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变迁大趋势:以广东省为例①
2018-11-12左晓斯张桂金
左晓斯,张桂金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的核心议题。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迁。针对发生在中国的这场大变革,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正是这场变革的先行者。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广东省在经济、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整个广东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总结其四十年的社会发展趋势,对探索中国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反思市场转型等社会理论也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基于此,本文结合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包括2010年试调查、2012年和2014年广东数据)、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广东数据和珠江三角洲农民工调查数据,围绕社会分配、社会结构、人民生活、社会冲突与社会关系几个主要方面,总结广东省过去四十年的社会发展特征,管中窥豹,从而加深对中国社会变革的认识。
一、 居民收入分配与消费升级:从“患寡”到“患不均”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广东率先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市场化、工业化的双重转型对社会结构、居民收入、消费水平造成重要影响[注]林宗弘,吴晓刚. 中国的制度变迁、阶级结构转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J]. 社会, 2010(6): 1.。一方面表现为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不断上升,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得更为合理;另一方面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消费不平等问题越来越凸显。
(一) 收入、消费水平上升,城乡差距较大
1. 收入稳步上升,城乡差距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高速增长,全省居民家庭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数据显示,广东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从1978年的412元增长到2016年的37684元,正式迈入较高收入社会;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93元增长到2016年的14512元,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皆实现快速增长。然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逐步拉大,城乡人均收入比在2007年前总体上呈扩大的趋势(如图1所示)。2006年城乡收入比达到3.15,2008年有所下降,2009年又有所上升,随着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收入比开始逐步下降,从2010的3.03下降到2016年的2.60。但必须要认识到的是城乡之间收入不平等依旧较严重,尤其是绝对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图1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城乡收入比变化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2016广东省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 消费水平上升,城乡差距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400元上升到2015年的25673元,消费支出实际增长率较高,尤其是在1992年到1996年,城市人均消费支出快速增长,随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实际消费支出增长速度放缓,2000年之后广东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开始平稳增长;相对而言,在改革的早期和中期阶段,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慢于城镇地区,随后的消费增长率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依旧慢于城市地区,2009年开始农村消费支出增速快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潜力开始得以释放,缩小了城乡收入比。但城镇地区由于早期和中期积累的发展优势,消费支出的绝对值远高于农村地区,城乡之间的消费支出比虽然在2009年开始下降,但城乡之间消费的不平等仍然显著存在。如何消弭城乡之间的消费不平等仍旧是将来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如图2所示)。
图2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以及城乡消费支出比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6广东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285-291.
(二) 收入、消费结构持续发生变化
1. 收入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元
人们的工作场所逐渐从家庭转向生产社会化程度更高的现代组织(如企业或事业单位),收入来源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在现代化程度越高的社会,工资性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越高,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的比重越低[注]杨善华,沈崇麟. 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如表1所示,在城镇地区,家庭收入构成中经营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分别从2000年的5.53%和4.36%上升到2016年的11.16%和11.61%;在农村地区,经营性收入占比从2000年的54.81%下降到2010年27.93%,2016年进一步下降到26.76%,工资性收入则从2000年的37.27%上升到2010年的60.83%,随后在2016年下降到49.99%,与此同时,随着广东省加大对农村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农村居民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家庭收入来源中转移净收入上升。此外,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也是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表1 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构成变化 单位:%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00广东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7广东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从生存型消费到发展型消费
广东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并且这一升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速度越来越快。具体而言,从1978年到2016年,虽然城乡居民用于食品、衣着的消费支出规模不断上升,但城乡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即用于购买生存性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在经过了“井喷式”的消费扩张后,城镇居民家庭的“大件”基本普及,农村居民家庭“大件”普及度也明显提高,物质型消费基本得到满足,城乡居民正在经历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的升级(如图3所示)。
图3 城乡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7广东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三) 收入、消费水平地区间差异扩大
