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述评
2018-11-07马晓莉
摘 要:近三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颇丰,覆盖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文章以高等教育领域里具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高校教育管理》为文本来源,对2015-2017年高等教育研究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梳理:高等教育基本原理、地方院校转型、高等教育治理研究、 “双一流”建设、“互联网+教育”、双创教育、高校智库建设、大学综合改革等,对这些研究成果中的争议问题、创新观点以及研究前景进行了评述,并对这些研究成果的特征作了总结。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高校教育管理》;述评
就高等教育研究来说,2015-2017这三年是不平凡的三年,2015年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发5周年;2016年,受学科评估的影响,部分高校对高等教育学科建制进行了调整,这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2017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正式印发标志着“双一流大学”建设正式提上日程,同时“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提出,预示着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教育也将出现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也预示着新一轮开放办学、合作办学高潮的到来。文章以高等教育领域里具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高校教育管理》为文本来源,选取发表在《高校教育管理》杂志上2015——2017年的文章共计333篇,其中包含研究综述12篇,作者以这321篇文章为研究样本,对高等教育研究这三年来的主要议题、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努力呈现出近三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风貌。
1 高等教育研究发展概况
《高校教育管理》杂志是由江苏大学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协会的全国性高等教育管理专业期刊。自2007年创刊以来,该刊发表了一系列优秀的学术论文,吸引了一大批学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办刊风格和特色,并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是一本在高等教育研究中颇具影响力的期刊。而《高校教育管理》的创刊特色在于每期都有不同的栏目收录相关期刊来阐述热点问题、相关政策等学界关心的话题,通过对这些栏目的分析,我们不仅能看出《高校教育管理》这本杂志的研究特征,也能通过这些文章探寻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文章的梳理分析发现,栏目中的关键词有“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与“大学治理”、“院校转型”等同属一类词性的词语。所以本文可以根据词意属性对栏目关键词进行分类,第一类关键词是由“高等教育”“原理研究”等组成的,很明显这类关键词是属于高等教育原理研究范畴的;第二类由“应用技术大学”、“院校转型”等属于地方院校转型研究范畴;第三类则是涵盖了“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治理”等关键词,很明显此类是高等教育治理研究范围;第四类则由“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中国特色”、“立德树人”等关键词组成,这类属于双一流建设的研究范畴;第五类是由“慕课”、“翻转课堂”、“互联网+”等组成,属于“互联网+教育”的研究领域;第六类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创新”等关键词,属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第七类是由“智库建设”、“中国特色智库”、“国际化智库”等组成,这是属于高校智库建设研究领域。
2 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议题
2.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许多学者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关于转型主体,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类是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既不是转为普通本科院校,也不是转为职业院校;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实质是要建设“应用型大学”,这也正是我国学界十余年来所一直努力的目标。转型过程研究主要以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如何顺利转型成为应用型技术大学为主,以及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之后对自身和其他类型高校所带来的影响。对于其自身来说,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能否解决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于其他高校来说,研究主要集中于非转型院校是否需要进行应用型类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以及这些高校的生源是否受到了影响。随着院校转型的发展,研究的对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地方本科院校”,学界把研究对象开始转向新型大学、民办本科高校、独立学院、行业大学等多种类型的院校。在研究过程中,部分学者开始着手研究院校转型的本质:即高校的转型过程离不开人才培养。有学者明确提出:“转型的本质是转变人才培养方式,落脚点是课程改革。”
2.2 高等教育治理研究
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治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总是与大学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是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在特定阶段的特殊任务。有学者提出:“中国大学的内部治理变革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即由以大学内部领导体制探索为中心向以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中心,最后走向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化大学制度为主旨的系统建设。”关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内容,有学者认为其主要涉及制度建设所面临的环境和内部治理结构两个方面;但是也有学者把大学章程、使命宣言、治理结构当做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更有学者认为大学制度建设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完善治理结构和加快章程建设。在学界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的同时,不少学者也就目前高等教育治理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要改变治理理念,首先要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改变政府参与高校治理的模式;再者,健全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最后,创新高等教育评估机制,实现管办评分离。从这些方面入手,从而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3 “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學界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有着高度认同,在有关“双一流”建设的研究中,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双一流”的定义,即何谓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些学者明确提出,一流的本科教育教学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同时也是根本所在,一流的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标志就是一流的本科教育,同时也是其成熟的标志。第二,“双一流”的标准,学者们在承认国内一批高水平大学具有引领、示范、带头作用的同时,也没有忽视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民办院校等多种类型学校的内在潜力和创造性。第三,“双一流”的建设路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的措施与意见。有学者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入手,认为建设一流学科需要建立现代学院制度,优化学科建设环境。也有学者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认为当前许多国家所普遍采取的“政府主导”“择优建设”“立足学科”“注重评估”“引入退出机制”等措施可以为我国推进“双一流”建设战略提供经验借鉴。从总体来说,有关“双一流”建设的研究还在持续升温,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且意义重大。
2.4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是近年来信息化趋势中讨论的一个热词,而“互联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一直都有出现,但是一直都未成为热门主题。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需要,“互联网+教育”逐渐吸引了诸多学者的目光。“互联网+教育”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对传统高等教育带来重大挑战。在有关该议题的研究中,慕课、云课堂、网络课程仍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是“互联网+教育”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以及构建了师生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对于“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前景,有学者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跨界融合,既可以实现传统教育所关注的规模,又可以实现优质教育所关注的个性化,从而解决教育中规模和质量无法同时兼顾的永恒矛盾”。 “互联网+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但涉及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也涉及高等教育资源开发和条件保障。虽然目前学界对于“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认知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且不可避免。
