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经追过的名牌
2018-11-10老猫
老猫
很长一段时间,北京的时尚中心是东单、东四一线。我还清楚地记得二十年前加州牛肉面大王开业时的盛况。那家店开在东四路口的西侧,排队的人群从店里蜿蜒出来,一直折到路口南边。躬逢其盛,我也闲着无聊排队来着。好不容易吃到了面,味道实在不敢恭维,但你能说不好吃吗?都耗费了这么长时间了。
类似的店还有麦当劳、肯德基和必胜客。北京第一家麦当劳开在王府井,好多人在那里摆生日宴,包括成年人。
东四的肯德基,对面还有一家中式餐厅叫荣华鸡的,专门跟人家打擂台,说民族品牌要和洋快餐一拼,炒得很厉害,可没几年就歇了。你不能要求一个刚刚开洋荤的社会,以民族的名义拒绝名牌吧?更何况很多人连加盟和连锁都分不清楚。
服装方面表现得一点都不差。我上高中的时候还兴去西单的摊档买衣服呢,到了上大学时,街上就开了雨后春笋般的品牌专卖店,最有名的是班尼路和真维斯,北京人喜欢称之为“办你了”和“真猥琐”。绰号不好听,生意可是真火,当年就是时尚和休闲的代表。就算是再落魄的年轻人,也必须有条它们的牛仔裤。
直到阿玛尼出现之后,大家似乎才明白,以上诸名牌,在国外也许就是普通一店,阿玛尼才是正规大牌。人家一件衣服,卖上几千元不眨眼。那可是九十年代,幾千元和现在的几万元概念差不多。这回时尚青年们是勒紧裤带也买不起了,眼巴巴瞧着羡慕。
但这样的局面,对店家似乎也是种折磨。真正有钱的人,压根就不在东四、东单混。人家的据点是国贸地下一层。那里任何一件衣服,就算是没听过牌子,也比阿玛尼卖得贵。有那么一天,阿玛尼终于打折了,而且居然是二折。这回人群蜂拥而至。二折的阿玛尼啊,大衣也就千把元了吧,赶紧吧。
这么多年下来,洋品牌基本担当了物价先锋的角色,价格总是吊得特别高。然后等其他东西的物价涨上来,它们就显得不那么耀眼了。而人呢,总会给自己找难受,非要穷追不舍。这是种什么心态呢?反正被商业社会一点不糟践地利用了。
现在人们眼界开阔了,看清楚以上全是小儿科,不入流。一个连LV都烂大街的年代,一个奢侈品消费的大国,一群被资本主义服装商人们供起来的人,开始有更高的追求目标了。比如他国国籍或者名牌大学的文凭,或者,干脆追明星。冲在前面的人越发高端,普通群众八卦看看热闹,逛逛淘宝得了。前不久去了一座小城市,居然发现了阿玛尼的店,而且拒不打折,依旧几千元一件衣服,依旧有人趋之若鹜,使得我恍然回到多年前。我想,现在北京人看这座城市的人,就像当年纽约人看北京人一样吧?处于刚刚开眼、刚刚想通的时候,特别好赚钱。
(摘自《这是哪儿?北京!》译林出版社 图/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