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写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2018-01-14余金成

关键词:经济体制生产力市场经济

余金成

2018年是中国改革四十周年,从当年“摸着石头过河”的筚路蓝缕,到今天“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意气风发,改革开放通过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中华大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改革作为一场社会革命,涵盖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和内容,从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解读改革,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能够满足某种认识需要。然而,按照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归根结底是一种生产方式,社会主义改革归根结底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再选择。依据此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构成改革实践发展主线,汇聚思想解放过程焦点,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则相应成为新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坚持此论,就守住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灵魂,不仅有助解释历史,而且有利推动未来;不仅助力中国梦圆,而且启迪人类梦想。

学界存在两股潜流,二者均怀疑“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可行性:一是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上所应实现的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只能作为策略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旦后者转变,仍需回归经典文本所主张的计划经济;一是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达到市场经济效率目标,唯有千方百计压减政治权力施为空间,形成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样,政府只针对“市场失灵”发挥作用,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不难看出,前者往往伴随产生走“老路”的思想主张,后者往往伴随产生走“邪路”的心理倾向。双方虽然都有所依据,却共同忽略了一点: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任何秉持既有理论与既有实际的判断均不足为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因应时代条件变化所形成的创新成果,它对历史与现实的超越是必然的,它所获得最有力、最强大的证明来自实践所实现的发展成就。令人欣喜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取得了自证合理的现实成就。

中国共产党人在纪念改革四十周年时,已经积累了充分实践条件从整体上观察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也已经具备了丰富理论条件从前景上判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四十年来,中国改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大体经历了邓小平时期“面临路口”、江泽民胡锦涛时期“来到路上”、习近平时期“创出新路”三大发展阶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分别体现为“经济体制——生产方式——发展模式”逐步深化的过程。

经济体制、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可视为社会形态的不同角度表达,其完成形态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同时,三者又存在着区别:概括说来,“经济体制”由组织体系和制度规范两要素构成;前者是经济体制硬件,涉及资源配置的管理分工,后者是经济体制软件,涉及资源配置的尺度原则。“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要素构成;前者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涉及经济活动基本目的,后者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涉及经济活动主要手段。“发展模式”由逻辑表达和实践支撑两要素构成;前者是发展模式理论形态,涉及发展方式的逻辑证明,后者是发展模式的实践形态,涉及发展方式的事实证明。

本文以上述设定为前提,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新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从经济体制到生产方式再到发展模式的演进过程做出说明。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的目标设定

中国改革历程之所以沿着“经济体制——生产方式——发展模式”的顺序前行,关键在于,人类社会形态也好,发展模式也好,归根结底属于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是一种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同样是一种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的固化形态集中体现在“经济体制”层面,无论是组织体系固化还是制度规范固化,客观上都形成为特定生产方式的基本表达。正因为如此,当某种生产方式出现了挫折,或者如马克思所说,当其生产关系已经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时候,要改变这一困局,首先要改变固有的经济体制,既要求改变其组织形态,又要求改变其制度设计。不难发现,着手进行既有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致力于对现有生产关系的调整——既然生产关系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唯一正确选择就是修正该生产关系,即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一环节实质上是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对相关生产关系规范进行调整。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发展中的晚近选择,其最直接原因是计划体制失去了经济发展中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传统社会主义“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发展理念,在国内陷入了频繁政治运动的纷争,在国际固化了贸易往来的环境。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借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新型科技革命成果,显著提升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稳定了社会秩序,并利用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开启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两相对比,社会主义被迫走上了改革之路。

改革意味着对既有发展模式的“创新”,具体说来,就是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邓小平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这首先是艰难的思想解放过程。思想不解放,改革实践就动不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曾针对党内存在的思想僵化现象及其危害作了一个明确判断,他说:“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2.。”思想僵化会导致本本主义,本本主义实质上就是不从实际出发。这种本本主义在现实中的表现为“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2-143.邓小平清醒地意识到本本主义的危害,为此,他警示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可见,改革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一场革命。

