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写融合与中国事件的国际话语书写方案
——中外主流媒体十九大报道话语书写方式研究

2018-11-07

外国语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能指译者跨文化

赵 奂

(四川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重庆 400031)

2017年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媒体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全方位多视度的新闻报道。那么,中外主流媒体在进行报道时采用了怎样的话语模式?表现出何种异同?其中翻译扮演了何种角色?中国媒体的自塑与西方媒体的他塑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于中国事件的国际表达具有何种启示?本文选取《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8日(即十九大召开当日)、19日的报道为源文本,18、19日《中国日报》(ChinaDaily)、新华网英文版、英国《泰晤士报》(TheTimes)和美国《华盛顿邮报》(TheWashingtonPost)的同主题报道[注]文本所涉及的新闻报道网页来源如下:《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8-19日第一二版; 《中国日报》:(China Daily)Profile: Xi Jinping and his era,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7-11/18/content_34676860.htm及 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7-11/17/content_34642960.htm; 新华网英外版:http:∥www.scio.gov.cn/32618/Document/1566231/1566231.htm; The Times: https:∥www.thetimes.co.uk/ edition/world/china-s-president-xi-cements-grip-on-power-for-next-five-years-and-beyond-at-party-congress-n5kmf0002; The Washington Post: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asia_ pacific/confidence-control-paranoia-mark-xi-jinpings-speech-at-china-party-congress/2017/10/18/6e618694-b373-11e7-9b93-b97043e57a22_story.html?hpid=hp_hp-more-top-stories_chinacongress-905pm%3Ahomepage%2Fstory&utm_term=.2c2708d594c8; USNews: https:∥www.usnews. com/news/world/articles/2017-10-18/5-things-to-know-about-chinas-twice-a-decade-party-congress; CNN: http:∥edition.cnn.com/2017/10/18/opinions/xi-address-opinion-brown/index.html; http:∥edition.cnn.com/2017/10/19/asia/china-leaders-next-generation/index.html; The Economists: 20171014-1021期; 《中国日报》(China Daily):Full text of Xi Jinping’s report at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19thcpcnationalcongress/2017-11/04/content_34115212.htm,作为对照文本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剖析同一事件不同书写主体之间身份的交叠与耦合,同一所指不同能指符号之间的偏离与重合,探究作为译者的新闻记者在实现中国事件的国际表达中应该采取的话语实践方案。

1 译写融合:跨文化交际中新闻记者与译者身份的耦合

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与从事跨语言转换的译者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职业,两者之间却有诸多的重合与交叠。新闻记者是新闻文本信息的发出者;同样,根据德国理论家曼塔利(Hans Holz-Mä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译者是翻译文本信息的发出者(texter)(Pym, 2014: 49)。因此,记者与译者作为信息的发布源,其身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有学者据此认为“记者是隐形的文化译者”(王晓伟,2009)。当记者的报道突破语言的限制从单语走向多语,记者与译者这两种身份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则会出现诸多的融合。此时的记者须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对事件给予报道,传递信息,解读事件,其话语既应忠实于源文化语境中的新闻事件,又能为目标语文化语境的读者所接受,扮演着跨文化专家的角色。再看翻译,在张佩瑶眼里,翻译乃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或机构参与的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交际行为(Chang, 2014: 180),这一行为中的译者首先被赋予的就是“跨文化交际专家的身份”(Pym, 2014: 44)。

图1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Nord, 1997:18)

对译者之跨文化交际地位进行深入论述的,还有诺德与弗米尔(Vermeer)。在《翻译是有目的的活动》一书中,诺德对跨文化交际中译者及翻译行为进行了树状图描写(如图1),清晰地定位了译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地位,即跨文化交际的协调者,翻者行为则是“一个由译者参与并协调的跨文化交际行为”(Pym, 2014: 50)。

在该树状图中,翻译行为所处的位置也是新闻记者行为可以填入的位置:当源文本缺位时,译者与记者所进行的是跨文化咨询或技术性书写;当源文本存在时,二者所进行的则是口头或书写式的翻译。“译”与“写”的交融还可以在弗米尔(Vermeer)对翻译目的的论述中得到进一步佐证。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翻译与写作的共同目的,就是“使文本/译本在使用的场景中产生使用者希望达到的功用”(Nord,1997: 29)。同样,新闻报道也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其目的是完成新闻书写,通过话语构建意义和立场。换句话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新闻记者的身份兼具译者属性(translatorial),记者的行为同时兼具翻译特性(translational)。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记者其译者身份非但没有隐形,更因国际话语书写的独特性使其作为译写主体的特性得以彰显,表现出与译者身份交叠与重合的特性。

