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概述

2018-11-09田晓凤

声屏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

田晓凤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发表过多次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新闻舆论思想,对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吸引了国内外相关学者进行相关解读研究。整理发现,针对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对其实践指导作用的研究两大部分。

关键词: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 理论研究 实践指导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①的形成与其个人经历不无关系,他丰富的个人成长与从政经验,以及同媒体和新闻宣传及舆论工作的密切联系,使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有许多深刻认识,成为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重要来源。有学者梳理了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探索、发展、成熟三个时期,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经历构成了他新闻舆论思想的实践基础,成为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重要来源,诠释了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形成过程。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内涵性研究。

一、从“新闻宣传”到“新闻舆论”。将“宣传”改为“舆论”,是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一大创新之处,预示着从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到交互、圈层传播,信息的流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方法的转变。把“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改成“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体现了党对舆论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长期以来,“正面宣传”都被理解为以报道好事、正面的事情为主,“舆论监督”被视为涉及坏事和负面的事情。童兵引用中西方学者的观点,分别阐述了舆论和宣传的科学内涵,论述了新闻舆论与新闻宣传的关系和两者的重要性。陈力丹指出“以正面宣传为主”应理解为“以正面宣传效果为主”,要报道真实且具有感染力的事实,不回避问题和丑恶现象,达到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的有机统一,使新闻舆论工作精准有力。

理顺“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关系,提高党的舆论引导能力,重要的是要树立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思想方法,防止简单化、片面性,要把理论工作和舆论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理论上的正本清源与舆论上的有效引导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这一观点,郑保卫指出党媒必须姓党,而姓党首先该做到“姓民”。“姓民”本身就包含在“姓党”之中,是其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的核心与精髓,就是要牢记人民至上,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这是由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当前面临的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以及我国新闻队伍的道德作风现状所决定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党报的性质、报刊与人民的关系的认识与实践活动,还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论证,都体现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内涵。学者们旁征博引,用事实说话,并且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存在的关于二者对立分裂的假说、“党群关系对立”“人民性高于党性”等认知偏差以及新闻报道背离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几种典型表现进行批判论证,总结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努力做到既“姓党”又“姓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的创新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做好当前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的思想指南与基本遵循。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坚持人民性的核心,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就是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三、互聯网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按照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着眼于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明确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形成了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顶层设计。这是他建立在对互联网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正是在上述原则、主张的指导下,当前我国网信事业深入践行协同治理理念,网络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网络空间整体上逐渐向清朗有序发展,出现了传统行政治理手段与时俱进,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凸显,网络舆论频现官民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群众路线,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科学利用互联网发展规律开展群众工作的最新成果。实现互联网时代的群众路线,就要深刻理解网络群众路线的内涵,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网信事业顶层设计,注重内容管理和阵地建设相结合,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相结合,认识网民群体的自组织功能,在思想和实践上依靠人民,用好互联网人才,从网络民意中汲取群众智慧,汇聚民意、产生共识从而增进共识、巩固共识,科学管理创造主旋律高昂的清朗网络空间。

对目前立法中存在的系统性不够、规章制度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以及对地方政府网络群众路线把握不到位的现状,学者指出互联网治理不能仅仅依靠行政管理,而应该以开放、对话的姿态,深化政府与互联网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机构以及公众的合作,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

四、新闻体系的建设。针对当前现实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传播体系。新闻传播体系的概念衍生出多种内涵和外延,在宏中微观层面都有学者进行相关研究。

陈力丹从手段创新、传播体系、管理等方面层层深入,指出现代传播体系对媒体公信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现代传播体系”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系统,需要观念的变革,尤其是“强化互联网思维”,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重视首发首播,借助商业网站的技术平台,扩大移动终端的覆盖面。