广东不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异明显。以广州与湛江两市常住居民的收入为例,广州市200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521.8元,2016年则上升到46667.0元;湛江市200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97元,2016年上升到17934.4元。二者之间的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都在扩大。以2016年为例,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深圳市(48695元)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河源市(16077.4元)的3倍。从人均消费支出来看,广州在2000年的消费支出是10989元,河源和汕尾在2009年人均消费支出尚未超过9000元。到2016年,广州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35388元,是同期河源市(12236.8元)的2.89倍、云浮市(12323.9元)的2.87倍[注]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2017广东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总体上看,粤东西北地区的韶关、河源、梅州、汕头、汕尾、阳江、湛江等城市无论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人均消费支出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城市。
(四) 不平等与相对贫困
近年来中国家庭收入增长很快,家庭收入的不平等也发生重大变化[注]刘欣.协调机制、 支配结构与收入分配:中国转型社会的阶层结构[J].社会学研究, 2018(1):89.[注]吴晓刚,张卓妮.户口、 职业隔离与中国城镇的收入不平等[J].中国社会科学,2014(6):118.[注]陈光金.市场抑或非市场:中国收入不平等成因实证分析[J]. 社会学研究, 2010(6): 86.。研究表明,2009年后中国总体基尼系数开始下降,由2008年的0.491下降到2013年的0.473[注]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发展稳中向好[EB/OL].(2014-1-20).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1/ t20140120_502082.html.。2016年,广东省常住居民收入五等分组结果显示,最高收入户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599.33元,最低收入户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544.65元[注]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2017广东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最高收入组是最低收入组的7.2倍,二者差距巨大。虽然从近三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相比2014年,最低收入组的收入增长(增长了16.15%)速度快于最高收入组(增长了12.26%),但二者的绝对收入差距仍旧在拉大。按照城乡分组来看也呈现出相似的规律。这些数据结果表明,广东城乡居民绝对贫困现象逐渐减少,将来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如何缩小“相对贫困”。
二、 社会结构的变化:从“梯形”到“锥形”
社会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结构应该是“纺锤形”“橄榄形”的稳定结构[注]姚烨琳,张海东. 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与橄榄型社会的形成——以北上广特大城市为例[J].河北学刊, 2017(5):164.。广东社会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不断扩大,人们或受雇于私营企业,或成为个体户、企业主,出现了专业技术阶层、管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个体户阶层等。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结果,广东的职业结构越来越趋向于合理化和高级化,中间职业阶层人口比例变大,实现了从“梯形”向“锥形”转变[注]张国英. 广东省在业人口职业结构时空变迁:1982—2005[J].南方人口,2009(1):49.。最新数据表明,广东职业结构变迁呈现出现代化、高级化特征,同时伴随着职业结构分布的地区不平等化特征。
(一) 职业结构趋向现代化
传统社会的职业结构通常表现为倒“T”形,位于职业金字塔顶端的人口比例非常小,大比例人口处于社会的底端。与此相反,现代社会是橄榄形结构的社会,意味着社会中间阶层(或中等收入阶层)将在社会结构中占主流[注]Giddens A. The class structure of advanced societies[M]. London: Hutchinson,1973.。表2显示广东省职业阶层逐渐向现代职业阶层转变,社会阶层趋向合理化。改革初期广东社会70.4%的人口为农业生产者(即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但到2015年,农业从业人口大幅度下降,只占18.92%。与此同时,非农职业飞速发展,例如生产、运输、制造及有关人员的比例由17.35%上升到2010年37.35%,随后稍微有所下降,2015年所占比例为32.74%;从事商业、服务业的人口比例则从1982年的4.80%上升到2015年的31.76%;此外,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比例皆显著上升。
表2 广东省职业结构的变迁 单位:%
资料来源:1982、1990、2000、2010、2015年人口普查资料。其中2000年为10 %的抽样资料,2015年1%抽样调查;1982年资料已经将海南资料剔除;由于1982年的广东,外来人口数量极少,故当年人口数量基本为本地人口数量。
(二) 职业结构趋向高级化
广东省的职业结构趋向高级化。在现代社会,职业结构呈现为动态的、不断演化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兴起以及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者岗位被创造出来,拥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职业阶层不断增加,在这一过程中也带来了更多的社会流动性。职业结构趋向高级化,也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大体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社会职业结构的高级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的非农化,非农职业占比不断上升,传统意义上农民逐渐减少;二是职业的“白领化”,按白领阶层的定义,把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以及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四类划分为白领职业阶层。按照这样的分类,广东省的职业阶层中白领阶层的比例不断上升。1982年广东省的白领阶层所占在业人口的比例为12.25%,1990年为17.71%,2000年为27.37%, 2005年为33.39%,2015年为48.34%,白领阶层人口比例上升了36.09个百分点[注]数据来自于历年人口普查资料。1982、1990、2000、2010、2015年人口普查资料。1982年资料已经将海南资料剔除,2000 年为10 %的抽样资料,2015年1%抽样调查。。
(三) 职业结构区域分布差异明显
社会学与人口学者唐启明认为,工业化是引发职业结构和社会地位变化的重要因素,工业化程度越高,则职业结构越复杂多样化,高级职业机会越多,工业化能够创造机会平等的职业结构[注]Treiman D J. Industrializ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J]. Sociological Inquiry, 1970(40): 207.。广东省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之间较大的社会经济差异。由此,造成职业结构及其变迁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广东省的职业结构类型区域差异大,2000年粤东西北地区的农业从业人员占在业人口的比例仍旧相当大,约74.78%[注]张国英. 广东省在业人口职业结构时空变迁:1982—2005[J]. 南方人口, 2009(1): 49.;2010年虽然粤东西北地区非农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较快,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无论是在非农化还是职业高级化方面依旧有较大差距。
(四) 职业阶层趋向固化