邓小平阶段的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体制,最终确认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这一目标的确认虽然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特区、乡镇企业为实践依据,但要取得政治上或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同,仍然并非易事。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形成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固化的思维定式,当这种思维定式在改革发起和进程中遭遇挑战,人们需要一改前辙去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时,在思想上、思维上和实践上都必然会有一个转变和认同的发展过程。这一阶段的主要举措是:

首先,确立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原则,强调改革属于社会主义自我完善性质,由此稳住了党心和民心。改革启动之初就设置了“四项基本原则”,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原则,亦即改革所涉及“走什么路”和“举什么旗”的核心问题。所谓“四项基本原则”,亦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3.为什么改革要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站在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高度认识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事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事关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他强调:“每个共产党员,更不必说每个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3.“决不允许有丝毫动摇”显现了邓小平在政治原则问题上的革命性和坚定性。进入改革之后,他又进一步提出改革需要坚持两个目标:一是公有制主体地位,二是共同富裕目标。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四项基本原则在操作层面的体现。

其次,确立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的思想前提,通过确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命题,使社会主义改革得以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去进行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当然无须按照经典文本去衡量,而是按照实践标准去试去闯,文本要求计划经济,改革则可以使用市场经济。邓小平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这段表述里,既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明确了初级阶段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属性,还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发展现状,同时提出了“从这个实际出发”的明确要求。应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命题之所以罩住了中国改革全程,就在于它能够在与经典文本并行不悖的情况下,提供了充分的改革发展空间。

再次,推出了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先富帮后富的“大政策”,宣示了改革的基本战略构想,引领民意认同改革举措。早在1983年初,邓小平就提出:“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当时的主要构想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就是让“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然后“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最后,从策略层面强调改革对市场经济的选择,淡化了执拗于市场经济制度属性所造成的对抗。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此后又进一步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3.这一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的认识既质疑了长期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问题,又明确把计划和市场都解读为发展经济的“方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能用,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这样一来,就把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选择搁置在发展经济的策略层面,化解了可能出现的制度层面的对抗。应该看到,在改革初期,为了打破坚冰,这样做既是必要的,又是合理的。

总之,邓小平面对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这种认识既明确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实质,又明确了社会主义必须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必须要发展生产力。沿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的思路,邓小平使中国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实现了伟大的创举。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生产方式的整体建构

当然,问题在于,经改革所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一定能够创造出更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是需要实践检验的。由此一来,中国改革自然而然步入了自身发展的第二个逻辑阶段:从生产方式整体上推进改革,或者说,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改革既然属于社会主义自我完善,无论其生产力还是其生产关系,都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本质,背离社会主义本质的改革就失去了改革的价值意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在历经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辗转曲折后,给出了创新性的定义: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逻辑演进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做出了本质性的完整界定,这种界定既包括生产力水平规定,又包括生产关系性质规定。社会主义本质可据此概括为“先进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生产关系”。任何单方面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的观点,无论仅仅主张“先进生产力”,还是仅仅主张“共同富裕生产关系”,都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体现。事实证明,这个领域并非风平浪静。从改革进程看,四十年中的江泽民时期和胡锦涛时期占据了大约一半时间,来探索和确定作为生产方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 江泽民时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力发展机制的坚持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注]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这一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就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注]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在这一基本论断下,当面临民营经济快速崛起时,如何看待这一新现象,能否认同民营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促进作用,就变成了执政党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改革的关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针对性地回答了这一问题。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注]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这一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和思想认识,展示了两大创意:一是通过对执政党性质的调整,把原来“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扩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组织”,使阶级性与人民性达到了统一;二是通过对执政党宗旨的调整,把原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拓展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运用“要求”“方向”“根本”这类指向性概念,显著深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使其得以与当下时代条件对接,进而为认同私营经济创造先进生产力的作用提供了空间,客观上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操作层面是可以接受民营企业家入党,其实质却是认同“资本”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那么,在改革探索中,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能否运用资本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运用资本,显然需要找到新答案。面对思想领域波动,江泽民提出: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就是不能用本本去框实践,而只能用实践去发展本本。”[注]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8.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们党历史发展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实践发展中“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而提出的概念。就是对当代资本主义,也不能简单地套用十九世纪时期的概念。”[注]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3.这一思想原则,有效避免了误判民营经济崛起而可能导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航船的搁浅。