尹韵公说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及新型媒体集团,是进行传媒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媒改革又是我们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及新型媒体集团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业务层面有学者以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为例,指出他们在新媒体建设和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可喜的成绩,表明媒体融合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正在迎来新媒体时代蓬勃发展的机遇,也同样面临挑战。面对新的舆论环境,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顺势而为,以变应变,创新、创新、再创新,在创新中掌握主动权、主导权。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还是毛泽东、邓小平,都对新闻宣传舆论工作做出过经典的表述。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是在充分吸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和总结共产党人的经验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创新丰富而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性质、职责、使命、党性原则、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等议题,在经典作家一百多年来的许多论述中已有提及和论证。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对党新闻宣传和舆论思想的新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新发展。对于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创新性,学者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整理:提出“新闻舆论工作”新理念,指出意识形态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提出“5个事关”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性质地位作出新定位;归纳新闻舆论工作的方针原则,提出“4个牢牢坚持”的原则,为新闻舆论工作指明方向;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作出新的表述,提出“48字方针”,并用“4个者”定位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业身份及责任;提出“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重大判断;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事业发展提出了“建立现代传播体”的新要求,对互联网媒体和媒体融合等问题进行科学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今世界多元格局以及中国新闻舆论新环境,对过去的理论遗产作了全新的诠释,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新论证,这些论证具有“时代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合规律性”的鲜明特征。

关于对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实践指导作用的研究

一、新闻舆论工作的方向。新闻舆论工作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预见性,要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结合新闻传媒发展的形势,谋划新闻宣传工作,以便正确引导舆论,将“小使命”融入到“大使命”之中。

加强对舆情的监测研判,做好重大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引导预案,加强对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的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要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当然,对一般性争论和模糊认识,要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和科学性逻辑,靠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真理揭露谎言,让科学战胜谬误。

要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動性,把握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规律性,讲究“时度效”,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把新闻舆论工作纳入治国理政的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之中,同其他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创新舆论引导的方法和手段,善于表达,学会讲故事,提高舆论传播力、引导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

二、新闻舆论工作的技巧。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新闻媒体要发挥“十八般武艺”,传达自己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把握好“歌德”和“讲德”,“追俗”和“通俗”,“包装”和“化妆”的关系。

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要具有服务意识,坚持以人民为导向,深入生活,体验民情;要有问题意识,注重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选择能凝聚共识、提供发展动力、体现时代特色的故事。谢新洲以运城市盐湖区为例论述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技巧,该地充分利用德孝文化发源地的宝贵资源,抓住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提供了一条值得重视的现实路径;要掌握科学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要遵循新闻自身的规律,坚持真实、客观、全面的报道原则。郑保卫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应用的宣传艺术与传播技巧进行了归纳总结:注重细节,善讲故事;崇尚简洁,倡导新风;善用俗语,朴实无华;巧用典故,彰显厚重;区分对象,讲求效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形成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等。②这为我们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媒体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将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新媒体的重要作用。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参与性和去中心化等特征,彻底改变了信息生产、受众参与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传统媒体实现转型升级必须突破观念、技术、市场、管理等障碍,遵循规律、更新观念,技术与内容齐头并进,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全面融合。慎海雄以新华社为例,结合新华社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从新闻媒体如何用“以变应变”的使命和责任激发媒体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何分阶段抓重点地探索出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如何打造全媒体新闻队伍,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走稳走快走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并提出了对新闻媒体抢占媒体融合制高点的一些思考,指出“新闻+创意”是新华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常态,也将是主流媒体拓展新媒体空间的一种常态。

四、网络治理。舆论宣传工作首先要落实党管媒体原则,画好“同心圆”,使广大党政干部拥抱互联网,积极参与网络讨论,不回避问题、不遮掩矛盾,积极澄清谬误。要适应和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加大开放性,适应网络“圈层化”传播的特点,凝聚社会共识,尊重网民主体性,把提升有效性摆在突出位置,重视时度效问题,提高舆论引导实效,从内容、主体和渠道三个维度落实分众化、差异化和个体化传播。提升媒介素养,鼓励专家学者积极“入网”,参与公共事件讨论,参与网络舆论引导,用深入浅出的理论解说,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对利益至上的思潮导致新媒体发展规律、公信力等软实力受到忽视的现象,相关学者呼吁加强正确引导,加快政策支持和相关立法工作的展开,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使网络空间敞亮而清朗。