职业阶层是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重要指标,个体获得职业阶层的影响因素是自致性因素还是先赋性因素反映了社会流动的状况[注]李路路,朱斌.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模式及其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15(5):40.。如果职业阶层的获得是基于自致性因素,那么可以认为这个社会是开放流动的;如果职业阶层的获得主要靠先赋性因素(如家庭背景、出身等),则认为这个社会是相对封闭和阶层固化的[注]吴晓刚.中国的户籍制度与代际职业流动[J].社会学研究,2007(6):38.[注]李骏,顾燕峰.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分层[J].社会学研究,2011(2):48.[注]孙明.家庭背景与干部地位获得(1950—2003)[J].社会,2011(5):48.。基于中国劳动力调查数据2012年和2014年的数据发现,广东省近年来存在阶层固化的趋势。控制其他因素后,在2012年,家庭背景因素如父亲的教育程度、职业背景、家庭社会地位对后代的职业阶层获得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但对户籍身份有显著影响,农村户籍(无论是本地农民还是外来农村移民)在职业阶层上处于更低的位置;职业阶层有赖于劳动者自身的努力,教育程度越高,职业位置越高。但到了2014年,户籍身份的影响效应发生变化,处于职业阶层劣势的主要是本地农民,农村移民、城市移民的劣势不明显,父亲的职业背景显著地影响孩子的职业阶层获得。未来广东社会阶层结构趋向固化的风险增加。
三、 教育扩张与分配不平等:从“精英”到“大众”
教育是实现代际流动的重要机制,人们的教育程度极大程度地决定了社会分层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不平等的程度[注]庞圣民.市场转型、教育分流与中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1977—2008)——兼论重点中学制度是否应该为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买单[J].社会,2016,36(5):155.[注]郭丛斌,闵维方.教育:创设合理的代际流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在教育与代际流动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2009(10):5.。在现代社会,学历证明尤其是大学文凭成为人们获得较好社会经济地位的前提条件。广东省在取得经济进步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 全民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持续上升。如表3所示,1980年,每万人口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不足8人,2000年上升到41人,2005年上升到105人,2016年达到172人。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应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求,全国高等学校开始扩招,高等教育迎来大发展。广东省高等教育紧跟全国步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0年达到28%,2016年则达到35.1%。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时代步入大众教育时代。在高等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中的毛入学率从1995年的37.3%上升到2010年的86.2%,2016年更是达到96%,高中教育基本得以普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也是稳步上升,2016年达到95.9%,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贯彻比较彻底。
表3 教育人口的历年变化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2000广东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2016广东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二) 教育投入和师资力量显著上升
广东省教育进步不仅仅体现在在校生人数的变化上,还体现在教育资源的供给上。表4展现了广东省历年教育资源的变化情况。从高等教育资源来看,高等学校数量从2000年的52所上升到2016年的149所,每年的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均稳步上升,每万人拥有的教师数量不断上升;从职业教育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学校数量近年来开始下降,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都呈下降趋势,这背后固然有计划生育导致的适龄入学青少年人数下降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在于职业教育在广东甚至在整个中国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往往是高考失败或者初中毕业后成绩较差的学生才进入到职业教育阶段。早期阶段在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接受职业教育后更有可能从事专业技术性工作,因此有回报优势;在高校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文凭价值相对降低,职业教育回报优势消失[注]陈伟,乌尼日其其格.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收入回报之差异[J].社会,2016(02):167.。受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普通中学招生、毕业、在校学生人数均有所下降,但作为公共服务资源的教学场所和教师资源依旧有一定的增加,相对而言,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表4 广东省教育资源的历年变化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2017广东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三)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仍然严重
有关城乡间教育不公的研究表明,广东省普通本科院校教育资源空间分布非常不平衡,高校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广州市,而其他地区高校教育资源较为匮乏[注]尚志海,王兴水,黄晓娃. 广东省普通本科院校教育资源分布特征探讨[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3):155.。城乡教育资源的行政配置不均衡,导致区域教育之间发展不均衡:财政教育投入尚未随着财政支出和教育事业发展同步增长;部分地市存在较严重的“有编不补”情况,欠发达地区则存在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流动性大,而中等职业教育则存在“双师型”教师紧缺的情况[注]胡海建.广东基础教育特色均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肇庆学院学报,2013,34(3):66.。区域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在师资队伍、学校硬件设备上落后于发达地区的学校,农村地区的小学、乡镇中学落后于城镇地区的小学、中学;群体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首先是外来流动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此外,广东省当前的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公办幼儿园数量远不能满足儿童的入学需求,存在“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此外特殊教育发展亦比较滞后[注]胡海建.广东基础教育特色均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肇庆学院学报,2013,34(3):66.。
(四) 先赋性因素越来越成为教育获得的关键
教育事业的进步是否使得所有人群均有公平的机会获得教育资源呢?学者发现,初中升高中阶段城乡不平等持续扩大是造成农村子弟上大学人数相对下降的源头[注]李春玲.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J].社会学研究,2014(2):65.,中学阶段教育分流应为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负责[注]叶晓阳,丁延庆.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J].社会,2015(3):193.[注]吴愈晓.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J].社会学研究,2013(4):179.;阶层、民族和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差距并没有随着中国大学扩招而减少,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反而上升了[注]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J].社会学研究,2010(3):82.。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广东省数据(2012年和2014年数据)的分析发现,广东教育获得的不平等呈现以下历史趋势:一是先赋条件变得越来越重要,父母职业阶层、父母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能力等家庭背景变量是子女能否获得更好教育的最重要因素;地区之间教育差距依旧较大,但最近又开始缩小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地区更有优势。农村、贫困、劣势家庭后代难以进入好学校、请不起课外辅导,最终很难获得好的教育成就。
