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掌握学习理论看初中数学学困生问题
2018-11-07雒冬红
摘 要:根据新课改基础支撑理论之一的掌握学习理论,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而该理论同时也认为只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关键词:掌握学习理论;初中数学;学困生
一、学困生的概念
学困生又叫做落后生,一般是指那些在一个班级或者年级内部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较差,不能或者不想自主思考的同学,一般的具体表征则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行为上相对懒惰等,从成绩的角度看,就是所谓的差生,当然,自人本主義思潮随着新课改进入基础教育阶段以后,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对学生的歧视,我们尽量避免使用该词。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学困生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了,在一个班级内部,有优等生,自然就有学困生,比较才能出结果,且根据学科不同、学科内部章节不同,对应的优等生人选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即从横向看,不一定所有学科的优等生的都是同一人或者同几人。同时,我们的优等生的判断标准主要是考试成绩,因此学困生的评价标准也主要是以为成绩为准,而成绩的高低好坏并不能成为评价一个人综合能力高低、道德品质好坏等的标准,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以平常心对待学困生,明白之所以“困”,是因为“学”,而非以成绩好坏,一棒子否定学生的一切。
二、掌握学习理论看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根据新课改基础支撑理论之一的掌握学习理论,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而该理论同时也认为只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布卢姆甚至也相信,“只要学习所需的各种学习条件具备,任何学生都可以掌握教学过程中要求他们掌握的课程内容”,因此该理论将学生能否掌握知识从5个维度加以分析:学习时间、学习毅力、教学质量、理解教学的能力、能力倾向。
(一)学习时间与学困生
它是指“教师对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所明确规定的时限”。该理论认为,学生想要达到掌握的结果和状态,其关键点在于教师安排的或者限定的学习时间量是否足够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而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学情,不能搞平均主义。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的做法往往是这样的:开始初拟定教学进度表,然后将每一个章节的学习时间都平均分配,进而保证教学进度的平衡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于学生而言,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的难易度是不同的,有些知识点仅通过上课时间就能掌握,但是有些就需要学生通过增加或者扩展学习时间方能掌握。因此,教师对于学习时间的安排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础应该是学生的学情,而不是教师的“想当然”。
(二)学习毅力与学困生
布鲁姆认为学习毅力指的就是学生愿意花费在学习上的精力。它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都有关。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被奖励、表扬,那么他就会产生持续的成就感,对于该学科也是充满了兴趣,也愿意花时间、精力来学习。反之,如果一直被批评,甚至被惩罚,不断遭受挫折,学生就会对该学科充满排斥和无助感,自然是敬而远之。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要考虑通过自己的努力,如课堂表达、言简意赅、提高教学效率、课堂环境的快乐化等途径等方式来降低学生感知中的教学难度,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花较少的精力来实现学习的完成,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极具坚韧不拔的毅力,况且学习本身就是持久战,无论是谁,都无法保障长期的亢奋状态或者极强的毅力。
(三)教学质量与学困生
布鲁姆所谓的教学的质量指教学各要素的呈现、解释和排列程序与学生实际状况相适合的程度。简单来说就是学生能否准确、高效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公立学校的初中都是大班制,尽管国家规定每班人数最高限额为45人,但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45人成为底线。面对至少45个学生的班级,教师根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加上每个学生的受知识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等不同,因此想要保障教学质量难度相对较大。近些年提出的小组交流、个别对待、有效解释教科书、快乐学习、游戏学习等都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提出的一些补充性措施,至于效果如何就要看教师的执行深度、广度和能力了。
(四)理解教学的能力与学困生
理解教学能力主要指学生理解某一学习任务的性质和他在学习该任务中所应遵循的程序的能力。理解教学的能力主要决定于学生的言语能力。我国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培养考试型学生,而非表达型学生。而表达又往往是促进理解的一种极好的路径,作为学习者,其认知结构的修正、补充或者更改几乎都是通过表达来实现的,且表达的前提是逻辑思维及思路清晰。它也是沟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重要途径,没有它就很有可能会产生认知障碍。
(五)能力倾向与学困生
能力倾向指的是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材料所需要的时间量。掌握学习理论认为,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消化时间,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布鲁姆认为,学生的能力倾向是很容易改变的,学习环境越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倾向就越强。鉴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家庭、班级甚至社会的学习氛围,都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倾向的,最理想的状态是整个社会都是学习型的,这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三、对于掌握学习理论的反思
对于任何理论的借鉴都不能走极端。列宁曾经说过,“真理往前一步就是谬论”,这句话就在强调真理的界限,或者说真理的使用范围是有限的。掌握学习理论至只是提出了“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的观点,但是延伸到具体的基层教育领域,经常会有校长、教师甚至家长不追溯理论始末,开始断章取义,说什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会学的学生”之类的言辞,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十指有长短,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别,我们培养和教育教学的目的不是实现流水线式的整齐划一,而是为了让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获得最大发展,这点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理应把握的教育底线。
参考文献:
[1]李燕,尹哲.浅析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06期.
[2]韩霜.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08期.
[3]杨娴,赵精松.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考试周刊, 2012年82期.
[4]白惠彤.中学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分析.中国高新区, 2018年04期.
作者简介:雒冬红,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