,档案管理有序化、分类化,并实现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归类整理,档案管理只有在科学规范的前提下,才能有利于对市民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纵向比较,并对核心的影响市民体质健康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3)体侧数据咨询。
要实现体质健康测试后续管理服务的目标,网络化、信息化平台的运用尤为重要。体质测试结束之后,相关数据的查验和共享也是在网络化平台下得以实施。丰富系统的数据库,增加历年测试数据、信息,及运动处方的素材,促进体质测试、数据查询、信息反馈与咨询指导的合理衔接,真正体现体质健康后续管理服务的理念和目标。可以说,网络化、信息化平台的介入,扩大了体质健康测试后续管理服务的宽度和广度。
3.2、体质健康指导与干预
前文中已经提到,体质健康干预为体质健康测试后续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包含体质健康宣传教育、体质健康指导、运动处方等三部分。
(1)体质健康宣传教育。
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应与全民健身指导中心相互支持,搭建合作平台,通过开展运动健康知识讲座、运动健康公开课,以及体育文化展览或社区消息推送等多种形式实施相关健康教育活动,以实现体质健康相关的运动健康、运动安全、运动生理及运动营养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市民了解体质健康的基本理论,培养市民的体育锻炼意识。
(2)体质健康指导。
市民的体质健康各项目的测试仅仅是一个数据搜集和数据生成的基本过程,当相关测试完之后,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或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一定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且测试站的相关专业人员有义务对市民关于体质健康测试各项内容及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指导与解释。
(3)运动处方。
现代的运动处方理论,已经不仅仅是某项或某几项体育运动的实施。而应该是由体育教师、心理学教师、医务人员共同制定的,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简单来说,运动处方就是在测试数据的依据下,由专业人员提出的相关建议,再针对某一人或某一群体制定的健身方案或运动计划,通过市民的运动、健身过程,再循环往复的测量与评价,以实现改善和提高体质健康状况为最终目的。
因此,通过运动处方的指导和干预,对市民个人体质和群体体质健康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作用。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管理和加大投入,提高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和全民健身指导中心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指导技术水平,也要充分调动相关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和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也要加大科普宣传,让广大市民了解运动处方的价值和意义。
3.3、体质健康良性环境的构建
(1)优化产业结构,唤醒“供给端”潜在体育资源。
无论是市民运动习惯的培养、运动处方的落实还是对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体育资源配置的数量和结构是重要的基础条件。早在2014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五万亿元的目标,这可以看出政府对于整个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资源建设的决心,但由于体制改革还未到位,政府、企业、市场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调整与规范,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还是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民众锻炼热情同体育资源间的较大矛盾,这也意味着尚有很多体育资源由于种种阻碍,尚未被市场所“唤醒”,所以政府应该进一步行动起来,从体育资源“供给端”入手,通过盘活现有资源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的措施积极培育体育市场,唤醒“沉睡”的体育资源,不仅要让市民爱上运动,更要有“地方”运动。
(2)转变认识,引导观念升级。
这里所提到的“观念”,包含了体质健康和体育消费两个方面。首先,现在大部分民众对于自身身体健康的判断大多以医院的常规体检和诊断作为主要依据,而从某种角度来说,体质健康则是人体健康状况的动态表现,体质健康测试对于民众身体健康程度的判断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是体育消费观念的升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视域下下,体育是一种向社会提供的福利。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不断完善,政府加大了对社会政策的关注,体育也开始了由社会福利向社会服务的转变;但随着国家体育“举国体制”的渐行渐远,到如今体育最终回归社会时,大部分民众还没有意识到体育原来是自己的事情,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落后的体育意识阻碍了人们去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甚至部分民众形成了愿意花钱看病,不愿花钱锻炼的偏薄观念。转变认识,引导观念升级,可谓体质健康良性环境的构建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