四、 基本公共服务: 从“不平等”走向“相对公平”
广东省于2009年始实施《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依旧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均等,凸显出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以及转移支付结构的缺陷[注]蔡晓珊,陈旭佳,陈和.发达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了吗?——以广东为样本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5(9):74.,故而学者认为要消弭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要从服务均等化转向制度一体化[注]左晓斯,吴开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从服务均等化到制度一体化——基于广东省调查数据的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6(6):185.。总体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变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从低度覆盖到基本全面覆盖,从城乡二元的巨大差异到逐步缩小差异,从为本地户籍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到对常住人口开放,正处于从“不平等”向“公平”过渡的阶段。
(一)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渐建立
2009年广东率先出台的规划纲要,首次在国内将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八项公共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广东省也率先在全国建立覆盖全省绝大部分常住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从1999年的100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9000多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稳步增长(如图4所示)。广东省公共服务体系逐渐开始建立起来。
图4 广东省历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及增长率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2017广东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二)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绝对差距扩大
受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不平衡以及财政体制因素影响,广东省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一是在公共设施供给方面差距扩大,广东用于城乡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绝对差距拉大,直接引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均衡。二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校舍、计算机、实验仪器等)及师资条件(师生比、教师力量)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城市。三是社会保障城乡差距拉大,表现为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差距不断拉大,城市基本社会保障(养老、医疗、事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体系建设较完善,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保障水平低;特殊保障城乡差距较大,农村标准偏低。四是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一方面是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粤东西北地区医疗资源不足、质量相对落后;另一方面是农村基层医疗资源短缺、质量较低,农村地区的乡镇医院医疗设施落后、医疗技术人员年龄老化、专业水平低等问题突出。
(三) 不同城市之间相对差异缩小
广东各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呈现先升后降的波动状态,2001—2006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逐步扩大,变异系数由2001年的0.582上升到2006年的0.712。在2006年以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逐步缩小,2010 年下降到0.513[注]彭鹍.广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2.,各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差异程度在缩小且近年来有加速缩小的趋势。但是总体上差异仍很大,珠江三角洲地区无论在绝对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6年为11663.6亿元)和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24元)方面都远远高于粤东西北地区(如图5所示)。虽然城市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相对差异缩小了,但绝对差距依旧在扩大,这将对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持续产生不良影响。
图5 不同区域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较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7广东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四) 移民开始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吸引全国各地大量外来人口。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且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制度挂钩,早期移民难以享受到本地的基本公共服务。随着经济发展和政府认识转变,移民通过积分入户、物业置业、社会保障等证明方式,开始部分享有本地基本公共服务,如解决移民子女入学问题时为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等。但能够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移民毕竟有限,在享有质量方面也依旧处于劣势。
五、 移民的市民化与社会融合:从“排斥”趋向“融合”
(一) 空间移动:从农村走向城市
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广东省人口规模居首,超过1亿人。广东省流动人口规模达到3139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0.10%,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2%(如表5所示)。“六普”数据显示,广东省流动人口以乡-城移民为主,约83.10%的流动人口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城-城流动人口约占16.90%,与“五普”相比,农业户口的比例下降了2.64个百分点,即广东省的流动人口主要是农业户籍人口[注]梁宏.广东省流动人口的特征及其变化[J].人口与发展,2013,19(4):46.。
表5 广东省流动人口状况
资料来源: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广东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262-263;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广东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51;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广东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56.
