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探析

2018-11-07史敬文

报刊荟萃(上)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时代实践

摘 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曾被恩格斯称之为“作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包含着天才萌芽的众多思想中,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思想,在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中的基础上,对人与环境和教育的思想进行了科学的阐述,不仅在理论上为人们正确认识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我们今天树立科学教育观、建设美丽中国、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人与环境;人与教育;实践;新时代

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旧唯物主义机械的提出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把人看作是一种被动的接受。”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提出了环境的改造和人的自我改造的一致性,人与环境所体现的具有辩证意义的统一,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实现。马克思对人与环境和教育关系的科学阐述对我们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教育之间的矛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提纲》马克思对人与环境和教育关系的表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的第三条对人与环境和教育关系做出表述,即“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旧唯物主义机械的认识其中的关系,马克思在对以前旧的唯物主义关于人与环境关系批判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践,提出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造”是统一实践过程。

马克思认为,在人和環境相统一的实践活动中,人是主体,环境是客体,实践是连接主客体的中介。在这里,相统一的在实践活动中,即环境的改变与人的自我改造同一的过程。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人作为主体对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又认识到改变环境的同时,环境可以给人以影响,制约人的活动。”人们在实践中受教育后,又反过来更好地改造环境,所以,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造”都是统一的实践过程。

二、从《提纲》看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

(一)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的基础

《提纲》的中心思想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他以实践为主线,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认识论和社会生活,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获得了新质要素的特征。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指明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上基础作用。

在《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在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中得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放到人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中,就是环境和教育影响人,人能动的改造环境和教育,是实践活动的两个辩证方面,在实践中实现统一。

(二)在社会历史中去研究人与环境及教育的关系

在《提纲》的第六条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特定时代下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定了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完全是在于它能从事最基本生产劳动活动,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必然结合成一定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就在于它的社会性,所以不能离开社会历史去探讨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

正如马克思在《提纲》最后一条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不仅揭示了人与环境及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而且将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去考察,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也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把握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南,我们正确的认识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科学教育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理论的当代视域

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理论展现了其唯物主义立场,辩证的方法以及其前瞻性的眼光,这不仅在理论上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对我们今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理论价值

1.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辩证的看到了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从实践的角度看到了人与环境和教育的统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否认实践作用的错误思想,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推动我们确立正确的实践观。马克思把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南,这不仅是对人与环境和教育关系的理解,也是《提纲》中所蕴含的精髓所在。

2.为人们认识正确认识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批判了环境决定论、英雄史观错误的论断,指出了人自身具备的主观能动性,人不仅受环境的影响,而且能够通过实践能动的该着环境,在它们的关系中,人与环境是相互创造的,我们不能单从一方面去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还指出,教育是被人的社会实践决定的,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知识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教育传授给受教育者的是间接经验,而间接经验也是前人实践的直接经验总结出来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过程,人们的知识和才能归根结底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对人和环境、教育的理解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出发,当做实践去理解,为我们当代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奠定了基础。

(二)实践价值

1.为我们正确协调和处理人与环境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在批判“环境决定论”时,并没有否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是把人看做能动的主体,人通过实践改造环境同时也在改造人自身,环境也会作用于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统一。十九大指出:“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这句话就反映了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论断。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追求GDP产值、追求现代化发展速度等等,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重视。近年来,雾霾、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发给我们敲响警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实现资源节约和能源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环境保護已形成三大政策八项规定,在刚过去不久的十九大中我们对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提出了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2050年达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布局中加入美丽,也体现了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身,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正确的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2.在教育工作开展中,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人和教育的关系问题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由教育的特殊功能决定的。教育分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而这里着重说到是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通过教育者培养人,而受教育者也是受教育的。2014年9月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楼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主题展”时,总书记对随行人员说,“古人说‘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应该是‘传道,只有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一位好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我们听说过学生因老师体罚侮辱而自杀的事例,也见识过学生以老师为榜样考取名牌大学的事例。十九大提出我们要优先发展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发展教育的各项措施中也提到了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因此,重视教育不得不提的就是教育者的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提升。

受教育者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环境和教育不可能创造出同样的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校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自我辨别能力。另一方面,还应根据每位同学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因材施教,应多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是一味灌输知识,使他们通过实践去自己获得知识。我们应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人的进步来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关系的论断在理论上正确的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不仅为我们把握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当代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的关系给予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比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根源与时代特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方向引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57.

[2]刘丽琴.论《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J].甘肃农业,2006(11):275.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40.

[4]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10.

[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21.

作者简介:史敬文(1995—),女,汉族,山东滕州人,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注: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8MY002。

猜你喜欢

新时代实践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