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岗村:响起农村改革的一声惊雷

2018-11-07吴志菲

党史纵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包干全队责任制

吴志菲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几乎与此同时,安徽凤阳小岗的农民偷偷地实行了包干到户的责任制。那个寒冷的冬夜,在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严立华家那低矮的草房里,18户户主聚在一起,神情隐秘而悲壮,共同签订了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遭受历史罕见的大旱,农民再次面临绝境。9月初,在时任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的支持下,中共安徽省委实行了“借地种麦”政策,结果,肥西县大旱之年取得大丰收。在“借地种麦”的影响下,安徽农村悄然兴起了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责任制,但还没有人敢于突破禁区分田到户。有名的“叫花子县”凤阳早有“十年倒有九年荒”之说,小岗生产队更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讨饭村。全队20户人家,不算2户单身汉,家家讨过饭,家家都有人当过生产队干部,但都没能解决好吃饭问题。当包干到组责任制在凤阳全县兴起时,小岗也学着别人的样子搞起了分组作业。先是将全队分成2个作业组,“大呼隆”变成“小呼隆”。没维持几天,又将2个作业组划开,分成4个、8个作业组,但还是有上工迟到、分工吵嘴、记分计较等现象。要再划开的话,只有一家一户包田干了。

于是,在那个晚上,18个农民挤在一起,召开一个关系全队命运的秘密会议,主题是研究分田单干。大家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队长严俊昌“最后拍板”:“我们定下两条规定:第一,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第二,上交公粮的时候,该交国家的交国家,该交集体的交集体,剩下的归自己,任何人不准装孬。”随后,副队长严宏昌执笔,写下了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他们这里说的“分田到户”,实际上就是“包干到户”。接着,他们连夜抓阄分牲畜、农具,又迅速丈量土地,艰难地迈出了包干到户的第一步。

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但在包干到户制度的激励下,小岗农民憋了多年的干劲爆发了出来,拼命地干。俗语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其他村队的亲友外人,一看小崗人的劳动阵势,就明白是包干到户了,消息很快传开。公社领导立即把几个队干部找去质问:你们小岗是不是在搞单干?你们当干部的要注意,这样搞是要犯国法的。如果是单干,赶快并起来,否则就要把你们小岗的情况上报县委处理。严宏昌等人一口咬定只是分组作业,不是分田单干。

所幸的是,小岗人的行动得到了凤阳县委和安徽省委的支持。

时任凤阳县委书记的陈庭元找到严宏昌,叫他不要害怕,不要有思想顾虑:“只要你们能搞到吃的,我们也不要你们粮食,只要不再靠国家就好了。好好干,就做一个试点。”这下子,小岗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1979年10月,秋高气爽。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算盘珠被人们拨得“噼噼啪啪”作响。检验小岗包干到户成果的时候到了。数字出来了,粮食总产量132370斤,相当于全队1966年至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年年“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小岗,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

实践给小岗的包干作出了响亮的回答。1980年1月,万里到小岗视察,挨家挨户逐个探访,对小岗的创举作了高度的评价,肯定了包干到户:“今后,哪个再说你们是搞资本主义,这场官司交给我,我替你们打。”

万里首先在安徽支持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要吃米,找万里”的佳话不胫而走。随着包干到户从暗处走到明处,从个别省份走到全国许多省份,由此引起的责难也纷至沓来。当时,《人民日报》发表了读者来信《“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这似乎给悄悄点燃的星星之火泼了一盆冷水。由此,议论四起,人心惶惶。

在包干到户遇到重重阻力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对农村的改革及时给予了有力的支持。1980年5月31日,他同中央负责人就农村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干到户的地方,搞了包干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包干到户真正得以正名,是在1982年。这年1月1日,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工作“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到1984年,全国基本实行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被县乡镇政府所取代,人民公社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发布了5个有关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一步步将农村改革推向全国,引向深入,最终确立了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也推动了城市改革,在我国很快又形成了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之势。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后,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他强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吴玫)

猜你喜欢

大包干全队责任制
责任制助产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互联网+大包干促进农民增收探讨
人民群众是开启改革不可忽视的力量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门诊护理服务中首问责任制的作用分析
上塘公社推行“大包干”的前前后后
责任心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