广东省的流动人口存在以下特点:一是省外流动人口的数量多于省内流动人口。“六普”结果中属于省外的2149.78万人,省内的989.27万人。二是流动人口仍向珠江三角洲集聚。全省常住人口最多的是广州市1270万人,随后依次为深圳市1036万人、东莞市822万人、佛山市719万人和湛江市699万人;同2000年“五普”相比较,常住人口居多的仍是这五个市,只是佛山市与湛江市的排列次序发生变化。珠江三角洲区域九个市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53.8%,东翼四个市占16.2%,西翼三个市占14.6%,山区五个市占15.4%。2000年“五普”珠江三角洲人口占全省的50.3%,东、西两翼和山区分别占17.3%、15.8%和16.6%。十年间,珠江三角洲人口比例上升3个多百分点,东、西两翼和山区则各下降1个多百分点(如表6所示)。三是广东跨省流动人口主要来自湖南、广西、四川、湖北和江西五个省份(如图6所示)。
表6 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广东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56-58.
图6 广东省流动人口来源地的变化数据来源: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广东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852-861;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广东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194-4199.
(二) 职业转移:缓慢向上
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自2000年以来,广东省流动人口的职业呈非农化、多样化、高级化趋势(如表7和表8所示)。一是非农化。流动人口空间上转移的一个重大意义在于职业的非农化,流动人口从事农业性质工作的比例从2000年的3.92%下降到2010年的1.67%,基于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广东省数据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只有1.68%的流动人口从事农林牧渔等农业性质工作[注]资料来源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编制的《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计算数据为广东部分。。二是职业的多样化,流动人口的工作遍布七个职业大类,既有通常意义上的公司雇员,也有大量的自雇/创业者(私营企业主的比例为1.53%,个体工商户的比例为19.27%),遍及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住宿服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等各行各业。三是职业高级化趋势更为明显,流动人口中成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的比例不断上升,从事生产制造、农业等体力劳动的比例则下降。不过流动人口的职业相对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住宿业。
表7 广东省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变化 单位:%
资料来源: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广东省2000年人口普查流动人口资料[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456-567;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广东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4833-4841.
表8 广东省流动人口的行业分布变化 单位:%
资料来源: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广东省2000年人口普查流动人口资料[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280-455;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广东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4434-4446,4833-4841.
(三) 身份转换:从村民到市民
广东省自2010年开始实施农民工入户城市的有限机会分配——积分入户政策。根据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广东省数据的统计结果,大约有22.52%的流动人口想把农业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其中希望把户口转移到户籍所在地大城市的比例为39.94%,希望迁移到户籍所在省中小城镇的比例为20.70%,迁移到其他大城市的比例为28.13%,其他中小城镇的比例为11.23%,广东省的流动人口在户籍身份市民化方面倾向于户籍地大城市。从定居意愿来看,22%的流动人口想在本地县区买房安家,42.59%的人依旧选择在户籍地的农村或城镇买房、建房。在想获得非农户口的原因上,46.55%的流动人口选择为了子女教育升学,其次是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福利、城市生活居住环境和就业机会。总体而言,广东省的流动人口长期定居广东和入户广东常住地的意愿并不强烈。
(四) 社会融合:从排斥过渡到融入
以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2010年和2013年数据为例,广东省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在提高,社会保障市民化比例上升,移民与本地人的社会距离缩小,未来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将进一步融合。一是从社会保障看,广东省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水平上升。2010年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比例为28.96%,2013年上升到58.24%;2010年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比例为10.24%,2013年上升到51.28%;2010年参加本地居民医保比例从10%上升到13.38%;拥有本地工伤保险的比例从2010年的54.48%上升到80.26%;拥有本地失业保险的比例从2010年的16.4%上升到2013年的48.78%;拥有本地生育保险的比例从10.56%上升到2013年的23.44%,拥有住房公积金的比例也从2010年的3.19%上升到2013年的18.21%。二是从社会距离看,广东省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社会距离逐渐缩小。2012年广东省流动人口对“我喜欢我现在居住的城市”回答中,“比较同意”和“同意”的总比例为96.49%,比2010年提高3.31个百分点;对居住城市变化的关心从2010年的92.35%上升到94.64%;愿意融入本地人当中比例从2010年的85.92%上升到2013年的89.8%;认可“本地人愿意接受我成为其中一员”的比例从2010年的75.96%上升到86.05%;而完全不同意“本地人总是看不起外地人”的比例则从8.27%上升到17.37%。
