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金融科技的创新引领作用研究
2018-11-10谷文哲
谷文哲
[摘 要]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良好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是城镇化稳步推进的重要条件。本文在分析推进城镇化金融服务过程中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和物联网科技在金融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希望能够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合理布局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镇化;金融科技;金融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6.051
[中图分类号]F830;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6-0-03
1 研究背景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农业人口比重日益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焦,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与农村的差别不断缩小的一种历史过程。积极推进城镇化是我国新一届中央政府制定的重大国家战略,我国将持续“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平均为57.35%,但与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80%以上的城镇率相比,城镇化的空间还比较大,如图1所示。
近1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镇化极大促进了金融服务市场的繁荣。在逐渐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日益增长的潜在金融服务需求主要有3个方面:第一,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金融服务渠道应当多元化;第二,农业人员转化为城镇居民后,有自身的金融理财和消费信贷需求;第三,城镇化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具有经济活力的乡镇企业和小微企业,它们有融资需求。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金融可以为当地产业和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体系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化的成败。
2 城镇化过程中金融业面临的挑战
2010年以来,智能手机快速普及,以大數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技术迅猛发展,给传统的商业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不断向金融业渗透。随着城市金融服务的相对饱和,整个商业银行的发展逐渐进入低增长时期,面对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如果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能通过持续不断地推进金融创新,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形成面向城镇居民和企业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但是,在深化城镇化的过程中,金融服务客户群体呈现出众多新的特征,现有金融体系在提供支持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客观现实导致商业银行在提供面向城镇化的金融服务时面临着很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完整的战略部署
传统商业银行对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型金融服务需求认识不足,不易定位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因而较难制订出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金融发展战略。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如何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是眼前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2.2 地方小型金融机构少,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大量的新市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聚集在个人金融和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目前,城乡结合部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机构比较少,网点覆盖率较低,信贷产品种类单一,专门面向城镇化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缺口明显,且其经营管理水平与城镇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2.3 对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时,不确定性风险较大
由于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前景不明朗,赢利不确定,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中小微企业的借贷金融对风险管理团队有更多、更严的要求,既有征信体系完善性等行业问题,也有中间托管账户管理等监管问题,更有借款人风险评估和流程控制等内容管理问题,因此需要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风险保障措施。
3 互联网科技加速推进城镇普惠金融
针对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金融服务难题,新兴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互联网线上小额贷款可以更好地提供普惠金融的解决方案。同时,快速发展的物联网技术,将引领小企业的信贷风险监管技术进行不断革新升级。
3.1 提供线上综合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在深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电商得到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互联网金融所提供的金融融资模式,即不同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模式,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模式。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具备降低成本的专门技术,即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由于资金供需双方可以直接进行交易,减少了对金融中介机构的依赖。因此在实现相同资源配置效率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所有的存贷款、股票、债券等的发行、交易以及支付都直接在网上进行,从而使交易更加便捷、成本大大降低,能够充分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面向城镇的普惠金融服务如图2所示。
3.2 金融服务渠道创新,发挥智能设备在农村的重要作用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向城乡居民渗透,移动金融网络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底层机构。针对城乡结合区银行网点少的情况,可以大力发展移动支付,并将移动支付与银行卡、网上银行等电子支付方式进一步整合,提高支付的便捷性,真正做到随时、随地进行支付。这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移动支付手段,可以弥补传统金融服务渠道的不足,建立更加完善的网络金融服务网络,扩大服务范围。面向城镇的金融服务渠道如图3所示。
3.3 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智能数据运营
针对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居民金融服务需求特征发生改变的情况,利用新兴的移动社交网络和数据运营技术,可以较好地定位金融服务需求。通过优化建立农村电商平台、数据仓库、大数据服务分析平台和云服务平台等系统,采集和完善数据质量,提升面向城镇居民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数据挖掘能力,可以找到代表用户金融服务需求的有价值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为客户定制满足需求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使用大数据技术定位城镇居民金融服务需求如图4所示。
4 物联网技术助力城镇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升级
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都是主观信用体系,在现行信用体系下,银行从业人员基本是通过调研企业运营情况,特别是财务数据,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再给予贷款、投资等融资支持。如果金融从业人员对企业的真实情况了解不够、把握不到位,就容易出现风险。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镇中小微企业完善征信体系和创新信贷风险监控模式,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4.1 物联网帮助银行强化客户信用体系
通过在城镇中小微企业中部署物联网设备,可以帮助银行实时、客观地掌控企业的采购渠道、原料库存、生产过程、成品积压、销售情况和用戶的使用情况。这将为银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增加有力的信用判断武器,可实现按需贷款、按进度放款,并可帮助银行开展贷前调查、贷中管理、贷后预警,预防欺诈违约案件,降低动产抵押风险,减少呆账、坏账,提高风控水平,从而建立起新型的客观信用体系。基于物联网的客观信用体系如图5所示。
4.2 物联网助推金融监管智能化
物联网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真实数据进行感知、采集,使海量数据更广泛地实现互联互通,可以更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与真相,使智能水平与决策能力产生质的飞跃。因此,对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物联网对金融监管改革有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大数据金融的典型特征是将金融活动转化为智能数据处理活动,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风险评估、分析和预警能力。基于物联网实现金融监管如图6所示。
先进的物联网监控系统可以及时检测金融市场与企业的动态大数据,同时电子化渠道可以有效降低监管的搜索成本。多渠道地感知信息来源可以降低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难题,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可以构建智能监管监测系统。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对物联网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评估该企业的盈利和信用状况,然后再根据评估结果对该企业发放小额贷款的风险进行预评估,决定是否发放贷款。这样就会大大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有效降低了金融市场存在的信贷风险。
5 结 语
在城镇化的突飞猛进发展中,城镇地区百姓的消费支出增长空间和潜力巨大,大量中小微企业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有望成为推动未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金融客户群体呈现出了众多新特征,与之伴随的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将出现长期快速增长的趋势,面向满足城镇化过程中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产品业务将获得发展良机。针对新型城镇化的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个人投资渠道少、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正在崛起的互联网和物联网金融科技可以为当地产业和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并提供全方位的潜在解决方案。
在已经到来的城镇化建设大潮中,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市场已经出现机会窗口。传统的金融机构要根据未来城市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趋势加大对网络金融的提前布局,将互联网和物联网金融科技的方法论更加深入地融入城市金融的每一个环节,积极探索满足城镇化发展需要的金融创新,推出适合于城镇化发展的新兴金融服务模式,才能更好地提供城镇化普惠金融。
主要参考文献
[1]颜廷平.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城镇化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与当代,2011(1).
[2]闵婕.城镇化与区域金融发展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5).
[3]王才举,张鹏.微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与创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
[4]王雯,李滨,陈春秀.金融科技与风险监管协同发展研究[J].新金融,2018(2).
[5]鲁书玲.移动金融模式与创新:抢占互联网金融下一个风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6]祝力,华雯君.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探究[J].现代金融,2017(10).
[7]余丰慧.金融科技: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未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