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管理创新路径探索

2018-11-09庄浩

科教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创新意识

庄浩

摘 要 当下社会管理创新活动在各个领域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公安管理创新活动也正紧锣密鼓的在全国各级公安部门开展起来。为了使公安管理创新活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在整个创新活动中创新路径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公安管理创新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在创新公安管理工作中,创新主体的培养,创新客体的开发,创新中介的打造以及创新环境的营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这些方面的建设和培养将是公安管理创新工作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 公安管理 创新意识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D6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7.072

Abstract Nowadays,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ctivities are in full swing in various fields, and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innovation activities are also being carried out intensively at all levels of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s across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make the cost of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innovation activities lower and more efficient, the choice of innovation path in the whole innovation activi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it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the innovative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work,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subjects,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objects,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ve intermediaries and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ve environments play a vital role. How to do well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training of these aspects will be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is the key to success or failure in work.

Keywords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innovation awareness; innovation path

公安管理創新的路径与其活动的结构紧密相关,深入分析公安管理创新工作的组成结构,就可以寻找到它创新的路径。公安管理创新的构成要素包括: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创新中介组成的内部要素和各方面创新环境构成的外部要素。因此公安管理创新工作的路径相应地包括四个方面:培养公安管理创新的主体;开发公安管理创新的客体资源;打造公安管理创新的中介系统;营造公安管理创新的外部环境。

1 培养公安管理创新的普遍主体

公安管理创新的主体,是指从事现实的公安管理创新工作活动的人。在培养公安管理创新普遍主体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强化。

(1)树立公安管理创新的意识。公安管理创新意识,可以说是公安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最高的存在和表现形态,也是公安管理创新的本质要求。公安管理创新是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完成的,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公安管理创新实践。因此,在推进公安管理创新进程,培养公安管理创新的普遍主体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使所有公安工作者都认识到公安管理创新工作的重大意义,普遍培养全员自觉的创新意识。

(2)提高公安管理创新的能力。公安管理创新能力是公安管理创新主体完成自身创新工作需要和创新任务的能力。公安管理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内涵非常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认识方法、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知识储备、行为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因此需要创新主体在心理素质方面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坚强的意志、自我调节的能力、勇敢和自信的品质,拥有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合作的精神。

(3)建立公安管理创新系统。公安管理创新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牵涉到公安系统内部各部门及系统外部,如:政府、金融、法律、文化等因素等各种变量。因而,处于对公安管理创新效率的考察,必须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出发。公安管理创新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需要以人与人的交往为中介,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是各层面主体的系统行为,公安管理创新工作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必然要求建立公安管理创新系统。

2 开发公安管理创新的客体资源

在公安管理创新中,主体和客体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创新活动是创新主体和创新实践客体辩证关系的展开。它们作为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具有相互关联的性质。因此在公安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创新工作的主体,而且需要开发与之相称的客体资源。

(1)开发公安管理创新实践的自然客体。自然客体是指人类从自然获得的物质资料,是主体物质生产实践的对象,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实在性的关系。自然客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进入人的物质生产实践范围,但是还没有经过主体加工的纯自然的客体;另一类是已经经过主体加工,但是为了主体进一步的需要,进行再加工的人工化的客体。自然客体是公安管理创新的依托。公安管理创新直接以一定的自然客体作为物质基础,同时自然客体也为公安管理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物质条件。从哲学角度看,创新对于自然客体条件的依赖,体现了创新的唯物主义性质。无论人类精神产生怎样的创造力,它都必须以自然客体为基础。

(2)开发公安管理创新实践的社会客体。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辩证的,它们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公安管理创新的客体是交往实践的客体,交往实践的特点是结构的两端都是人或由人构成的组织,他们彼此互为主体和客体,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可以互换。因此,在公安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提倡培养创新客体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制度。文明的制度,可以吸纳和整合更多的创新力量,塑造更加宽松和合理的创新组织结构,有效地规范和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在公安管理创新过程中人和人只有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怀着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社会客体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主体性,实现公安管理创新的目的。

(3)开发公安管理创新实践的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是精神生产实践的客体。公安管理创新的精神客体也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信息;另一类是主体加工过的信息,它是人们以往公安管理创新的研究成果,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成果又转变为信息,进入精神生产的再加工过程。后者体现了人类精神生产的相对独立性,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就是后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知识创新实践的过程。它的开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断丰富公安管理创新的精神客体资源。第二,建构公安管理创新精神客体的整体结构。第三,重视公安管理创新工作精神客体的传播。

