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主义关怀下严歌苓小说的人物建构

2018-11-10李琴

文教资料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

李琴

摘 要: 著名旅美华人作家严歌苓创作了大量生动鲜活的“东方人物”形象,深为读者喜爱。作者以西方文艺复兴延续而来的人文主义关怀,承认和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等人文主义核心内涵,以女性特有视角和真实的个人海外经历关照小人物的真实人性,追问人生价值的生存意义,传达出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底层人物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 严歌苓小说 人物建构 人文关怀

严歌苓,作为当代颇有影响力的旅美华人作家,创作了《一个女人的史诗》《第九个寡妇》《芳华》《陆犯焉识》等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深为读者喜爱。作者以西方文艺复兴延续而来的人文主义关怀,承认和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等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用西方文艺复兴延续而来的人文主义,也就是承认和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等人文主义核心内涵,分析“东方人物”的复杂人性,“这些作品对人性的深刻探究、对社会底层人物和边缘人物的关怀及独特的历史书写,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1]。这代表了严歌苓小说人物形象建构的高超艺术,从女性、男性,再到以个人经历关照人性,完成小说人物的建构,追问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一、追求独立与自由的女性认同

严歌苓作为女性作家,以自身经历完成小说女性形象的建构。在《一个女人的史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在爱情道路上不断挣扎奋斗的悲情人物——田苏菲。她不放弃自己的淳朴和善良,主动追寻爱情,保卫自己的婚姻。这正是严歌苓自身经历的真实体现,她曾谈到“那段生活对我太重要了,它左右我一生的走向”[2],这是指文工团的生活,严歌苓从1971年12岁入伍一直到25岁退伍,13年的军队生活深深影响了其创作。小说所塑造的田苏菲也是文工团里一个活泼纯净的少女,她深受部队首长都汉的宠爱,当她遇到艺术气息浓厚的老革命欧阳萸时,便被他的气质吸引,放弃首长的宠爱。但是这是个悲剧的开始,特殊环境下的特殊际遇,使得田苏菲用一生的执着表现在爱情里的付出和无奈。在三十多年里,田苏菲把青春、平淡的中年全部给了欧阳萸,她终其一生始终爱着不断出轨、一直在寻求红颜的丈夫。“于是和欧阳萸这样的热血少年患难与共,生死同舟成了她浪漫诗篇的高潮,这是以后占有欧阳萸的心灵和肉体的人都不能取代的”[3]。在历史变幻的大势里,小菲始终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演绎着对丈夫欧阳萸无怨无悔的情感。严歌苓以一个大的历史风云的变幻为背景,将背景内化在个人的生活变化中,表现了女性艰难的生存境遇,构建了一个女人的历史,

《芳华》2017年由导演冯小刚改编为电影,以女性何小萍为线索,描绘了萧穗子、林丁丁和郝淑雯等文工团女兵生活场景。严歌苓将女主人公何小萍塑造为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但最能识别善良、最能珍视善良。小萍由于家庭原因,父亲被打成右派,母亲改嫁,只有在她故意发烧大病一场的时候,母亲才抱过她,带着她看病。小萍尽管从小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但坚强独立、韧性生活,这是作者赋予小萍的人生意义。另外,被称为“活雷锋”“螺丝钉”的刘峰,是严歌苓极力在塑造的男主人公。他利用业余时间为即将新婚的战友打沙发,主动让出恢复高考后进修的机会。这正是严歌苓以自身文工团的真实经历,完成人物的建构,传达出对于文工团生活的追忆和对于人物生存的思考。虽然物质匮乏,但人的内心是有理想的,人一旦有了理想,行动就是合理的。

《第九个寡妇》,写到王葡萄对于人生的另一种演绎,“在王葡萄的思想中,少勇的世界她不懂,分大洋叫进步、杀爹叫进步”[4]。少勇所代表的是世俗时代背景所影响下的人性,葡萄所代表的是源于生命本原的人性,甚至是游离于世俗和道德之外的無意识。王葡萄们选择的是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生活方式,这正是人性光辉的体现,正是作为真实的人的独立性所在。

二、追寻人格和尊严的男性建构

严歌苓以祖父为原型,采访了众多与祖父有着相同命运的人物群体,创作了《陆犯焉识》。这也是严歌苓首次以男性为主角的作品。人之所以可以称为人,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在使用工具的劳动中改变环境、实现自我意识和思想的进化,一个人无论贫富贵贱,无论高雅低俗,都必须坚守人格和尊严,在《陆犯焉识》中写到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受害者们,他们为了生存下去,没有尊严。严歌苓以一种反面的衬托和讽刺表现人的尊严所受到的蔑视,建构了以陆焉识为代表追寻人格和尊严的男性形象。

