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2018-11-12周金铁

北方经贸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服装出口进口国贸易壁垒

周金铁

(福建商学院,福州350012)

以低碳经济为借口的低碳贸易壁垒已经悄然形成,与之前出现的贸易壁垒相比较更具有隐蔽性和不公平性。我国是世界碳排放水平最高的国家,必定成为发达国家低碳贸易壁垒的主要针对国。纺织服装是我国出口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及就业都有重要的意义,纺织服装虽然不直接排放二氧化碳,但纺织服装在生产过程中也产生碳排放,有机构测算,一条约400克的100%涤纶裤子在其“一生”中消耗的能量大约是200千瓦时,相当于4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本身重量的117倍。[1]

学术界对于低碳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产生的具体影响各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低碳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也有的认为低碳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有巨大的阻碍作用;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要区别对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低碳贸易壁垒在特定条件下对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在一些条件下具有阻碍作用。笔者认可区别对待的观点,低碳贸易壁垒对于出口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要根据出口国和进口国的具体情况来分析,要从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区别分析。与其他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大体类似,具体影响与出口国和进口国的相对地位、出口产品的碳排放水平、出口产品的类型、出口企业的规模、出口国是否会持续技术革新等都有关系。笔者借鉴有关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模型和工具,对低碳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进行以下理论分析。

一、低碳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限制效应(短期效应)

从短期来看,低碳贸易壁垒实施以后,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门槛提高了,限制了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将针对低碳贸易壁垒采取有效的措施,纺织服装行业将逐渐适应发达国家实施的低碳贸易壁垒,低碳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会发生变化。

(一)数量限制效应

低碳贸易壁垒具有很强的刚性,首先是发达国家对进口纺织服装产品制定低碳贸易壁垒措施:碳足迹标签、低碳市场准入认证、碳关税等,符合要求的产品允许进口,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禁止进口。

如图1所示,采用供给需求模型来分析。假设进口国为大国,低碳贸易壁垒实施前,纺织服装产品的进口需求曲线为D,S为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供给曲线。低碳贸易壁垒实施前供给需求均衡点为E,均衡数量为Q0,P0为均衡价格。进口国为了限制纺织服装的进口,实施低碳贸易壁垒措施,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要想突破低碳贸易壁垒,必须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购买先进设备,采用新型低碳原材料、进行低碳国际认证,这将使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成本提高。出口成本提高将导致供给弹性变小,出口供给曲线将移动至左上方S1。假设进口需求保持与低碳贸易壁垒实施前一样,那么新的均衡点为E1,P1是新的均衡价格,Q1是新的均衡数量。与低碳贸易壁垒实施之前相比较,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的价格将上涨,出口量将下降。同时,低碳壁垒实施的严格程度不同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低碳贸易壁垒实施得越严格越苛刻,在短时间内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将更加难以达到进口国的要求,出口供给弹性将更小,S越内移,最终的均衡数量将更小,均衡价格更高,进口国的低碳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抑制作用更大。

图1 低碳贸易壁垒的数量控制效应

(二)价格限制效应

面对进口国设置的低碳贸易壁垒,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如果想要进入进口国市场,就必须进行技术改造、购买先进机器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等满足进口国的低碳标准,这将大大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成本,迫使企业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大大降低了企业在该进口国的价格竞争力,因此形成了低碳贸易壁垒的价格限制效应。

如图2所示,Q是生产的产品数量,P是商品的价格或成本。我国某个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出口某种纺织服装产品的平均成本曲线是AC,假设P0是该纺织服装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在进口国低碳贸易壁垒实施前,该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产量为Q0,W是单位产品利润。在进口国低碳贸易壁垒实施后,该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必须调整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这一额外增加的成本为△AC。因此,该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AC的位置上移为曲线AC+△AC。如果该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产量仍为Q0,出口价格P0不变,那么每出口一单位该产品企业将亏损△P。该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必须将出口价格提高到P1,才能实现盈亏平衡。但是,出口价格提高,将降低该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出口量将大大减少,这就是低碳贸易壁垒的价格限制作用。该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要想盈利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从而降低平均生产成本。如果该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产量扩大到Q1,企业将实现盈亏平衡。如果该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产量扩大到Q2,每出口一单位该产品企业将盈利W’。但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对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资金等都带来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图2 低碳贸易壁垒的价格控制效应

进口国低碳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数量限制效应和价格限制效应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地产生影响。同时在低碳贸易壁垒实施的不同阶段,这两种限制效应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初期时,低碳贸易壁垒主要表现为数量限制效应。但是随着低碳贸易壁垒的进一步实施,不符合低碳标准要求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必须调整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这时低碳贸易壁垒主要同时复合产生数量限制效应和价格限制效应。如果该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平均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该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将成功跨越低碳贸易壁垒,这个时候低碳贸易壁垒将主要表现为价格控制效应。