六、 社会矛盾与社会稳定:由“乱”到“稳”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先行一步,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遇到的社会矛盾的复杂程度也相对突出,面临群体性事件、医患冲突、粤东西北地区农村“空心化”、劳资纠纷、征拆矛盾、上访等一系列难题。广东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经历了矛盾多发阶段、矛盾逐步化解以及社会治理稳定的历程。
(一) 社会矛盾数量逐渐减少
广东经济、人口规模在全国均排在第一位,社会治理任务重、压力大,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触点多、燃点低”,在各种矛盾和问题倒逼之下,群体性事件早发、多发、频发。全省群体性事件数量经历了由少到多再到减少的过程,全省群体性事件从高峰期每年的4000多起下降至目前的每年1800起左右,特别是近3年来更是逐年下降,2009年、2010年、2011年同比分别下降3.5%、8.9%和4.6%(如表9所示)[注]人民网.广东群体事件量逐年下降 目前降至每年1800起[EB/OL].(2012-4-18).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7690827.html.。广东省的社会矛盾冲突事件开始由“多”到“少”转变,总体上,广东省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趋于减少,相对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群体性事件发生率大幅下降,社会治安形势基本趋于稳定。
表9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的发案数量与参与人数
资料来源:黄辉,徐建华,张晓红,等.广东省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态势与防范对策[J].政法学刊,2006,23(4) :33.
(二) 社会矛盾以劳资纠纷、涉农涉地纠纷为主
社会矛盾/社会冲突数量减少是广东各级政府对群体性事件妥善应对、有效治理的现实成果。从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的性质上看,集中在涉农、涉地和劳资纠纷,主要是部分群体的利益诉求问题。目前广东省每年大约1800起的群体性事件中,一半以上是劳资纠纷引起的,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发达,私营经济发达,欠薪讨债、血汗工厂等劳资纠纷事件多发,给社会稳定带来较大的冲击力。其次是征地拆迁纠纷和环保问题引起的,主要分布在各大中城市和重大项目所在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镇化进程中涉及的土地征收、拆迁、村改居等问题,稍微处理不慎就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在农村和山区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则主要由山林土地的传统纠纷造成。
(三) 公众普遍感到安全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法治发展报告》一书,梳理了过去14年间全国各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统计发现广东以占全国案件总数30.7%的比例位居首位[注]李林,田禾,吕艳滨.中国地方法治发展报告No.1(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诸如影响很大的乌坎事件、陆丰事件等,对广东社会乃至全中国造成了较大冲击。广东外来移民数量大,对移民的治理早期在手段、观念上落后于社会发展,导致广州、深圳、东莞等流动人口大市的社会治安为全国所诟病。近年来,广东省加大了治理力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和创新,社会治安得到很大改善,影响民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和“两抢”案件、群体性事件持续下降,同时,道路交通及火灾事故、政法干警违纪违法案件也在减少,公众安全感上升。根据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2012年广东省数据,广东省居民认为自己过得幸福的比例为60.64%,认为社区安全的比例超过80%[注]数据来源: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2012(CLDS2012)。。总体而言,广东省居民社会心态“趋稳”,安全感较高。
(四) 社会治理水平逐渐提高
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的诱发,除了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重组等大环境的原因外,公共权力未能规范化运作也是重要原因。在涉及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群体性事件中(例如土地拆迁和土地征用等),地方政府未能依法行政是主要原因,导致群众通过上访的方式或群体性抗争的方式来维权;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则是源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劳动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监管不力或者不作为,导致劳动者采取极端行动来维权。之前面对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时,通常的做法是通过“管理”“控制”甚至“隐瞒”的方式来处理,无疑,这种方式无益于社会的进步。随着广东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治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广东社会,改革势在必行。广东于2011年起开始转变社会治理模式,以法治为原则,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有效避免和妥善化解了群体性事件。例如2011年起在全省推行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尝试从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的角度去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七、 社会关系的变化: 从“熟人”到“陌生人”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历由乡村到城镇,由城镇到城市,再由城市到城市群的逐步演化过程。城市化带来的最大特点是城市的异质性,以深圳、东莞为代表的城市,逐渐从过去的“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离开“鸡犬相闻”的村落,单位也不再“办社会”,难免要面对种种不适应,社会关系也相应发生变化。
