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及培养路径

2018-11-10杨娜

新课程·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数学教学教学改革

摘 要:2014年,教育部下发了有关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提出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研究并制定了培育核心素养的标准,推动了人才培养的进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体现。不同学科的教学任务及内容均有所不同,核心素养的体现及学生需求必然有所不同,当前,数学核心素养有何价值,如何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讨论,需要深入研究,以切实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教学改革;数学能力

素养包括一个人先天的能力素质,或者经过后天的不断学习与磨炼形成的能力,对其进一步划分可涵盖知识面、操作技能、道德修养、思维方式等。分类标准的不同将得到不同的素养类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以学科类别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高中数学的核心理念,掌握数学逻辑思维,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与能力。

一、高中數学核心素养的价值

(一)体现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基本能力上的进一步升华,是在数学计算、数学推理、逻辑证明、数学统计等基础上的进一步突破,是更高层次的数学态度与数学思维方式,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的认知,是数学价值的充分体现。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知识能力、探究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等结合,共同构成整个数学素养。

(二)培养正确的数学观

数学观从哲学角度对什么是数学做出了回答,是人们对其概括性的认知,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抽象思考及数学理解能力做了充分的培养,同时在相关概念的理解、命题的认知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为学生形成合理数学观提供了前提。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据分析及运算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理清各项基本知识间的关系、运用数学语言验证解决问题、应用数学知识等有较大的帮助,促进学生形成有条理的、有根据的、正确的数学观。

(三)指导教学实践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但其作用绝不仅限于此,在教学实践中其同样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当前世界各国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大力培养优秀人才为其发展提供动力,对有关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度研制,以核心素养为引导,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指导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数学核心素养也推动了数学教学的实施,在其指引下,数学教学过程更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启发及数学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评价层面则愈发趋于合理。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创设良好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数学思维进行灵活的应用,使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从而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若要达成这些目标,良好的课堂氛围必不可少,通过科学地创设教学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相应情境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探索精神得到了激发,促进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自主解决。比如,在讲解“任意角”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前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将生活中常见的角度为学生充分呈现,并鼓励学生通过相互讨论与自主思考,列举出其生活中常见的角,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高中数学教学时,不要为了创设情境去创设情境,需要根据知识点的特性,例如指数函数、概率、几何知识等,可以选取贴近生活的例子去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发现那些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但是对于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点,例如“向量”的运用,教师则需要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去引导其进行迁移学习。

(二)创新学习方式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当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受到广泛欢迎,学生在获取知识时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方式必须同样具备多样性,教师需要对数学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及重难点进行精准的把握,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首先,可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别开生面的小游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使其在相对放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概率”这一知识模块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鉴商场中常见的抽奖活动,设置简单化的游戏吸引学生的参与,调动学生学习概率运算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其次,教师可充分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知过程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使数学知识逐步被学生接受与深入理解,加深学生印象。例如,“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方式之一,教师可根据数学知识的难易程度等具体情况,把讲述性强的知识点,如概念、定义、定理、定律、法则等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探索新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优秀品格;比较简单的概念性知识点,学生自主学习容易理解,学生可以获得成就感,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促进数学交流

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综合教材内容、生活实际与学生特点科学设计教学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自主探索,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将教学目标与数学态度相融合,在解决相关问题时注重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彻底激发学生潜能,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探索数学知识能力的形成及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同样需要学生善于总结相关数学知识,在相互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在整合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数学计算能力,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数学教学中达到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前,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将学生按照层次分为组内数学水平差异化明显的学习小组,在开授新课前布置难度中等的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组内成员可以互帮互助,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向水平较好的学生请教,组内进行学习讨论交流,互相讲解;课上各个小组可派代表将疑惑点提出,不同小组间在此进行互相学习,教师进行总结指导。

参考文献:

[1]石鸥,张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呼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J].课程·教材·教法,2016(9).

[2]朱立明.基于深化课程改革的数学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6(5).

[3]王小娟.聚焦核心素养,构建和乐课堂:浅析如何构建和谐快乐的数学课堂[J].亚太教育,2016(20).

作者简介:杨娜(1989.6—),女,汉族,山西朔州人,硕士,中教二级,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数学教学教学改革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