二、低碳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贸易的长期效应

低碳贸易壁垒在短期内主要体现为数量限制效应和价格限制效应,短期内将严重抑制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但是,如果从长期来分析,低碳贸易壁垒是否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也是限制效应呢?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产品(包括发达国家具有核心优势的低碳产品的出口)都会经历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技术革新进步有利于产品的出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增加将逐渐减弱。随着其他国家的模仿与创新,这种优势将逐渐丧失,最终实现成熟产品的出口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如图3所示,SI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线,体现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和提升的趋势。在低碳贸易壁垒刚开始实施阶段,发达国家设置的低碳贸易壁垒标准为S0,低于该标准的纺织服装产品都将被限制出口,此时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产品量将≤Q0。但是随着低碳贸易壁垒的进一步实施,如果出口国调整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向技术进步曲线移动到SI1,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量将从Q0移动到Q1,将有更多的纺织服装产品满足符合发达国家的低碳标准,跨越发达国家低碳贸易壁垒。因此,从长期来看,低碳贸易壁垒倒逼出口国加快技术创新,改良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了出口国的出口量,存在着贸易促进效应。

图3 低碳贸易壁垒促进产品技术提升和进步的效应

三、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应对低碳贸易壁垒对策建议

(一)完善低碳法律体制建设,制定低碳经济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顶层设计,是低碳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相关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但是这些现行的能源、环境法律制度并不足以有效推动低碳发展,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低碳时代的要求。政府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低碳经济出台相关指导性意见。在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治理、节能提效、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碳交易等方面,政府要建立长效法律机制和政策措施。同时,政府应该在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结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实际情况,引导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适应低碳标准要求,提升低碳技术水平。

(二)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

我国目前过分利用煤炭等传统资源,对环境破坏严重。例如在我国电力行业中,水电只占百分之二十左右,火电占比高达77%以上,典型的“高碳排放”、“高污染”。平均燃烧一吨煤将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比石油高30%,比天然气高70%。我国应该制定并全面实施新能源开发和利用计划,鼓励对新能源的利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能和潮汐能等新型能源,逐步摆脱对传统高碳排放的煤炭资源的过分依赖,减少我国社会整体碳排放。

(三)通过宏观调控引导,加快纺织服装业实现低碳化产业升级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低碳生产水平良莠不齐,有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低碳技术方面已经取得突破,从低碳面料开发到生产工艺低碳化都已经得到很大提升,但大量小规模作坊式企业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全面推进纺织服装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实现我国由纺织服装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发展,需要我国政府运用一些宏观调控手段进行积极引导,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刺激国内有条件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改进技术装备,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力度。同时,政府应加快国内无竞争能力的纺织服装企业的淘汰步伐,避免更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四)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由产业链低端走向产业链高端

我国纺织服装业大多数属于贴牌生产,以加工型企业为主,赚取低廉的加工费,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生产装配环节环境污染严重,碳排放最多,而获得的利益最少。处于高端的设计和营销环节几乎没有碳排放,但是获取的利益最多。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大多处于生产制作环节,只能获取较少的贸易利益。低碳贸易壁垒的实施,必然导致利润空间进一步萎缩,我国大多数以贴牌生产为主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将面临很大的利润压力。因此,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尽快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产业链的低端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主动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与营销,加强品牌建设,树立自主品牌,在规避低碳贸易壁垒的同时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五)利用我国原料优势,开发和利用天然纤维

伴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我国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应该认识到低碳纺织服装是未来消费的一个潮流。如果企业不能顺应这个潮流,那么即使进口国没有设置低碳壁垒,我国出口的产品也可能日渐被市场淘汰。因此,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要及时调整产品开发战略,利用我国低碳原料优势,开发和利用天然纤维,积极开发低碳环保的纺织服装产品,使之成为纺织服装出口的新增长点。

(六)开展“低碳”外交,为企业争取较宽松的国际环境

我国既是贸易大国也是环境大国,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参与。我国政府应当利用WTO规则和外交手段为国内外贸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突破低碳贸易壁垒提供保障。《京都议定书》明确提出“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我国政府应充分坚持和利用这一原则,反对发达国家无视国家现实差异以低碳为名行壁垒之实的低碳贸易措施。我国政府应积极参与有关环境保护、低碳经济领域的国际组织,积极参与谈判与讨论,成为规则的倡议者和制定者。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际上碳排放量参照标准还没有统一,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先进低碳技术水平制定标准进而向发展中国家实施各项低碳贸易壁垒措施,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我国政府应通过外交手段积极呼吁尽快制定合理的统一的国际碳排放量参照标准。通过政府间谈判、协商,强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性、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争取主动权,争取国际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我国。最后,我国政府还应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沟通和交流合作,集聚集体力量共同应对发达国家的低碳贸易壁垒。

猜你喜欢

服装出口进口国贸易壁垒
2020年纺织服装出口逆势增长
1-6月纺织服装出口保持稳健增长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明年中国将成最大天然气进口国
2018年1~3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2018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俄罗斯贸易壁垒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