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

2018-11-12崔小花李国英郭冬霞陈洁贤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肺源心脏病发作

崔小花 李国英 郭冬霞 陈洁贤

1.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广东江门 529080;2.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民医院内科,广东江门 529080;3.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江门 529080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15%左右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可出现死亡的情况,但是为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则可有效延长其生存期,将其生活质量提高[1-2]。在为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加强其健康教育,则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更好配合临床干预[3]。为探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价值,本文以2016年1月~2017年2月111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分析其护理干预的结果,从而总结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心内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11例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 2017年2月,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实验组60例,对照组51例。实验组中,患者年龄57 ~ 82岁,平均(67.56±5.20)岁,其病程范围为1 ~ 20年,病程均值为(8.02±2.36)年,其中男33例,女2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58 ~ 83岁,平均(67.60±5.22)岁,病程 1 ~ 18 年,平均(8.11±2.43)年,其中男 27 例,女24例。本研究已被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均知情同意为本研究对象,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同时接受健康教育,具体为:

1.2.1 心理护理 多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同时存在紧张、焦虑、悲观、孤独等心理,而不良的心理会间接或直接对患者的疗效和预后造成影响,因此,应实施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来促进患者不良心理的改善。于患者入院时,积极迎接患者,保持热情的态度,为其介绍医疗部门的环境,耐心解答其存在的疑问,加强与其沟通和交流,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亲切感,以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4]。

1.2.2 呼吸道通畅的维持 患者疾病加重的因素之一为通气障碍[5],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处于通畅的状态。若患者难以正常咳痰,则其呼吸道阻塞将会加重,实施雾化吸入或蒸气干预,则能够保持其呼吸道湿润,稀释其稠痰,促进痰液的咳出[6]。指导并协助患者定时更换体位,使得其深部的痰液能够向上移,以利于呼吸道相关分泌物引流。若患者无力咳痰、久病体弱、长期卧床,则应协助患者翻身,每2小时进行一次,告知患者正确的咳痰方法,指导其家属以正确的方式来辅助其咳痰,为患者讲解超声雾化仪的使用方式,嘱咐其合理膳食和饮水[7]。

1.2.3 感染控制 呼吸道感染是导致患者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强对其感染的控制,则能够使其呼吸道黏膜相关炎症减轻,对病情的加重进行控制。在为患者实施抗生素干预时,应首先为其实施药敏试验,注意药物使用的禁忌证以及半衰期,从而保证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8]。

1.2.4 合理氧疗 患者因自身疾病会长时间处于高碳酸血症、低氧的状态,患者的呼吸中枢敏感性较低,主要是通过缺氧对其颈动脉窦、主动脉体的相关化学感染器刺激,通过反射对呼吸维持,因此,应给予患者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不可实施高浓度吸氧[9]。在给予患者氧气干预的过程中,应加强其病情变化的观察,加强其血气的分析。

1.2.5 肺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呼吸操、吹喇叭训练、吹气球、缩唇式呼吸、腹式呼吸训练,以此提高其呼吸肌力,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改善[10]。

1.2.6 疾病缓解期的健康教育 加强患者疾病诱发因素、呼吸道感染防治措施的讲解,并给予患者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肺功能训练、生活方式指导,告知其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家庭康复的要点等,以便更好地控制其病情。

1.3 观察指标

参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体会》[11]中的内容对两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以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评价,其信度为0.75,效度为0.81,信效度良好。总分为100分,80~100分为掌握良好,60~79分为掌握一般,60分及以下为掌握较差,以掌握良好率+掌握一般率作为总掌握率)、自我护理能力(以ESCA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进行评价,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总分为172分,分数越高,即代表自我护理能力越高)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比两组住院时间、疾病发作次数、护理满意度(以自制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评价,其信度为0.80,效度为0.85,信效度良好。0~100分,其分数越高,即代表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越高)以及其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进行评价,包括社会功能状态、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精神健康等维度,分数越高,即代表生活质量越好)的差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知识掌握度对比

实验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总掌握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知识的总掌握率(7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对比

实验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疾病知识掌握度对比[n(%)]

表2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对比(±s,分)

表2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对比(±s,分)

组别 n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概念 自护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 总分实验组 60 43.62±7.53 19.33±3.85 15.69±4.11 28.56±6.53 114.53±14.76对照组 51 39.41±5.06 15.20±1.79 11.02±3.14 20.31±2.33 92.63±10.22 t 3.3932 7.0380 6.6327 8.5660 8.9290 P 0.0010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表3 两组住院时间、疾病发作次数、护理满意度对比(±s)

组别 n 住院时间(d) 疾病发作次数(次/年) 护理满意度(分)实验组 60 16.52±3.69 2.10±0.12 91.03±3.47对照组 51 20.77±4.01 4.33±1.10 80.15±6.60 t 5.8109 15.6067 11.0972 P 0.0001 0.0001 0.0001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n 社会功能状态 心理状态 生理状态 精神健康实验组 60 76.58±10.20 80.71±6.73 70.12±3.96 75.88±4.03对照组 51 66.71±9.56 71.23±5.89 62.33±5.17 67.52±4.30 t 5.2285 7.8281 8.9792 10.5615 P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2.3 两组住院时间、疾病发作次数、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住院时间、疾病发作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患者的肺血管、肺组织或胸廓出现慢性病变所致的肺组织功能或结构异常,增加肺血管的阻力,其肺动脉相关压力升高,从而导致右心室出现扩张或扩大、肥厚,存在或不存在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种心脏病,将左心病变或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疾病排除[1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其疾病会因为发作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加重,多数患者的预后不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机体素质较差,且其疾病反复发作会加重其心理负担,若单纯为患者实施药物干预,则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13]。因此,在患者接受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其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中接受健康教育干预的实验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其疾病知识总掌握率(91.67%)明显高于仅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疾病知识总掌握率(78.43%);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疾病发作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以促进其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提高,减少其疾病发作的次数以及住院时间,应用价值较高。周涛等[14]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效果观察》研究中显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应用,不仅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使其更好对配合临床干预,且能够促进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对其疾病发作次数进行控制,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研究结果与周涛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效果观察》研究中的结果相比,一致性较高,表明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多数护理能力较差、缺乏自身疾病知识的了解,而实施健康教育,则可促进其疾病知识了解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是护理干预的组成部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中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可应用于患者的疾病治疗、管理、出院指导以及家庭护理中,提高其疾病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用药等习惯,更好地控制自身疾病的发展,改善其预后[15]。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中,能够有效提高其疾病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且可对其疾病发作的次数进行控制,缩短其治疗的时间,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肺源心脏病发作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s an effective initial therapy for pancreatitis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