(二) 胡锦涛时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关系原则的维护

比较起来,胡锦涛时期面临形势又有所不同。胡锦涛同样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命题。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注]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29.这里有三个基本判断,一是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二是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三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向实现了,这自然可以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结论。然而,随着市场机制运行,在生产力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贫富分化、权力腐化、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凸显。胡锦涛针对生产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进行了及时补充和完善。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面对生产力领域取得重大进步和生产关系领域暴露出的问题,胡锦涛强调了从规律意义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要立足科学发展的规律,建立健全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制度和宏观调控体系,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关键,推动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以此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强调要处理好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关系。

然而,利用私营经济推动生产力发展,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早已形成的做法,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凭借这一点抓住了先进生产力这一环节,并因此显著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但是,如果不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生产关系”这一目标,仍然落入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窠臼,这当然有违社会主义改革初衷。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补入了这一环节。中共十七大对此的阐释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战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方法是统筹兼顾。人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改革基本逻辑指向:继续追求“先进生产力”目标,其方略是坚持市场经济方式;与此同时,开始对其“两极分化”趋势进行制衡。“以人为本”虽然没有针对或否定市场经济对利益最大化目标的追求,但宣示了一种与之不同的发展目标——如果说,利益最大化竞争归根结底有利于劳动能力强者的话,那么,以人为本则强调了一般意义的人,即包括弱者在内的所有人[注]余金成.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初时代向新时代的转变[J].党政研究,2018(2):49.,由此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发呈现的“以强者为本”观念;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并没有排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但是超出了市场一心逐利原则,由此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观念。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国内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针对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滞后问题,国家相继推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等一系列举措,可以清楚地看到推进共同富裕的空间战略布局[注]余金成.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初时代向新时代的转变[J].党政研究,2018(2):49.。

无论先进生产力还是共同富裕生产关系,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实现过程,其间,已经“来到路上”的改革,却始终不能忘记或忽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坚守。所以,当改革话语体系演变为生产方式的时候,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

既然是市场经济,按劳分配会衍生出按资分配现象——劳动能力强的社会成员,将利用自己逐步积累起的财富,将之转变为私有制生产资料,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这既是生产力持续发展原因,也是按劳分配转化为按资分配进而造成两极分化原因。如果限制强者劳动,虽然能够缩小两极分化,但同时也会萎缩生产力水平。对于这一难题,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允许民营企业家入党,认同了私营经济崛起。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当然不能听凭社会两极分化,但又不能采取压制劳动能力强者方式,而只能另辟蹊径,采取帮助弱者方式来平衡贫富之间利益差距。所谓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政治权力针对该目标所设置的发展理念。

从总体上看,江泽民和胡锦涛分别从认同强者和帮助弱者两个方面,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原则。这一做法,继邓小平从发展社会生产力角度引入市场经济之后,进一步规范了生产关系。值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才得到全面呈现。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发展模式的初始形成

如果中国改革经由“经济体制”环节选择了市场经济,并通过后者展开兼及了先进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生产关系两方面要求,即达到了完整生产方式要求的话,那么,生产方式稳定形态就具有了“发展模式”意义。严格说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作为完整生产方式出现的时候,它才算真正形成。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体制”意义上的确定是1992年,而在“生产方式”意义上的确定只能是2013年,其间经历了差不多20年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在资源配置方面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相统一,才算在生产方式意义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一定意义上,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新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诞生为标志的。

