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私德”与“公德”的差异及其与当代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2018-11-07王艺霖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公共领域私德公德

【摘要】作为我国传统伦理道德重要规范的“私德”与“公德”,同样也是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私德”和“公德”的理解,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看法,虽然学术界至今仍未给出一致定义,但以下观点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私德主要是人们在不直接涉及到有关其具有社会整体义务与责任的私人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公德主要是人们在涉及到有关其具有社会整体义务与责任的行为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很显然这一观点是从道德所涵盖的社会关系内容来对两者进行区分的,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从多个方面来剖析“公德”和“私德”之间的区别,并且浅谈两者与当代和谐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公德 私德 伦理道德 公共领域 私人领域 公共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68-02

一、从多个角度理解“公德”与“私德”

无论是“私德”还是“公德”,两者都具有“德”这一个共同点,所谓“德”,就是“道德”①。根据不同划分标准我们可以将道德划分成若干类别,比方说以调节人际关系的范围与要求来划分,道德可以有公德、私德之分。不同学者对于“私德”和“公德”的定义互有差异,但以下观点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公德”即“国民(社会)道德”,它指的是人類在履行其社会责任或义务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根据道德律令的外化和内化我们可以将“私德”理解为人们内心认同的道德规范、内心的道德活动以及在处理个人事情时人们的自我约束德性,“公德”则是人们在和其他人开展社会交往中所体现出的情操与品质②。

根据美德外在表现和利益指向我们可以将“公德”理解成人们为团体、社会以及他人之善的德性,将“私德”理解成利己之善③。

目前学术界最普遍的划分“公德”和“私德”的依据就是道德规范的适用范围,根据这一划分标准,人们认为“公”即和国家、民族、社会、基体利益相关的领域,“私”即私人领域。“公德”即在公共领域中人们通过交往活动展示出来的德性④。

二、“公德”与“私德”的差异

具体而言,“公德”和“私德”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一是两者的产生条件。“公德”的产生是人们为了适应现代工业文明环境下基于公民身份的广泛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私德”则是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经济环境下基于血缘宗法的狭义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⑤。二是两者调节的对象。“公德”主要是用来调解个人与发生在公共场所中与自己仅有偶发联系且可能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一般“他者”之间的伦理关系,这里所说的一般“他者”具有广义上的普遍性和概括性,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比如“公家”(即社会组织系统与公共资源的管理者)、陌生人等;“私德”则主要是用于调节个人与和自己有恒常联系且绝对存在直接利害关系的特殊“他者”之间的伦理关系,这里所说的特殊“他者”主要包括亲人、同事以及朋友等。可以说“公德”实际上是在整个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的生活准则,而“私德”则更局限在一个特定的环境范围内。⑥三是两者相互的依托。“公德”主要为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广泛认同的道德准则,它主要约束的是人们与陌生人之间的行为,它依托的主要力量是人类理性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外在的权威制约力量(比如法律等)。并且在“公德”的影响下,人们在思想意识中认为自己和他人是相互平等的,但是,由于每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互有差异,而且这种地位只是暂时性的,所以为了让“公德”能够真正意义上约束到每个社会个体,就必须依赖于其他更强大的外在约束力量。

三、梁启超思想中的“公德”与“私德”

最早在研究中国问题与中国文化中引入“私德”和“公德”的国内学者是梁启超先生,他首次将道德划分为“私德”和“公德”,并通过这种划分对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被迫离开了中国,只身流亡在日本的他于1902年2月5日创办了《新民丛报》,他说道:“本报以‘新民为名,以为欲使吾国得以维新,必先维新吾民。吾国之所以不振,乃因国民智慧不开、公德缺乏,故吾欲以此报医治此病。”

随后,梁启超先生在《论公德》中指出:“道德本为一体,但其发表于外,则私公之名立焉。所谓‘私德,乃人人能独善其身;所谓‘公德,乃人人得以相善其群者”⑦。对于“公德”和“私德”的区别,梁启超先生这样认为:“国家之所以为国,人群之所以为群,何也?皆赖公德耳!人以群聚,物以类分,若人而不群,禽兽奚择?然则非徒空言高论谓之‘群之,实乃遂能有功者也。必有一物焉贯注而联络之,然后群之实乃举。此谓之曰‘公德也。”⑧可以看出梁启超思想中的“国”和“群”是《功德论》的中心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公德是有利于国家利益的行为;第二,公德是有利于社会群体的行为。

