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载着梦想的国道347线

2018-11-09

中国公路 2018年20期
关键词:枞阳县铜陵市铜陵

2018年10月1日,被誉为“最美连心路”的国道347线项目试通车,这是铜陵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在枞阳县启动实施的第一个重大交通工程项目,是铜陵建市以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国省干线工程,是安徽省“十三五”时期已建成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承载着全市人民的希望与梦想。圆满完成国道347线项目建设任务,是铜陵交通人交给全市人民的一份满意答卷,是城市名片的新亮点,也是在服务交通强国建设中谱写铜陵篇章的生动实践。

国道347线普济圩至枞阳段建扩建项目,是铜陵建市以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国省干线工程。

国道347线普济圩至枞阳段建扩建项目一标段路基管桩帽施工现场

国道347线起于江苏省南京市,终于青海省德令哈市,是一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

高标定位 实现枞阳县“零”的突破

铜陵市位居皖江中游,处于长三角经济圈与南京经济圈、武汉经济圈的交汇区。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交通先导发展战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投入、高强度推进,交通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凸显,铜陵市公、铁、水有序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全面融入全国快捷交通网,成为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2016年1月,铜陵区划调整,原来隶属于安庆市的枞阳县整体划入铜陵市。枞阳县是交通运输部《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2016-2020)》重点帮扶的“老少边县”。该县有98万人口,258个行政村(社区),其中贫困村65个。长期以来,该县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没有一级公路,不通铁路,国省干线公路路网密度仅为每百平方公里11.9公里。区划调整后,铜陵市与枞阳县拥有长江岸线131.3公里,迈进了拥江发展新时代。“交通一通,一通百通;交通不通,万事落空”。拥江发展如何破题?交通先行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市委市政府要求立足新市域,抓紧谋划实施“一江两岸通道工程”“江北路网构建工程”,快补交通短板,解决全市交通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拥江发展当好先行,建设国道347线项目成为首选。

为了把国道347线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铜陵市交通运输局借鉴高速公路管理模式。

交通运输部公路督查组一行在国道347线路面二标施工现场督查时,与施工管理人员交流。

建设国道347线项目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道347线起于江苏省南京市,终于青海省德令哈市,跨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青海6个省市,是一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国道347线普济圩至枞阳段改扩建项目全长61.8公里,横跨枞阳县城、1个经济开发区、5个乡镇和普济圩农场,直接惠及人口达30多万。打通这条大动脉,实现枞阳县一级公路“零”的突破,是铜陵市主动呼应、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以及合铜工业走廊发展战略,实施拥江发展的重点支撑项目。

建设国道347线项目是完善铜陵市骨干路网的需要。国道347线横亘枞阳大地,西引东联,联通了2条高速公路、两座长江大桥和多条国省干线公路,既可提升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的服务水平,也能为江北交通加速成网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国道347线项目是呼应全市民众意愿的需要。枞阳县交通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东西向通道不足。国道347线项目是沿线广大人民期盼已久的民生路、造福路,是“一江两岸”新铜陵的连心路、景观路,是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致富路、小康路。

精细管理 把好三道关

国道347线项目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各方期望值、关注度高,社会影响面广。如何又好又快建设一项精品工程,是摆在铜陵交通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在项目办的组建上,铜陵市交通运输局抽调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组成团队。项目伊始,先行把脉问诊,分析了国道347线项目的“六大难点”,为随之而来的管理提供了依据。

为了把国道347线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铜陵市交通运输局借鉴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结合该项目特点与难点,制定了工程管理、计量支付等一系列制度,全面实行标准化建设,努力以一流的管理建设一流的项目,同时把好三道关。

把好招标关。首先,合理划分标段。根据项目特点和工期要求,将该工程细化为路基(6个标段)、路面(3个标段)、绿化(3个标段)、交通工程(3个标段)等分项招标,虽然加大了业主的协调工作量和难度,但通过合理的工程量分配和专业细分,起到了强化工程质量,促进施工进度的目的。其次,合理设置评分标准。为招优招强,与项目规模和复杂性相匹配,在施工招标方面,采用技术评分最低价法;在监理、检测招标方面,采用综合评标法,即在不排斥符合资质要求的潜在投标人的前提下,注重对投标人的技术、信誉及业绩等能力的择优选择,打造国道347线项目建设的硬实力。最后,合理确定合同专用条款。为实现精细化管理,在招标文件的合同专用条款中,明确了质量、安全、进度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控制目标、控制内容和控制程序,同时规定了详细的违约处罚条款,为建设过程中的工程管理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

国道347线项目的“六大难点”

·软基路段长,全线约40公里为软基路段,占总里程的64.7%。

·施工通道少,全线60公里中有50公里为新建路段,占总里程的80.9%。

·土源调配远,项目土石方工程量大,取土难,平均运距达20公里以上。

·桥涵数量多,全线涵洞260个,大小桥梁24座,其中大座5座。

·PHC管桩数量大,达到240多万米。

·爆破施工难,石方开挖工作量大,部分山体紧邻居民区和公路。

铜陵市市委书记李猛(左一)在白荡湖大桥施工现场调研

安徽省铜陵市市长胡启生在国道347线项目调研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施平在国道347线项目调研

