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脐单孔成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8-11-08王维帅
王维帅
(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普外科,江苏 邳州 221300)
0 引言
腹股沟疝俗称“疝气”,其主要是指腹腔内的脏器经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其主要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两种类型,临床多见斜疝,但最近几年以来直疝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若是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会导致病患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分析探讨在腹股沟疝的治疗中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成人三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设为三孔组,另一组病患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设为经脐单孔组,每组各10例,对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人家属均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三孔组
给予本组病患三孔法成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设为三孔组,依据常规手术流程展开手术。
1.2.2 经脐单孔组
给予本组病患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前一天使用蘸有75%乙醇的消毒棉签清洁病患的脐孔部位,同时术前常规禁食禁饮,排空小便;给予病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协助病患取仰卧体位,稍抬高臀部[2],于病患脐部侧缘做长约25 mm弧形切口,依层切开进腹,置入三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穿刺器械装置(也可使用切口保护套及手套自制装置),建立CO2气腹,同时维持气腹压力为12~14 mmHg,置入30°腹腔镜及操作器械,找到患侧内环口并观察其对侧是否存在隐匿性疝[3];于疝环缺损上缘约2.0 cm处切开腹膜,注意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分离Retzius间隙和Bogros间隙,游离疝囊,再将输精管、精索血管完全游离,使精索成分去腹膜化,注意保护好精索血管和输精管避免损伤,查无出血后,于腹膜前间隙置入10 cm×15 cm补片,展平后,缝合固定补片,腹膜予以连续缝合。最后取出缝针,检查无异常后,解除气腹,结束手术[5]。
1.3 观察指标
对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疼痛程度以及切口满意度进行比较,并对病患做定期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对病患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提示病患的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病患的手术效果
两组病患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病患的手术效果[±s, n(%)]
2.2 对比两组病患的疼痛评分及切口满意度
经脐单孔组病患的疼痛程度以及切口满意度明显优于三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病患的疼痛评分及切口满意度[±s, n(%)]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一旦不能回纳形成嵌顿会导致病患出现肠梗阻,也可能会导致病患出现肠穿孔、肠坏死,甚至是导致死亡[6],所以需要给予病患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对于腹股沟疝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其中保守治疗无法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甚至还可能加重病患的病情,因此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腹股沟疝[7]。
传统手术方式虽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容易对病患的正常结构造成破坏,对于年龄较小的病患可能会影响其以后的生育能力,同时传统手术还具有术后疼痛剧烈、手术创伤较大以及并发症多等不足之处[8];目前随着腹腔镜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腹腔镜手术主要有:经腹腔的腹膜前修补(TAPP)、完全经腹膜外的路径的修补(TEP)、腹腔内的补片修补(IPOM)、单纯疝环缝合法等,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可及时发现隐匿性疝,避免病患进行二次手术,减轻病患的痛苦[9];同时其还具有术中出血量小、手术时间少、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而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三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其手术后留下的瘢痕会被脐孔的皱襞掩盖,有着更好的美观度,病患的接受程度高,并且疼痛较轻[10],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患的手术效果相当,而经脐单孔组病患的疼痛程度以及切口满意度明显优于三孔组。
综上所述,在腹股沟疝的治疗中采用经脐单孔成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可获得与三孔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相当的手术效果,且病患的疼痛程度较轻,切口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