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文校本课程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8-11-11彭静
彭静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当致力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又非一日之功。要想在高中三年的有限时间内有效落实该目标,需对高中三年的语文课程进行科学规划与整合。因此,构建一套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的语文校本课程体系,这不仅是适应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形成我校语文教学特色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构建 提高语文素养 校本课程体系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语文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有人说语文将“独霸天下”。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等多重属性的基础学科,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的学科,然而,语文素养的提升又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在有限的三年高中学习时间内,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近年来,笔者一直在进行语文教学实践探索,力图建构一套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的语文校本课程体系,现将个人的教学思路及实践整理如下:
一.构建语文校本课程的意义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同时指出:“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2]”因此,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依托本校的资源优势,自主开发的能突显该校办学特色的课程系统是符合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此其一。
从语文学科本身来看,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像其它学科一样有自己完整、科学、有序的知识能力体系,而目前语文课程恰恰就是缺少這样一个体系,课程标准没有规定知识点, 教材都是“文章选集”,没有亮出知识点,各种知识是零散分布在教材之中,一线教师只能凭感觉摸着石头过河, 教学中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而学生在不甚明确学习目标的状况下,只能是学一篇懂一篇,面对一篇新文章,仍然感到无从下手,这种“磨圈式”的教学很显然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最终导致了语文教学一直以来的“少慢差费”现象[3]。而对这一现象,许多语文老师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语文的学科目的任务不甚明确,因为缺少科学有序的教学目标,而时常会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环境保护宣传课、修身教育课等。为此,构建一个科学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一方面能促使老师们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语文教学,明确学科性质,提升对本学科的认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能有效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目标不明、落点分散,到位不够、重复过多的现状,使语文学科教学变得更加科学有序,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有较明显提高。此其二。
近年来,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试点打破了高考“唯分是从”的局面,成为部分高校录取的一种重要形式。高校选拔人才,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水平。这种人才选拔标准必将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和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加速。也就是说,哪所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做得好一点,它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此其三。
因此,构建一套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的语文校本课程,对于适应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于学校语文教学特色的形成,打造学校品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什么?过去做过很多总结,在知识教学时代,提出过“字、词、句、语、修、逻、文”的说法,把语文知识素养用这七个维度的内容进行了概括。之后,大家普遍接受行为要点的概括,表现为:听说读写思。这些是能力要点的核心。素养的开口更大一点,而且除了装入知识、能力之外,还需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对于这个概念,原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巢宗祺先生作了如下解释:“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4]”
2015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也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维度。
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的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一方面能够掌握适用于生活领域的语言工具,另一方面也能得到丰富而深刻的人文陶冶,有助于他们健康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5]而要实现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必须科学规划课堂与课外的教学内容,使之按照一定的次序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开展,形成科学有序的课程系统。从而增强可操作性,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目标。
三.构建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
新“课标”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根据课程目标,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6]”。为了在高中三年的时间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将语文课堂教学与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并进一步丰富,使它既能较好地突显本校的办学特色,是立足于本校的学生实际,又符合新“课改”提倡的地方、学校开发“三级课程”的要求,丰富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内涵。具体操作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一)建构科学有序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序列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而言,我们将高中语文学习目标分层细化,合理拆分训练要素,形成层次不同任务却都非常具体明确的阶段性目标,直至每堂课都能围绕一个具体明确的知识能力目标开展技能训练,在科学规范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表达、操作逐步趋向准确、严谨、周密、连贯、有序,从而保证在一堂课内学生能够较好掌握某个知识或某项技能,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二)建构开放有序的课外拓展内容序列
要实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个目标,显然,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时间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依靠课外的系列语文活动进行拓展与补充。为此,我们就一学年所开展的语文竞赛活动作了一个整体规划,比如九月份诗词朗诵会,十月份硬笔书法比赛,十一月份文学创作大赛等,一学年计划举行八次语文活动,形成相对固定的竞赛活动序列。
(三)课内与课外内容的有机整合
语文课程的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包括课内语文知识与能力,也包括课外内容的拓展与实践。因此在分别形成课内与课外内容序列的基础上要进行有机的整合,才能称之为具有学校特色的语文课程体系。
以下以《陶渊明诗歌专题教学》为例,作具体说明:教學实施计划:
教学实施过程:
1.教师印发学生课外阅读资料:①《陶渊明简介》②《自编陶渊明诗选》③《素淡自然,情真意远——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④《论陶渊明及其田园诗》;2.安排晚间播放博览视频:①《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②《陶渊明与酒》;3.利用周末教师讲坛开设专题讲座:《千古高风说到今——陶渊明人品诗品解读》;4.选择两篇文章进行重点赏析①《归田园居》②《归去来兮辞》;5.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学习——“陶渊明专题研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专题探究;6.利用一节课时间由各小组进行《陶渊明专题研究》汇报展示;7.文学社组织一次“陶诗专题”讨论活动;8.语文组组织相关的竞赛活动,如:①诗歌朗诵比赛②硬笔书法展等。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围绕《陶渊明诗歌专题》学习的课程内容序列,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对《陶渊明诗歌》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也会在文学鉴赏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1
[2]《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2
[3] 余应源《语文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4:135.
[4] [5] 傅昌华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素养的培养》知网空间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69-2008033327.htm
[6]《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2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国华纪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