(一) 传统社区逐渐衰落
改革开放之前的广东社会,与国内其他地区一样,社区与单位高度重叠,社区单位化,单位社区化。改革开放后,“单位办社会”的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而逐渐弱化,大量的社会性事务回归到基层社区中,广东人民率先实现了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与此同时,农村社区也发生重大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社区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通过村集体经济分红等方式,实现经济上转型,随后部分社区通过政经分离等方式转变成为城市社区。而粤东西北等边远地区的农村社区,受城市地区拉力影响,社区青壮年劳动力普遍进入城市务工经商,往往留下老人和小孩居住在农村,农村村庄土地的闲置和浪费比较严重,农村社区开始衰落,“空心化”严重。
(二) 虚拟社区逐渐崛起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流动性的提高,城乡社区的异质性增加,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络越来越多地从社区内转移到社区外[注]陈福平,黎熙元.当代社区的两种空间:地域与社会网络[J].社会,2008(5):41.,个人的社会网络空间超越特定的地域空间,导致居民的社区认同和社区参与减弱,由居民社会关系构成的自然社区向国家划分的行政社区以外扩散,以“属地管理”为基础的社区建设模式能够达到的基层整合效果越来越弱。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广州和深圳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先锋,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改变了人们的社区生活,人们的支持不仅仅从社区内转向社区外,而且由实体社区转向“虚拟社区”,QQ、微信、微博成为人们日常重要的交流媒介。网络社区(虚拟社区)崛起,传统社区的“空间感”越来越弱,地域性在社区的重要性降低。
(三) 邻里关系转淡
传统社区的改变引发的重要变迁是人们之间的互动方式和关系模式的变化,其中改变最明显的是邻里关系。以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广东地区为例,一是从农村邻里熟悉程度来看,2012年8.25%的农村居民对本地居民不太熟悉或非常不熟悉,33.24%的农村居民对邻里的熟悉程度为一般;在城市社区,24.96%的居民表示对邻里不太熟悉或非常不熟悉,42.90%居民表示一般熟悉。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这种不熟悉状况有所改善。但总体上,无论在广东省的农村还是城市,邻里之间的不熟悉状况依旧存在,呈现的是一种“半熟人”社会。二是从对邻里的信任程度上看:2012年,城市社区居民对邻里的信任度有待提高,13.02%的居民对邻里不信任,57.38%的居民对邻里只是一般信任;2014年,14.15%的居民对邻里不信任,43.73%的居民对邻里信任程度一般。在广东的农村地区,虽然不信任的比例相对较低,但整体的社会信任程度仍然有待提高,2012年村民认为邻里值得信任的比例为43.60%,2014年上升到55.28%。三是从邻里之间的互助情况来看,2012年和2014年数据差别不是很大,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情况“比较多”“非常多”的比例比较低(2014年,农村为43.14%,城市为32.80%)。
(四) 低信任度社会形成
广东从过去的“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产生的人情冷漠问题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注]田鹏,陈绍军.“无主体半熟人社会”: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行为研究——以江苏省镇江市平昌新城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6(4):53.。随着传统熟人社会解体,陌生人社会形成,广东社会出现人际信任危机。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中的小女孩被车碾压后的7分钟之多的时间内,被经过的路人所漠视。人情冷漠背后折射的是广东社会的信任危机。如表10所示,广东农村地区32.86%的被访者认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是不可信任的,城市地区这一比例则达到35.56%。如何建立一个更有人情味的社区、更高信任度的社会依旧是广东社会现在和将来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表10 广东地区居民对“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认知 单位:%
数据来源: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2014年数据。
八、 个体与组织的关系:从“去组织化”到“再组织化”
改革开放前的广东社会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政府、单位组织的权力蔓延到个体的整个社会生活中,而个体亦是高度依赖于单位,无论是其工作、就业、社会福利,还是日常生活。改革开放后,随着私营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兴起,个体由高度行政化、单位化逐渐过渡到个体化、契约化。
(一) 城市地区的去组织化:“单位”的解体
在改革开放前的广东城市地区,个人高度依赖于单位组织,而单位组织又依赖于国家政府,因此,个体与组织的关系表现出强烈的行政性依赖[注]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4):46.。在这种高度行政性依赖关系中,单位组织和居民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都相当低。例如在国有单位和集体企业中,个人的社会生活几乎完全依附于单位组织,一旦进入单位,个人的工作条件、工资福利、职业调整甚至个人的生老病死全由单位统一安排或协助,个人的社会生活几乎完全被单位所控制,个体在不同单位间的流动性也较弱。改革开放后,单位组织的控制力开始弱化,随着市场经济崛起,完全由市场规则调节的企业组织、个体户等吸引大量就业人员。组织与个人的关系开始以市场为导向,个体在不同组织之间自由流动的空间扩大。