在《陆犯焉识》中,作为公民所应享受到的对人格和尊严的尊重,在战争年代、在政治运动面前,通通被忽视、被践踏。陆焉识在二十年的西北劳动改造中学会了一种技能,那就是“口吃”,假装口吃。这项“技能”为他赢得察言观色和见风使舵的时间,可以让他根据监狱的管教干部的反应,及时在心中修改编辑嘴上所要说出的话语。也让他三年的牢狱时间、二十年的劳教农场中,即使囚犯纷纷死于高原反应、饥饿、寒冷,成为仅存二百余人中的一员,被列为严寒、劳累最难杀死的人之一。这是一种黑色幽默。

陆焉识不遗余力地实施逃亡计划,追寻人身的自由,因为他想回家。终于在一次劳作时,他冒着杀头的危险出逃了。他靠着藏在糖厂时,掉进糖池子所粘在身上的糖块和草原上含有淀粉的草,作为支撑着穿越草原所需要的能量,直到把脚上的血泡走到爆破,才走出了西北大草原。在青藏公路上,“陆焉识把中国乡村所有的交通工具都乘坐了一遍”[7],历经无数的困难,终于在上海的学校、街头、商场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婉喻和家人,但他只是在暗处默默地看着,以此了却执念,最后选择在西宁自首,完成了自己的追求。

三、追问人生价值的小人物书写

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人本精神传播开来,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对人的尊重、关爱,关注人的自由与价值。人文主义强调关注民生,关注小人物和弱势群体。严歌苓在谈写作时曾说:“我要是在上海小弄堂、安徽小巷子长大的女孩,肯定不像我现在这样关心全人类,这跟我四海为家有关系。”[5]她在作品中始终关注人生价值。哲学中认为人的基本价值是相同的,但价值的实现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作用下才可能实现的。“在严歌苓的小说世界中,人复杂而又单纯、卑贱而又高尚地活着”[6]。小说《陆犯焉识》中不乏对小人物命运和生活的关注,如梁葫芦、徐大亨、刘胡子等人则是作品中小人物和弱势群体的典型代表。

在《陆犯焉识》中,梁葫芦这个小人物占了不少篇幅和笔墨,是陆焉识在青海西北劳改农场中最亲近的一个人。有着三条人命的记录梁葫芦为了能活下去,总是溜到营房,故意打翻面条,在骂声中趴在地上,连吸带舔地把泥土里的面条吃下去,甚至在打翻一碗饺子时,要了醋浇在上面才享受。病态的人性,没有尊严和道德的底线,也许是因为梁葫芦觉得自己反正两年以后要执行死刑,反正只是死一次,越发肆无忌惮。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冷血的小囚犯,其实内心深处是渴望温暖的。他把仅有的食物分给陆焉识,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还在不经意之间多次表达自己想要陆焉识是他大爷的想法。这是因为一个有学问的大爷,就会教他好,自己从小到大没人教他学好,也没有大爷,这是梁葫芦的人生追求。严歌苓以小人物最深切的关怀,真实展现了小人物对于人生价值的追问。

《陆犯焉识》体现出严歌苓对人的生存与价值的尊重,对人追求自己生命和自由的肯定,但是这些人文关怀的思想并不是仅仅在《陆犯焉识》这本书有所体现,而是几乎在严歌苓所有作品中都体现出对人的高度关怀。在严歌苓的作品中,她用个人的际遇写历史,13年的文工团生活和自身的海外经历拓宽了作品的宽度,拓展了作品的深度,让她获得了审视历史的全面视角,即用特殊历史的背景下的典型人物展现人性,让田苏菲、王葡萄、何小萍、刘峰、陆焉识、梁葫芦等人物形象在书中展现得栩栩如生,这些人物在各个角度和维度真实细致地展现人性的深度,阐释对人格尊严的尊重、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思索与追问。

参考文献:

[1]蒋沐岑.严歌苓的历史叙事与人性情怀分析[J].华夏地理,2015(8):2.

[2][5]路艳霞.严歌苓“那段生活左右我一生的走向”[N].北京日报,2017-4-20.

[3]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124.

[4]严歌苓.第九个寡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30.

[6]许戈辉.灵魂的独白[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58.

[7]严歌苓.陆犯焉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28.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苍凉背后的火光——迟子建散文中的隐喻意象赏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