四、《论语》对“公德”与“私德”的论述

在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社会关系基于“五伦”,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朋友有信”、“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所以我们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划分交往活动范围:

从家庭层面看,首先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论语》中强调的是子女要孝顺父母,至于父母对子女有何道德要求,当中并未说明,内容主要围绕“父父,子子”、“父慈”展开。孔子对孝的理解比西周时期更为深入,他认为子女除了要奉养恭敬父母之外,还要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也就是对父母给予足够多的关心,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是最起码的孝道。凡事都要考虑再三后行动,不能给父母添麻烦,尤其是去远方这样的重大决定,更是要先考虑父母的感受。其次是兄弟之间的关系。兄长要以身作则,关爱弟妹,弟妹则要尊重各个,这就是“兄友弟恭”,兄弟要和平相处,这就是“兄弟怡怡”、“友于兄弟”。

关于社会公共生活所要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论语》也有所涉及。首先,要做到尊老爱幼,要对他人友善。“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其次,人要拥有谦逊和包容之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可见,“推己及人”是人与人相处的奥妙所在。《论语》实际上已经对公德与私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它包含了很多有关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日常生活所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与规范。

五、“私德”与“公德”与当代和谐社会中的关系

目前我国公德与私德已经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很多人在利益的趋势下无视私德,带坏社会风气,腐蚀公共道德,扰乱社会秩序,导致公共利益严重受损。另一方面,公共道德被国家道德取而代之,要求人们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一种不尊重私德,使个体权益受侵害的表现。所以,要实现我国社会和文明的进步,当务之急就是努力消除公德与私德中的重重矛盾。

我们认为,公德与私德之间的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不混淆二者界限的前提下,可以维持二者的和谐与平衡,这要求我们重视公德也强调私德。一方面,公德包含了私德。公德水平会随着个体修养的提升而提升,不良社会风气也会因此而得到纠正。另一方面,培养私德修养需要有一个理想的公德环境作为支撑,并不断形成压力,迫使“私德浊下者”有所转变。在公共场合,公民要尊重他人和公众的利益,不能做出有损他人和公共利益的行为,这是当代公民必须要遵守的道德原则。我国大部分公民对公共道德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与我国公德教育力度的缺失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且错误将公德教育与所有为、高标准的道德教育划上了等号,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此,我国构建道德规范体系时应该要突出私德的重要性,而不是将之单纯的视作私生活领域内的一个概念;不仅如此,还要采用强制和非强制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公民树立公德理念。让公德和私德在彼此的领域内发扬光大,这才是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应有的表现。

公民是否具有公共精神培育其公德的关键,这种公德精神要求人们在自身私人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的基础上,能够将眼光放长远一些,向他人与社会伸出道德与关爱的手,这样才能使公共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

总而言之,建设公德以及培养私德修养都要求所有公民参与其中,共同进步。个体是建设和遵守公德,承担私德的主体,若个体能够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则,严于律己,那么私德和公德就做到了合二为一。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求所有的公民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道德建设中,这样才能纠正社会上的不良道德风气,真正实现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注:

①张建英,胡耀忠.当代道德领域公德与私德的关系辨析[J]. 科教导刊, 2016(7):129-131.

②張建英.公德与私德关系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建构[D].中国矿业大学, 2015.

③赵菁菁.论公民道德建设视域中的公德与私德[D].苏州大学, 2006.

④陈幽泓.“公德”与公民社会关系初探[J].社会科学论坛, 2010(7):23-30.

⑤魏英敏.关于社会公德的再认识[J].党政干部学刊, 2008(8):3-5.

⑥宣云凤.私德和公德各守其位——解决道德危机的新思路[J].江苏社会科学, 2003(6):29-31.

⑦魏薇. 再谈《论公德》[J].青年科学, 2009(1).

⑧梁启超, 杨钢, 王相宜责任. 梁启超全集[M].北京出版社, 1999.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5.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3]张晓东.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重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4]梁启超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89.

[5]崔大华.儒学的一种缺弱:私德与公德[J].文史析,2006,(1).

[6]吴潜涛.论公共伦理与公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134

作者简介:

王艺霖(1991.01-),女,湖北省荆州市人,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猜你喜欢

公共领域私德公德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私德教育
太没公德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中国语境中的公共道德与公民道德辨析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解析与研究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