诚如保罗·吉(James Paul Gee)所言,人际交往存在一种不平衡:每个人都用语言创造复杂的意义,但人们都太善于发现意义,经常会根据自己的文化与身份来给他人赋予意义(Gee, 2017: IV)。在跨文化交际中国际新闻记者与译者身份交融与耦合得以承认,在此前提下,上述意义的差异在特定新闻事件的话语书写实践中会进一步彰显。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就新闻话语书写与翻译话语而言,话语实践的符号所指高度一致(即均要对十九大这一重大事件进行话语书写),那么,中外主流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翻译或报道时是否采用了同样的话语书写方案,在话语的符号能指上表现出的是能指一致还是偏离?这一问题的探究对于洞悉中西方媒体话语实践方案的差异,明晰记者与译者之身份交融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 偏离与重合:中西方有关十九大新闻话语实践方案分析

保罗·吉是话语分析的知名学者,他将语言的使用定义为“话语”,认为“使用语言”是达成“现场”开展活动和确立身份的方式(Gee, 2017: 7)。在他看来,语言有一种神奇的特性,人们在说话或写作时会通过说话或写作的方式创建适应交际情景的言语。也就是说,人们使用语言时首先会创造交际情景,然后再适应这种情景(Gee, 2017: 11)。在新闻报道的话语实践中,中西方新闻记者通过报道十九大这一共同主题,所指一致,采用了异同兼有、异大于同的话语方式,构建了既相互偏离又偶尔重合的意义与立场,书写读者语境中的新闻事件,造成了能指的偏离,构建了不同的意义和立场。

2.1 新闻译写中标题与导语的能指偏离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基本组成部分。好的标题,既告知主题又促成售卖(Wu,2017:101),新闻标题和新闻导语告诉读者发生的事件,并劝诱读者阅读,起到了引领读者关注视野的作用。

《人民日报》作为国家权威纸媒,在2017年10月19日全版对十九大的召开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话题涵盖十九大报告中成就、使命、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民主政治、生态文明、军队及党建等全部领域。其中,关于党建的报道排在第二版的中部(其他版面为习总书记讲话中涉及的其他亮点话题,各话题并列排版);该报道题目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采用中文报刊常用的无主句表达,传递信息的权威,凸显治党的态度;题目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排在第一行,凸显话语主题为“治党”,方式是“坚定不移和全面从严”。如此,源文本《人民日报》通过语言符号资源和排版等非语言符号告诉读者该话题在本次大会中的重要性,明确“从严治党”和“执政能力建设”这一主题及其核心地位。《中国日报》与新华网等媒体18日对十九大召开的英文报道是对上述源文本的海外拓展,是主流媒体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积极参与。相关英文报道出现在两大媒体的十九大专题版面,前者题目是“Xi Jinping delivers report to CPC congress”,后者题目为“Highlights of Xi’s report to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将读者视角直接引导到习总书记讲话以及讲话内容中涉及的亮点。报道接下来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阶段、国家性质、经济建设、对外开放以及党建工作等系列重要理念的详细阐述。

西方媒体报道的标题对读者有着显而易见的引导作用。标题和接下来的一句话导语,是西方主媒记者对事件的阅读以及对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的判断。18、19日的外媒无一例外将话题集中在习近平再次当选为总书记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绝对领导地位两个话题上,经济发展等排在此类话题之后。《泰晤士报》19日头版的第二条报道就是中国的十九大,其标题陈述了“习近平再次当选为总书记”的事实,但是“再次当选”被“cement grip on power”置换,西方中心主义的观察视野解读跃然纸上;与此同时,《华盛顿邮报》18日亚洲专栏将《人民日报》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加强党的领导”的诠释重心进行了概念移就,重写成“tighten its grip on the country”,凸显西方意识形态的解读“操控”。

