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档案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8-11-07白晓明

卷宗 2018年25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

白晓明

摘 要:行政档案的管理从传统的人力操控,到现今的信息化导入,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不仅在成本的支出上,极大的缩减了人力物力的耗费,且对于档案管理质量的优化有着积极的进步作用,档案管理做为一项系统的复杂工作,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的拓展,管理愈发难以利用传统人力手段施行,信息化的技术渗透是行政档案管理必然发展趋势,其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的桎梏空间,拓展了档案的交互渠道,通过网络化资源的虚拟构建,打破信息传递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行政管理人员应构建全新的信息系统,应用新型技术提高行政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行政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的管理职能部门都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变革,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不被时代发展的脚步抛弃,成为引领潮流浪尖上的精英团队,就必然要了解信息化技术,并懂得应用信息化技术,将技术手段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尤其是对于档案管理这样的复杂性、系统性问题,更加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梳理档案,分门别类的构建档案系统,使得档案管理更加趋于人性化,以云空间的大量存储记录档案,保留原始的档案数据,通过档案的对比与整合, 凸显出管理中的种种问题,实现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的行政档案管理高速推进。

1 行政档案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步骤

1.1 收集整理

传统的信息收集,是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通过手动的收集形式,将资料整合、记录、存储,然而在收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文字信息填补不标准,填补内容不完整,长期的存储中也存在文字模糊、字迹难以辨认的问题,信息化技术的处理模式下,可利用电子化的收集手段,如若出现以上的问题,可通过网络传输的形式将信息后续补充,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与时俱进,充分的了解档案信息收集的技术优势,扬长避短在收集整理中,結合不同的档案类型做好归纳,统一化制定资料的填补电子指引,规范信息内容,同时便于保存与信息的收纳,以自动化的排序形式使得档案管理井然有序。

1.2 归纳和分类

传统的信息归纳方式,需要通过一份份的资料整理,将其提取出不同的信息资源条件,从而利用庞大的人力进行分类与整理,分类中还由于人员工作的疏忽,容易造成归类错误,对后续的查阅带来较大的困难,信息化技术归纳手段可一次性筛选信息,通过关键字的查找,建立不同的文件夹格式,以时间、种类、应用等不同的形式重复归纳,例如某一部分档案本身的用途要归于A类,但属于近期新型填充并随时会查阅到的B类内容,那么就可以分别在两个文件中,重复安排并做好说明,这样的层次化管理使得信息有条不紊,输入的有序化将会缩减后续的管理成本,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认知误差。

1.3 查询和提取

信息化技术可通过便捷的查询形式,调取有关的信息,且这种信息的提取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通过信息代码的设定,准确的将信息提纯,以免受到同类信息的干扰,造成查阅的杂乱,且信息的查询可进行远途传输,避免工作人员来回走动,利用互联网传输信息,传阅资料,极大的缩减了纸质版的收集空间,也避免在查阅中出现不经意的损坏。

2 行政档案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2.1 提高档案案卷质量

信息化可将各类信息以统一化、标准化的格式进行归纳,由于信息的采集是多渠道的最终整合,经过电子化的步骤指引,以模板的形式将信息以整洁、完善的形式搜集起来,网络中可设计字体字样,排版清晰,档案管理更加一目了然。

2.2 提升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

工作效率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从时间的视角出发,信息化的一键式处理能够缩减大量的信息整理时间,且缩减人力物理带来的资源浪费,从管理的效果出发,更是为后续很多的档案问题排除了困扰,能够针对人员问题分工明确,避免在档案管理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诿。

2.3 时间和地域的优势

信息手段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消除空间的隔膜,并在虚拟的空间中,构建档案的存储份额,可网络预约档案处理,提前做好档案的整理与选择,构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可将文件无限复制备份,这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无疑又加大了档案的管理难度,电子版档案无需增添人力资源,既可以轻松的实现信息的互通。

3 档案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把实体管理变为信息管理

信息化技术下的档案管理除了传统的纸质文字类信息外,还可以填充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得档案内容更加丰富,借助录音录像等内容进行验证, 加大了档案的可信度,档案的管理应采取系统化的软件,使得各个类型的信息都能够传输与存储在档案空间中,拓展档案的管理平台,结合目前档案管理存在的弊病,采取数据库资料调取的形式,参考其他的档案存放规律,使得档案管理有章可循,当然传统的实体管理也不能放下,应在电子化的管理层面上,将一些重要的文件以纸质版留存,此时应注意信息化技术的导入并不能全部的代替传统管理模式,可两相结合,并以信息化的技术优化管理问题,以为档案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2 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

档案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应构建系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应针对档案问题采取信息统筹的处理模式,建立整体的档案管理内部管理模式,并关注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与真实性,虽然电子档案为信息管理带来了很多的优势,但仍旧存在安全隐患,电子档案在归档的过程中,可能受到操作的不当影响,造成一个数据带动的整体数据紊乱,同时要注意留存空间,避免运行不畅带来的信息管理制约,对于已经固化的信息,暂时不会进行调整与查阅的内容,可进行加密处理,设置仅阅读模式,避免档案在翻阅的过程中,出现信息链的分离。

3.3 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信息化的数据时代,应当构建一批信息化的队伍,有关的档案管理人员应改变守旧的思想,从根本上认识到新技术的未来趋势,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得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按部就班的推进技术的变革,计算机的软件在持续化的更新,那么相对的专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也应不断的提高与强化,应建立有序的档案管理目录与搜索引擎,使得排版清晰明确,便于档案信息的咨询与调取,此时有关的管理领导,应关注对员工的培训问题,在电子化的档案模式下,更加需要员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秉持高度的自持能力,避免通过网络途径泄露信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档案管理中导入信息化的处理模式,即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也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办法,应结合现阶段的技术措施,采取科学的监控体系,构建电子化的信息平台,使得档案管理全程都以信息化模式加密,并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以更短的工作时间实现高效益,提供优质的档案服务,使得档案管理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晖,张素丽,柳羽辉等.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1(11):103-104.

[2]黄光香.信息化技术对档案管理的影响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4(7):161.

[3]陈庆. 浅谈学校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03).

[4]孙洪鲁,刘虎. 数字化加工档案原件与信息安全的管理[J]. 中国档案,2010(08).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