(一) 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重大经济发展成果,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正确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中华民族站起来之后,助推了中华民族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展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改革以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

事实证明,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人民在短短40年中走过了其他国家上百年的发展之路,使我们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的大国,稳定地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不久就将全面建成以普遍满足人们生存需要为特征的小康社会。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支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确立,反映了关于改革认识的深化。最显著特征是:社会主义联手市场经济,很难单向度地从生产力需要出发,必须兼及生产关系方面内容。换句话说,与邓小平当年“选择”市场经济仅仅从发展生产力“手段”切入有所不同——邓小平当年这一判断并不具排他性,即并非同时否定市场经济也包含着“目的”——实际上,凡生产力必定伴随着生产关系,生产力只能是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完成生产方式的定位,才实现了自身逻辑表达。概括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新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得了如下确定性理论成果:

1. 明确了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十九大报告则提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这一提法的新意在于:双方针对的都是“分配”,前者说的是分配“原则”,后者说的是分配“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是落实“原则”的逻辑衍生要求,是其在实践中具体体现。与此前情况不同,这里没有强调“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区别,不再像过往那样突出双方“为主—并存”的主次模式。虽然并没有明言“按要素分配”就是“按劳分配”,但在一定程度认同了双方一致性[注]余金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逻辑与人类发展逻辑的统一[J].社会主义研究,2018(4):62.。

2. 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与公有制相提并论,表明不再从对抗性质层面理解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而是肯定在获取先进生产力方面双方均能发挥积极作用。

3. 明确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本关系。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察觉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运行,关键在于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自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截至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党的正式文件使用的都是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改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九大还强调“要素自由流动”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市场决定性作用作出进一步说明;与此同时,强调政府工作需“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对政府更好发挥作用作出进一步诠释。

4. 明确通过全面从严治党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帮助穷人,即实现共同富裕。要做到这一点,社会主义政治权力既需要强化,又需要净化:前者针对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革命,突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理想信念凝聚党心民心,用“四个意识”保证组织统一和行动统一,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后者针对党的自我革命,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做到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和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使执政党的全部注意力和工作重心都用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5. 明确通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环境。首先是提出建立“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新型大国关系;其次是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最后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原则,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在前述基础上,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6. 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承担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通过“两个十五年”规划设计,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上述判断,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直通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目标,肯定了其作为新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发展模式创新,开启了人类共产主义事业光明前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推出,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所具有的世界意义。中国是世界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是当代人类创新奋斗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形成“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持续发展,表明中国对世界事务的参与,已经从局部到整体、从顺应到创新、从偶然到必然的持续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民族大家庭中积极一员,所形成的发展模式,自然而然具备了某种人类普遍意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越是融入全球化过程,所获得资源就越是充分,本民族资源配置就越是合理,发展速度就越是快速。这同时展示了自身作为竞争主体的优势,成为其他民族效仿对象。如果说,中国经验仅仅是具有自身规定性的某种做法,或许其成就能够获得他人关注和羡慕,而中国道路已经属于系统化经验体系,能够合理说明自身成果内容的话,那么,中国模式在上述基础上,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逻辑证明体系——它能够直通共同富裕就展现了这一逻辑完整性,进而表明了自身所拥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从建构新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角度认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从理论归属上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定位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方面的底气是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对于人类而言,这属于一种划时代成功。社会主义利用自发趋向两极分化的市场体制,达到了共同富裕目标,既超越了现代资本主义,又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按照这一理解,所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历了“探索·确立”过程之后,进入了“运用·完善”的时代。用本文所采用概念表达:前者包括“面临路口”和“来到路上”两个环节,分别体现为“经济体制”和“生产方式”两种内涵;后者则意味着进入“创出新路”过程,将展示新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即人类发展模式创新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重新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01).,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为陷入发展困局的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某种借鉴,为解决当代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生产力市场经济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试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