在导读部分,《泰晤士报》刊登了主席台整齐划一的图片和新闻标题,标题直译了中国主媒报道的导语内容:“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与《中国日报》、新华网等能指重合。但值得关注的是,《华盛顿邮报》在视频导读后的新闻综述中进行了增译:“A ‘new era’ of power: Xi Jinping kicks off China’s 19th Party Congress”,引用了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35次的关键词“新时代”,并采用了中国所有媒体的翻译方法“a new era”,与《人民日报》源文本形成了互文,而之后紧接性质描述“of power”。互文增强了该报道作为翻译文本的对源文本的所谓忠实,又将“新时代”背景化,“权力”前景化;《华盛顿邮报》报道将“亮点(highlights)”译为“bullet point”,借用中式新闻“亮点”话语书写格式“in bullet point after bullet point”,将读者视野引领到北京为了此次大会的召开而采取的各种市政网络安全措施的罗列,“创造了一个有言外之意的视点”(Gee, 2017: 4)。

可见,西方新闻记者对十九大召开的报道表现出极大的翻译性,他们选择性报道新闻事件,并对始文本进行译写,引导西方读者的关注视野;在引领篇章的标题和导读部分进行了话语设计、概念移就、前景化记者解读,延伸西方主流政治话语,进行意义创造和新闻改写,造成与中方主媒能指的偏离。

2.2 新闻译写中对等方式的能指偏离

关于翻译对等的形式,西班牙学者皮姆认为可以分为两种:自然对等与方向对等。自然对等即绝对对等,是可逆的,源文与译文回译之后结果一致;方向对等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单向对等,逆向翻译不能回到源文本(Pym, 2014:6-25)。写作即翻译,解读即翻译。跨文化领域的记者作为译者在新闻书写时,不停地进行着自然对等和方向对等的抉择。霍恩比(Hornby)认为,对等不过是“语言间对称的错觉”(1988: 22),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自然对等的难以企及。西方记者针对中国的大部分报道,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单向对等。皮姆的方向对等,类同切斯特曼(Chesterman)的离散相似(divergent similarity)翻译方案(2005: 63)。记者在新闻书写时只要对源文本有解读、加工,译文就可以无限增加,呈现出皮姆所说的A=A’, A”{…}之格局(Pym, 2014: 26)。可以这样说,新闻的书写就是记者在自然对等和方向对等话语方案间不停抉择的过程。

表1中西媒体等方式选择典型案例

在2017年10月18、19日《人民日报》的报道中,源文本采用了“出席代表”或“代表”等词汇,《中国日报》以及新华网所有报道的对应翻译是“delegates to CPC National Congress”,或是“Party delegates”,呈现Pym(2014: 6)所述的“自然对等”。对于这一相同所指,西方主媒《华盛顿邮报》采用了“2,200 members of party’s elite”。笔者就此问题参考了其他西方主媒,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对到会代表的事实陈述使用了“the ruling elite”, “the audience”和“delegates”。看似使用同义词替代,合乎西方修辞审美,却夹带大量解读信息,呈现出皮姆所述的翻译之“方向对等”(Pym, 2014: 24)。

除了“出席代表”以外,表1是中西各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对自然对等和单向对等选择方式的几个典型案例。源文本案例来自《人民日报》19日第一、二版,译写文本来自18、19日的《中国日报》、新华网英语新闻、《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和美国新闻(USNews)、CNN及《经济学人》(TheEconomists)等。自然对等的话语方案标记为NE,方向对等/单向对等的话语方案标记为DE。

从表1可以看出,中方记者口径一致,全部采用可逆的自然对等翻译方式,所指与能指重合;西方记者则采用了与源文本自然对等或/和方向对等的话语方式,也就是一对多的离散相似之翻译方案,所指与能指的偏离多于重合。记者的译者身份看似不“在场”,而在两种书写方式的抉择中实现了“在场”的话语隐图。此结论与杜巴提(Dubbati)等对巴以冲突中的译者身份的研究一致,证明了译者的翻译“体现了自己的政治倾向,并符合目标读者的期待规范”这一结论(Dubbati et al., 2017:1)。

2.3 西方主媒的扩大稀释方案与能指偏离

德里达(Derrida)在《结构、符号与人文科学话语的嬉戏》中指出:能指的过剩,它的增补性,是一种有限性的结果,一种由必须被增补的缺失造成的结果(祝朝伟,2012: 221)。这种增补也是西方翻译学者马丁(Martin, 1998)所说的“扩大稀释式翻译方案”。仔细对比西方主媒的报道,我们会发现,西方记者在书写中国事件时通常采用增补或扩大稀释的翻译方案,这种方案会导致所指与能指发生偏离。