把好质量关。建立企业自检、社会监理、第三方抽检、政府监督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安全和生态环保措施,严格考核奖惩,严守规章制度,筑牢廉洁底线。PHC管桩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是该项目重中之重,实行准入制,要求厂家企业资质不低于混凝土预制构件专业二级;PHC管桩出厂前进行外观、尺寸偏差、抗弯性能和混凝土强度检验;施工现场沉桩质量控制,细化桩机就位、插桩、接桩、终桩、截桩及成桩检测环节管理,不留缺陷。

把好绿色施工关。国道347线项目设计遵循“零弃方、少借方”的原则,长约40公里软基段采取低填路堤设计,大面积采用PHC管桩处理,不仅减少了土地占用面积,而且大量减少了土石方填筑数量。国道347线项目被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列为首批“品质工程”全省示范项目,铜陵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猛专门就铜陵市交通运输局推进国道347线“绿色公路”的做法作出批示,并指示要求推广。

合力保障 创造“国道347线速度”

铜陵又称中国古铜都,“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铜都精神一直引领着全市人民奋进的步伐。在国道347线的建设上,铜都精神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国道347线的建设,凝聚了铜陵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的心血和汗水。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国道347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20多个成员单位形成共识,合力推动,沿线人民发扬“牺牲小家保建设”的奉献精神,铜陵仅用了2年多时间,就高质量建成一条60多公里的一级公路。这种同心协力、实干奋斗、廉洁高效的项目推进速度,被赞誉为“国道347线速度”,体现在“三个快”。

项目启动快——自2016年1月,铜陵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国道347线项目后,铜陵市立即组织专门力量迅速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当年6月底完成施工招标、7月底完成用地审批、9月1日全线开工。

征迁快——征迁启动不到4个月时间,全线土地、房屋基本征迁完毕。项目前期工作创造出了多个“第一”,保证了路基整体施工。

建设快——铜陵市交通运输局对标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模式,严格规范管理,全面实行标准化建设,用一流的管理建设一流的项目,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实现全线60多公里的路基贯通,2018年国庆节前建成通车。

为加快国道347线项目推进,构建起了市级调度、行业调度、属地政府调度的分层次综合调度体系。项目开工伊始,李猛便前往现场进行调研,要求加强管理调度,强化沟通协调,合力推进项目建设。铜陵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启生多次到国道347线项目施工现场调研,要求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克服一切困难,加快推进施工进度。铜陵市市委常委、枞阳县委书记刘亚东主动做好地方协调服务工作。铜陵市副市长黄学龙经常深入一线现场排解难题。2016年、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观摩务虚会连续2年将国道347线项目作为观摩点,给予项目建设巨大的鼓舞。

铜陵市市委常委、枞阳县委书记刘亚东(中)与市交通和公路部门负责同志交谈了解工程进展情况。

铜陵市副市长黄学龙在国道347线项目路面二标调研

“牺牲小我,全力支持,保证国道347线项目快速推进!”这是枞阳县、郊区、普济圩农场人民群众的共同担当。枞阳镇五一村竹墩组不到3天时间,19户全部签订了房屋征迁协议。汤沟镇先进村村民刘四七家一栋刚入住、被当地百姓称之为“豪宅”的三层楼房,夫妻俩也含泪拆除让路,还有他的弟弟刘四九也主动将200多平方米的楼房拆除……正是拥有了沿线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国道347线项目才能蹄疾步稳快速推进。

完美落子 承载梦想的大道坦途

“一路通,全网活”。国道347线项目缩短了市与县、东与西之间的时空距离,实现了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内优化配置,它的建成是枞阳县交通提速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国道347线项目是一条最美连心路。区划调整后,枞阳的发展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作为区划调整后在枞阳县实施的第一个重大项目,建设国道347线项目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枞阳发展的巨大支持,对枞阳人民的深情厚爱,得到了沿线人民群众的慷慨支持。国道347线还是一条“高颜值”的公路,它经过的是空气良好的乡野,沿途览尽青山秀水、良田美池。

国道347线是一条互联互通路。国道347线东与京台高速公路和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互联,西与在建的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和合枞高速公路互通,并与省道320线、省道227线、省道228线等现有干线相交,其建成通车对于全市公路路网的联网、扩容、加密、升级,以及强化铁路、公路、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联动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亮点突出。”

——2018年8月29日,国道347 作为安徽省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唯一代表接受交通运输部督查,督查组给予充分肯定。

国道347线项目是一条民生福祉路。宽阔的国道347线项目西起枞阳县城,东到普济圩农场,连接城市与农村,对于全市实施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意义重大。在这条路上,沿线人民群众无论是上班上学,安排生产运输,自驾出游,还是缓步都会感觉无比顺畅,内心有言之不尽的喜悦。“要想富,先修路”,国道347线项目的打通也让沿线乡镇、企业等在发展上有了新机遇、新格局、新愿景。

“畅了交通、美了家园、优了环境、富了百姓”, 国道347线项目必将为铜陵一江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基础,必将成为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铜陵建设历程中的一座丰碑!

宽阔的国道347线项目西起枞阳县城,东到普济圩农场,连接城市与农村,对于铜陵市实施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枞阳县铜陵市铜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铁对铜陵市经济发展影响与对策分析
铜陵市商业地产市场研究
枞阳县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枞阳县粮食规模经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