3 打造公安管理创新的中介系统

在公安管理创新的内部结构中,创新主体和创新客体是最基本的因素。在公安管理创新这一矛盾体中,创新的中介是创新主体和创新客体的统一,它既是创新主体需要和本质力量的体现,又符创新合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公安管理创新的中介包括:公安管理创新生产工具、公安管理创新语言工具、公安管理创新思维工具,以及操作它们的方法。

(1)打造公安管理创新的生产工具中介系统。生产工具系统作为中介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物态性的融合,它既符合自然客体的规律,又契合主体的目的,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直接体现。生产工具系统是公安工作创造力的体现,是公安管理知识创新的精神产品现实化的重要途径,使精神力量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另一方面,生产工具系统是一种现实力量,它是公安管理创新的载体,它使得公安管理工作的创造力得到了客观的诠释,创造力得以保留。

(2)打造公安管理创新的语言工具中介系统。语言工具系统是人与人交往实践的中介。语言是公安管理创新的物质载体,语言的发展和规范可以把创新主体的新思想表达得更加准确。语言也是人与人交往实践的工具,在全球化的时代里,各种语言的学习和交流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安管理创新实践准备了条件。不同公安管理创新主体之间的交往和社会关系呈现了多样性的状态,不同的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决定了创新主体之间语言交流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因此,打造语言工具,也深藏了民主法制建设、公安制度创新的意思。语言承载了精神产品的创造性,携带了交往的社会力量,间接地成为公安管理创新的工具,成为一种现实力量。

(3)打造公安管理创新的思维工具中介系统。思维工具系统是精神生产实践的主体与精神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公安管理创新思维工具系统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公安管理的思维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二是公安管理的思维方式,即各种思维方法的总和,它是公安管理工作思维活动运行的规则和程序。思维工具对于公安管理创新的作用体现在:第一,打造公安管理创新思维工具系统用以支撑公安知识创新的独立空间;第二,打造公安管理创新思维工具系统为公安技术和制度创新提供知识源泉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三,打造公安管理创新思维工具系统是精神客体现代发展的要求;第四,打造公安管理创新思维工具系统是公安管理创新实践主体现代发展的要求。

4 营造公安管理创新的外部环境

公安管理创新是一个变动、开放的系统,它不仅需要培养、开发和打造内部结构要素,而且需要培养外部结构的要素。公安管理创新实践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的思想文化土壤、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

(1)改造社会思想文化土壤。社会思想文化土壤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和文化氛围,无论是公安管理创新主体、客体,还是中介因素都浸润其中。它是主体、客体和中介的社会规定性,即实践的内部结构和它的思想文化土壤具有同质性。社会思想文化土壤是比较绵长稳定的因素,但也是可以改变的因素。为了公安管理创新工作有效完成和推动公安工作的发展,我们应该打破不同文化之间的隔离状态,积极吸收各种文化的营养元素,为我所用,改造自身的思想文化土壤,使之尊重知识创新、尊重创新人员,充满更多积极的、创新的因子。

(2)建立民主法治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是公安管理创新的政治法律环境,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有利于创新实践。民主的政治制度为公安管理创新的主体提供规范创新环境,可以激发主体创新实践的欲望和灵感,培养主体的创新精神,便于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法治化的政治制度,可以克服人治的随意性,持续有效地保护创新主体的利益和创新成果的应用。民主法治的政治体制不但可以直接推进公安管理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思想文化的存在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与创新相契合的政治制度。

(3)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国家在政策上的倾向就代表了国家可控经济资源、制度资源、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流向。因此,资源投入是公安管理创新重要的环境因素,它为公安管理创新提供直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虽然它不直接介入公安管理创新实践活动本身,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安管理创新的成败。

5 结语

公安管理创新是复杂的工程,需要在相对复杂的系统环境中完成,选择恰当的创新路径可以使工作起到拨云见日的功效。在社会管理创新大潮中,公安工作培养自身的创新主体明确了创新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开发创新客体则指明了创新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打造合适的创新中介系统为创新工作提供了恰当的手段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外部环境为创新工作提供了健康的土壤。相信在公安管理创新工作主体明确、客体清晰、中介恰当、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创新工作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欧阳康.社会认识论——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的哲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53-178.

[2] 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0-103.

[3] 易杰雄.创新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20-73.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创新意识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