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我国早已加入世界交往体系,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虽然经济实力居于前列,但是话语权始终微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我们的宣传要立足于面向世界,胸怀大局,顺势而为,陈力丹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新”(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称为扭转我国对外宣传相对被动局面的关键。宣传是讲给别人听的,不能只顾自己的主观愿望单方面地讲述,而要审时度势地观察形势、民意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对比,要弘扬主旋律、正能量,从讲究传播艺术、深入实际、掌握主动权三方面入手提高宣传能力。③

通过上述整理可以看出,对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相关研究数量和类型多样,时下针对热点展开的论证,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没有形成一个宏观的研究架构。

研究题材的选择上,出现“两极化”的现象,一方面对某一问题扎堆化研究,研究成果同质化现象明显,缺乏独到新意。例如对“党性和人民性”这一问题的研究,研究者大部分从历史角度梳理概念的演变,用理论论证阐明科学性,并列举反例佐证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另一方面,由于研究处于初步阶段,一些问题、现象、概念等存在研究不足甚至空白的现象。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力的论述解读,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等,笔者在搜索时发现有价值的文献数量并不多,大部分只是“蜻蜓点水”,停留在口号层面,分析不痛不痒,缺乏严密透彻的逻辑论证,缺乏一定的实际意义。大部分研究专注于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等方面,对于其权益保障、法律保护等方面鲜有涉及。

当前受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影响,我国传统道德、传统文化面临挑战,如何传承、创新、发挥传统文化的力量,这方面的研究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而新闻舆论工作从传统文化角度进行发掘,汲取力量,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仅有谢新洲的《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等少数调研和研究成果。

当前关于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新闻传播领域,但新闻传播是个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研究与其他交叉领域的联动性不足。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关于基层工作如何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关系论证的研究很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理念,新闻舆论工作在这些领域能发挥哪些作用的研究也少之又少。关于媒介產业、行业法规等方面的研究也很少。

研究方法上,多是定性研究,理论论证,只有极少数专家学者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是精心打磨的结果,可以说每一句都有丰富的内涵。研究文章多采用宏大的叙事方式,进行理论上的解读,缺乏微观的细致解读和实际效果的考察论证。这样不免陷入窠臼,即使有的学者会加入案例辅助说明,但仍缺乏实际操作性。以上就导致研究的效果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对于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研究存在某种“上不来、下不去”的尴尬局面,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是一整套较成熟的、系统性的、科学性的理论体系,对我国新闻舆论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层层解读,用以实际指导我们进行各项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注释:

①2017年12月25日,新华社发文,《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一书出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思想的系列讲话回答了事关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闻舆论思想。故本文以“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一概念为落脚点展开相关探讨。

②郑保卫:《试论习近平的宣传艺术与传播技巧》,《新闻爱好者》,2015(12)。

③陈力丹:《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新闻记者》,2014(10)。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7·1”讲话丰富了“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8)。

2.陈力丹:《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一致——新华日报最早发表的相关文章》,《青年记者》,2016(7)上。

3.陈力丹:《党性和人民性的提出、争论和归结——习近平重新并提“党性”和“人民性”的思想溯源与现实意义》,《安徽大学学报》,2016(7)。

4.陈力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工作导向》,《中国记者》,2016(3)。

5.陈力丹:《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学习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广播》,2016(3)。

6.陈力丹:《“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学习习近平同志“2·19”讲话》,《新闻与写作》,2017(1)。

7.陈力丹:《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新闻记者》,2014(10)。

8.陈力丹:《遵循规律,建立现代传播体系》,《新闻与写作》,2014(9)。

9.郑保卫:《论习近平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的背景及意义》,《新闻爱好者》,2016(4)。

10.郑保卫:《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新闻法治》,2016(3)。

11.郑保卫:《论习近平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的理论创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4)。

