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一例

2018-11-09田佰柱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机化右肺性肺炎

田佰柱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于2017年11月体检,胸透示右肺中野斑块状高密度影,询问病史,既往体健,偶有阵发性咳嗽、咳痰,为少量白色黏痰,且不易咳出,无痰中带血,无发热、盗汗、胸闷、憋喘。建议CT进一步检查。CT平扫示右肺中叶内可见混杂密度影,病灶大小约为3.0 cm×2.5 cm×2.6 cm,相应支气管显示不清,部分边界较清,远端边缘模糊,水平裂略向病变移位,其余肺野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肺门结构清晰,气管及支气管通畅,纵隔无移位,气管分叉前间隙可见肿大的淋巴结,短径约为1.0 cm。CT结论:①右肺中叶病变,建议结合临床及增强扫描。②纵隔淋巴结增大(图1)。CT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增强扫描结论:①右肺中叶病变,肿瘤可能性大,感染性病变不除外,建议结合临床抗炎治疗后复查或穿刺活检。②纵隔淋巴结增大(图2~3)。彩超探查腹膜后、腹腔、双腋窝、双侧腹股沟、双侧颈部及双侧锁骨上未见异常增大淋巴结回声。全身骨显像未见明确肿瘤骨骼转移征象。颅脑MRI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建议结合临床、定期复查。以肺占位收治入院。一般抗炎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随转入胸外科,在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右肺中叶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右中叶”肺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并阻塞性细支气管肺炎。肺支气管壁周围及肺泡内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聚集,部分细支气管内黏液淤积,上皮细胞及平滑肌增生,部分肺泡萎陷,部分肺泡腔内见肉芽组织栓形成。局部区域血管呈瘤样增生,未见血管坏死。肺切缘及支气管切缘均未见特殊病理改变。送检淋巴结1枚、送检“隆突下”淋巴结6枚、“上纵隔”淋巴结4枚均呈反应性增生。肺占位性质明确为肺炎(图4)。

图1 CT平扫

图2 CT增强

图3 增强纵隔窗

图4 病理

2 讨论

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可能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内报道较少见,临床误诊率较高。临床表现可有发热、咳嗽、咳痰,体质量下降。典型的X线表现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表现不呈肺叶或段分布的渗出阴影,主要分布在两肺外侧和上中肺野,亦称为“肺水肿反转征”,即在正常的肺门区外出现广泛的实变影。CT表现为近胸膜分布的致密均匀的实变影,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1]179-180。肺活检可见肺泡及间质嗜酸性细胞、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实变,可见间质纤维化、机化性肺炎或嗜酸性脓肿[2]。部分患者血沉加快,多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提示本病的诊断。

本例患者诊断困难,X线表现不典型,CT显示混杂密度影,血常规检查不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而易误诊为一般炎症、肺癌、肺结核等疾病。肺部阴影用炎症、结核及肿瘤不能解释时,即常说的“四不像阴影”[1]179-180,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活检病理检查是最可靠的方法。

3 鉴别诊断

3.1 机化性肺炎 机化性肺炎病变区呈片状致密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界清。炎症后肿块,又叫炎性假瘤,是肺的慢性炎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为肺内单发的肿块阴影,形态多样,可有跨叶表现[3]。患者无症状或有低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既往曾有急性肺部炎症史以鉴别。

3.2 肺癌 肺癌患者多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临床表现,好发于吸烟及年龄较大患者,行气管镜及相关检验检查以鉴别。

3.3 肺结核 肺结核患者常年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体质量减轻等结核中毒症状,常见于肺尖部、锁骨下区,密度不均匀,吸收消散较慢,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痰中可找到结核杆菌。一般抗菌治疗无效等以资鉴别。

猜你喜欢

机化右肺性肺炎
两种手术入路对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可行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基于“脾胃内伤”辨治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平江农田宜机化改造出实效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农田宜机化改造专家工作室专家深入酉阳县车田乡开展宜机化技术扶贫
重庆市农机总站召开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培训暨工作推进座谈会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