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变迁看高校英语教育的“中国文化失语”
2018-11-10张慧
张慧
【摘要】当前, 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严重缺失的问题,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逐渐形成了英美文化霸权,在此背景下,高校英语只有在具体教学中,明确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教学价值,才能彻底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的情况,提升我国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失语 文化变迁
近些年,我国高校在开展英语教育的过程中,其更加注重英美文化的传播,忽视中国文化的植入与方向传播。当前,在英语语境下,很多学生都可以针对英美文化侃侃而谈,但是对于中国文化却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中国文化失语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受到长期教学思维和模式的影响,这一问题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为中国文化的出口和传播带来了直接影响。在教育新形势下,想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中国文化失语的根源,进而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促使英语教育回归我国文化本位,进而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
一、文化变迁中的高校英语教育
在1877年,我国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开始趋于实用性和统一性,并且规范了毕业制度,在1888年,随着英语运动的兴起,英语逐渐成为高校的重要学科,并且具有显著地位。发展到晚晴时期,教会大学多为英国人创办,虽然中国人也在积极创办大学,但是教习基本都由外国人担任,进而奠定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地位,很多教材都以英文的形式出现,并且设置了英美文学专业。在当时的教会大学中,其教学具有鲜明的殖民色彩,在近代我国大学的创办过程中,也基本延续了其办学模式,但是晚清时期的英语热,却没有动摇我国儒学文化的根基,儒学依然是当时社会人们的价值标准和文化精神。
在民国初期,英语热继续盛行,英语在当时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语言,在宗教、哲学、自然科学甚至中国历史等学科中,也基本用英语进行授课。随着新文化运用的兴起,当时一批爱国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文化的殖民性和弊端,并且重新主张尊崇儒学文化,继承我国优秀文化血脉,新儒家文化初具雏形。
时间来到改革开放后,英美文化随着开放的春风重新走进我国,在1979年英语教学计划的实行下,我国英语教学在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设置方面更加注重研究英美文化。由于当时我国科学技术较为落后,需要吸取以及参考西方科技,英语作为了解西方科技的重要途径,其在我国高校中迅速发展,并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覆盖面最广的语言课程。同时,很多高校也注重引进各种原版的英语教材,并且以英美文化作为核心,构建英语教学知识体系。
二、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相关途径分析
1.树立中国文化自信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在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具有较强包容性的文化体系。同时,我国拥有56个民族,方言繁异、幅员辽阔,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至今依然保留了原生特质,是世界文明史的奇迹。儒学文化与宗教有所区别,但是却蕴含了终极思考和人文关怀,在经过千年的传承,其早已经成为民族精神融入到我国人们的精神信仰中,而儒学所具备的教化功能,在新时期下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而这种价值融入到我国人们的血脉中不断传承。当前,国学热在我国逐渐兴起,中国文化也更是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崛起和复兴,英美文化逐渐不再受到学生的追捧,而树立中国文化自信,是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首要途径。
2.回归中国文化本位
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我国,尤其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英文文化更是成为年轻人崇尚的主流,中国文化逐渐沦为游荡与英美文化边缘的文化符号。在高校英语教学体系中,有关中国文化的选修课仅为“中国文化概论”这一门课程,而其他課程基本都以社会文化和英美文化为核心,中国文化并没有纳入到英语专业技能中。随着我国在世界地位的崛起,汉语已经在世界各个国家成为了热门课程,而高校英语却依然没有给予中国文化以重视,显然已经在政策和理论方面存在滞后,因此,高校英语要给予中国文化以高度重视,认识到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而提供服务,并不能以外来文化而取代中国文化,摒弃以往喧宾夺主的教学理念。同时,高校英语还要在吸纳以及借鉴英美优秀文化的同时,起到传播和丰富中国文化的作用,促使教学回归中国文化本位。
3.高校英语教学与中国英语
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在人类社会中起到文化传播、文化生成和交际沟通的重任。在两种文化形态的交流中,语言起到传播和交际的作用,通过语言融合,进而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丰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我国英语教学贯彻各个学级,教学规模堪称世界罕见,而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全面开展下,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也逐渐加大,需要通过英语向世界展示
中国风采、传播中国文化,英语将承担起融合和承载中国文化的重任,“中国英语”必将在世界交际中逐渐生成和不断完善。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虽然缺少英语交际的生活形态,但是却拥有集中统一的教育体制,学校教育我国人民获取英语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因此,想要解决中国文化失语这一问题,需要以高校英语教育为切入点,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有效的途径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能力。
参考文献:
[1] 毋婀幸.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J].陕西教育,2017,(08) :29+31.
[2]赵葵.探析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应对措施[J].考试与评价,2016,(02) :53.
[3]乔锟华.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及应对策略[J].语文学刊,2014,(04) :123.
[4]肖龙福,肖笛,李岚,宋伊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01)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