12.郑保卫:《习近平新闻宣传舆论观的形成背景及理论创新》,《新闻爱好者》, 2016(4)。

13.郑保卫,叶 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形成、推进及意义》,《中国大学教学》,2016(12)。

14.郑保卫:《习近平新闻宣传舆论观的形成背景及理论创新》,《现代传播》,2016(4)。

15.郑保卫:《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思想的丰富内涵》,《前线》,2017(8)。

16.谢新洲:《协同治理助推网络空间清朗》,《智库时代》,2017(4)。

17.谢新洲:《 深刻理解网络群众路线的内涵》,《青年记者》,2016(6)。

18.尹韵公:《全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新闻与写作》,2014(9)。

19.尹韵公:《担负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红旗文稿》,2016(5)。

20.尹韵公:《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新突破新拓展》,《紫光阁》,2017(3)。

21.尹韵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闻舆论工作实践》,《新闻与写作》,2017(11)。

22.尹韵公:《关于“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理论梳理》,《安徽大学学报》,2014(11)。

23.尹韵公:《全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新闻与写作》,2014(9)。

24.慎海雄:《媒体融合需要重塑新闻生产传播流程》,《新闻战线》。

25.慎海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党建》,2017(4)。

26.慎海雄:《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抢占媒体融合制高点——新华社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新闻与写作》,2014(11)。

27.慎海雄:《“新闻+创意”构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新常态”》,《中国记者》,2014(11)。

28.唐绪军:《吹响网信事业大发展的进军号》,《当代传播》,2016(3)。

29.胡 萍,童 兵:《浅析习近平总书记 “2·19” 讲话的传承性——基于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

30.童 兵:《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和引导力的几点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的体会》,《新闻与写作》,2016(5)。

31.童 兵:《从范畴认知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对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网络传播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讲话提出的十对范畴的思考》,《新闻大学》,2016(5)。

32.童 兵:《 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受众”》,《新闻与写作》,2016(10)。

33.童 兵:《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新闻爱好者》,2016(4)。

34.张涛甫:《重新出发:新传播生态下中国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编辑学刊》,2017(2)。

35.雷跃捷:《把握舆论工作规律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新闻传播》,2017(3)。

36.雷跃捷:《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四个基本特征》,《现代传播》,2017(10)。

37.雷跃捷:《提高预见性 加强主动性 把握规律性——学习习近平同志“8·19”讲话精神的体会》,《新闻与写作》,2014(1)。

38.雷跃捷:《新舆论格局下要加强对舆论引导工作时度效的研究》,《青年记者》,2017(2)下。

39.蒋亚平:《深化新闻供给侧改革 创新繁荣新闻产品供给——学习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和网信工作讲话有感》,《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3)。

40.唐征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需过三道关》,《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0)。

41.黄楚新,王 丹,任芳言:《试论习近平的新媒体观》,《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3)。

42.杨希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的人才支撑》,《思想理论教育导》,2017(4)。

43.王 莹:《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广东社会科学》,2017(5)。

44.翟惠生:《媒介融合与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编辑》,2015(2)。

45.唐绪军:《由“宣传”到“舆论”意味着什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4/29。

46.唐绪军:《讲好有血有肉的中国好故事》,《光明日报》,2015/02/08。

47.陈力丹:《新形势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宁波日报》,2016/03/03。

48.谢新洲:《发挥新媒体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作用》,《人民日报》,2016/08/29。

49.谢新洲:《打造普惠共享的国际网络空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构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重要论述》,《人民日报》,2016/03/17。

50.谢新洲:《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南方日报》,2016/04/29。

51.张涛甫:《全面指导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汇报》,2016/03/26。

52.张涛甫:《创新新闻传播理论 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文汇报》,2017/09/11。

53.赵许江:《“互联网+”时代下的媒体融合发展研究》,http://www.sohu.com/a/15586

6036_433274。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
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
近年来群众路线理论研究述评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民商法中信托制度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城市营销中体育赛事选择的理论研究
小学生性教育现状分析研究
会计理论研究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