(二) 农村地区的去组织化:从“合作社”到“家庭承包责任制”
改革开放前的广东农村与全国其他农村一样,组织化程度高;改革开放后,随着合作社的解体,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占据主流。但经历了近四十年的组织弱化之后,广东省农村治理中所包含的国家与村社的纵向联系和村社内部的横向联系均出现障碍。组织弱化所带来的农村治理困境集中表现为新型政权“内卷化”、公共品供给能力弱化、村民自治虚置化以及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贫困化[注]李祖佩.乡村治理领域中的“内卷化”问题省思[J].中国农村观察,2017(6):116.[注]陈锋.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J].社会,2015,35(3):95.[注]方劲.中国农村扶贫工作“内卷化”困境及其治理[J].社会建设,2014(2):84.[注]马良灿.农村社区内生性组织及其“内卷化”问题探究[J].中国农村观察,2012(6):12[注]贺雪峰.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J].开放时代,2011(2):86.[注]郭继强.“内卷化”概念新理解[J].社会学研究,2007(3):194.。2015年广东省社科院与省政法委对粤东西北地区农村进行的社会治理调研发现,粤东西北地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面对市场竞争往往处于劣势,产品难以卖出高价格,是致使农民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如何把农村社区再组织起来,对乡村进行社区营造依旧是未来基层治理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城中村、城郊村等)则由于村集体经济存在,村集体与公共服务供给和基层治理难以分离,急需进行现代公司化改造,面临着组织的转型[注]蓝宇蕴,董磊明,郭俊霞.乡村社会变迁与治理:非农集体经济及其“社会性”建构[J]. 中国社会科学,2017(8):131.[注]金文龙.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中的地方政府、村集体与村民[J].学海,2016(5):74.。
(三) 再组织化:社会组织兴起
广东社会在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面临着同发达地区一样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福利服务中难以满足居民的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出现了西方社会所经历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志愿失灵”现象[注]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在此背景下,广东省政府率先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培育社会组织的方式来解决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的不足问题。2012年广东省社区服务机构覆盖率迅猛上升,社区服务机构总量增长很快,每一社区的社区服务机构拥有量、每万人拥有的社区服务机构数量都远远超过全国水平(如表11所示)。
表11 广东省社区服务机构、便民利民网点状况
注:1. 由于“社区服务机构覆盖率=(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其他社区服务机构)/村居委会”,故而计算出来的覆盖率会大于100%。2.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四) 个人与组织:依附关系转向契约关系
广东社会逐渐向契约社会转变。首先是个人与单位的关系开始从高度的行政依附关系向自由平等的契约性关系转变。改革开放之前,单位是广东社会基本的组织细胞,是个人与社会、国家联系的中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注]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J].社会,2008(3):31.。改革开放后,保留下来的国有单位,对个体的控制开始弱化,个体与单位的关系趋向于平等化,个体对单位的依赖程度也较低,个体与单位之间亦向契约关系转型。其次是个人与企业组织的关系发生转变。改革初期,由于对企业行为规范缺乏制度性规定,工人处于劣势地位,加班和非正规就业是常态,随着制度的完善,个人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关系趋向于平等化。珠江三角洲农民工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数量高达56.71%,2009年下降到37.36%[注]数据来源:中山大学主持的珠三角农民工调查2006年、2010年数据。。此外,农村地区改革开放前的合作社的解散,带来了与改革前基于行政命令的“合”不同;当今农民自愿组织合作社则越来越多是基于现代的契约关系。
新时代,把广东建设成为向世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让广东的发展和实践探索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越性的最生动、最有力的证明,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省内外人民的共同目标。总结广东社会发展的八大趋势,不仅对后发地区的社会变迁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从中也可窥见广东未来的发展:接下来广东社会结构处于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渡的关键阶段;随着广东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广东中等收入阶层绝对人口数量和所占人口比例可能会直线上升,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除了传统的医生、律师等中等收入群体以外,个体的生活技能、娱乐技能、文艺技能的价值在互联网时代得以放大,一批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可能成为新中产;而不断提升的教育水平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正为广东向价值链上游前进积蓄越来越多有技能的劳动者,持续推动广东从劳动密集型生产向技能密集型生产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