2.5 双创教育
双创教育就是指创新创业教育,这并不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界已经对此有所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转变,创新创业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学者们一致认为创新创业面向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精英对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学者们对此意见不一,有的学者把双创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而有的学者则把素质教育等同于双创教育。但是目前大部分学者则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既不能完全等同于职业教育,也不能等同于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在体现素质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更应该重视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以及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不同高校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在双创教育主体的实施方面,人们更注重的是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的协同推进。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有学者认为,开展双创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将创新创业的意识融入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将双创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办学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理念的一部分。高校应找准自身改革定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跟上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还有学者基于国家比较的视角,认为我国双创教育应该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机构多方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总体来说,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初步阶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会更多。
2.6 高校智库建设
高校智库建设是近几年学界研究的亮点,关于智库建设,学者们一致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智库是中国智库建设的根本方向。有学者提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是指坚持中国立场和视角,利用专业和智力优势,聚焦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通过向政府提交政策咨询报告和向社会发布研究成果,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关于高校智库的建设路径方面,有学者从公共外交功能的角度提出:“高校智库应以培养高端智库人才为出发点,建立跨国社交网络、打造国际智库品牌、引领国际议题并充分利用新型媒体来进一步增强中国话语的还原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也有学者从个案分析的视角分析一流的高校智库应该具备的组织要素和运行机制。智库研究还对高校教育智库面临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剖析,主要有政府管控下的自由度问题,政策咨询的跨领域与人员专业的单一性矛盾,本土化要求与国际化的冲突等。不少学者也从其他角度对智库建设进行了探讨,如大数据角度、智库专业人员的角度以及不同类型的高校智库的建设策略角度等。
3 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总体特征与发展趋势
3.1 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特点
近几年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文章数量增长很快,其中应用型研究和微观研究占有很大比例,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关注具体问题以及应用型色彩较浓。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经验和思辨研究仍很有市场,研究规范性还有待强化,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渐行渐远的趋势,很少有融合。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方面来讲,尽管高等教育研究不乏对现实问题的关照,但是很多研究都是针对政策进行的解释性研究或对策分析,鲜有批判的声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等教育的懦弱性与自保性。就高等教育的研究内容来说,研究内容日趋多样化,但重点还是在“高校人才培养”、“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高等教育原理”、“高等学校课程管理”等方面。
3.2 高等教育研究的政策倾向性高
从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域与主题选择来看,这些主题明显与社会问题的热点相关,如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与保障研究、高等教育政策与智库建设研究、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与人才培养研究等。一个政策颁布往往就能引发研究转向,高等教育研究紧扣改革与实践主题,彰显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实践内涵,体现了国家政策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刻影响。而国家政策的强化也使得近些年的高等教育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高等教育研究逐渐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
3.3 高等教育研究与区域高等教育、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联系
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不仅需要有一支实力与意志强大的科研队伍,还需要充足的科研资源(硬件、软件、经费等)的支持。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那么高等教育研究就不可能成功。同样的,科研资源供给不充足,高等教育研究也不会进步。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是高等教育研究必不可少的两个前提条件。正如前文所说,东部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研究水平显然高于中西部和边疆地区。高等教育研究水平不单单决定于经济能力,但是缺乏高水平的经济能力变无法在财政经费方面给予高等教育研究较高的保障。总的来说,作为上层建筑的高等教育研究必须依赖区域经济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凡.《高校教育管理》(2008-2014年)学术影响力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05.
[2]潘懋元、别敦荣等.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回顾与述评[J]高校教育管理,2015.02
[3]刘振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高等教育认识论及方法论诉求[J]中国高教研究,2104.06.
[4]谌晓芹,张放平.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本质、原则与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16.02.
[5]谷正氣.深度转型: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现实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6.05
[6] 张德祥 .1949年 以 来 中 国 大 学 治 理 的 历 史 变迁———基于政策变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02.
[7]张应强.追寻大学治理的原点———《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序[J]高教探索,2014.06.
[8]瞿振元.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4.01.
[9]郭书剑,王建华. 论一流学科的制度建设[J]高校教育管理,2017.02.
[10]刘宝存,张 伟.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6.06.
[11]邬小撑,吕成祯 . 论高水平大学创业教育的三个转变[J]复旦教育论坛,2015. 02.
[12]翟博.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要有新视野[J]教育研究,2015.04.
[13]姜朝晖.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内涵、特征及定位[J]高校教育管理,2016.02
[14]刘 峰. 我国高校智库公共外交功能的建设路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7.05
[15]韦 岚, 全守杰. 中国一流高校智库的组织要素与运行机制———基于中国 6 家一流高校智库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7.05.
[16]严蔚刚,赵心蕊.我国新一轮高校综合改革的发展趋势———基于国内五所高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5.05.
[17]刘运玺,崔益虎. 高校综合改革视角下党政共同负责制实现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6.04.
作者简介
马晓莉(1993-),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研究生在读,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6级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