中西媒体在对十九大进行报道时均对十九大会场进行了描述。在描述会议场景时,《人民日报》写道:“人民大会堂雄伟庄严……后幕正中是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党徽,10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泰晤士报》的对应话语方案聚焦人民大礼堂的坐落位置:“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a vast theatre in Tiananmen Square, Beijing”,向读者具化会议场景,呼唤西方读者的现场感。同样进行现场描述的是《华盛顿邮报》的报道:“(…speaking beneath) gigantic red drapes and a huge hammer and sickle in the mammoth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a monument to Communist authoritarianism…”其中,“雄伟”一词被改写为没有情感色彩的“mammoth”,并对人民大会堂增补了同位语“a monument to Communist authoritarianism”予以解读。记者通过这样的扩大稀释翻译方案,用语言符号“现场”开展观察视野的设定,明确了记者的译者身份。

“一带一路”是这次大会的热词之一,《华盛顿邮报》重写为“Belt and Roa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project”,增词稀释了表达,看似显化了该词的隐意,实际则缩小了其原本的意义涵盖。10月14—18期的《经济学人》中的文章评价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时,扩大了相当多的信息。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案例中,扩大稀释的信息一定程度上构建了西方读者对“一带一路”的正面评价:

Hi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may be puzzlingly named, but its message is clear—hundred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of Chinese money are to be invested abroad in railways, ports, power stations and other infrastructure that will help vast swathes of the world to prosper. That is the kind of leadership America has not shown since the post-war days of the Marshall Plan in western Europe (which was considerably smaller). ( 2017: 9)

《经济学人》的扩大稀释话语方案表现在,引文使用but凸显“信息”一词,破折号之后对信息扩大解读:“在铁路、港口、电站等基础设施上进行大量投资,帮助世界的广大地区繁荣起来。”这是对于中国事件积极正面的报道,符合源文本的话语意图。记者紧接着进一步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战后“马歇尔计划”所表现出的领导地位进行了比对,并以括号说明,“马歇尔”计划相比“一带一路”的规模要小得很多。

西方媒体曾多次在各种场合将中国的“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二战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用资金、技术以及过剩产能帮助西欧国家重建和复兴。“‘马歇尔计划’在西方国家中存在‘救世主’的概念,也是一个正能量词汇”[注]何亮亮. 西方为何用“马歇尔计划”来形容“一带一路”?[EB/OL](2016-10-12). http:∥phtv.ifeng.com/a/20161013/44467901_0.shtml.。事实上,中国主流媒体和各界人士在各种场合从学术、外交和文化传承上都明确了“一带一路”根本不同于“马歇尔计划”[注]相关报道详见王文龙. “一带一路”战略与马歇尔计划有本质不同[N]. 中国经济报:2015-11-27. http:∥opinion.hexun. com/2015-11-27/180845025.html;张鑫. “一带一路”根本不同于马歇尔计划[N]. 人民日报,2015-3-18(7);王义桅. “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五点大不同[EB/OL].(2015-6-27). http:∥theory.gmw.cn/2015-06/27/content_16104613. htm;张彬.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有根本差别[EB/OL]. (2015-2-13).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2/13/c_127492971.htm。西方记者再度提及“马歇尔计划”,增补记者的书写目的,显化记者的诠释意图,与“马歇尔计划”内涵关键词的互文性也促发了西方读者在理解“一带一路”时产生与“帮助”“重建”“复兴”等相关的积极联想。

2.4 西方主媒新闻译写中的能指重合

当然,我们从表1还可以看出,当新闻报道的所指一致时,西方媒体采用方向性对等翻译方案的案例达到13个,而自然对等方案的案例却只有为数不多的3个,能指偏离多于能指重合。即使这样,虽然能指重合仅占总数的19%,但西方媒体毕竟采用了一定程度的能指重合书写方案。究其原因,记者作为译者,须有目的地采取直接引语的话语方式完成新闻书写的“客观”“真实”的任务。《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等西方代表性的主流媒体,在其新闻书写中采用了中国表达,通过对“源文本”的忠实来证明其新闻的真实性,个别媒体还使用了直接引语。比如《泰晤士报》的报道中就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关于中华民族痛苦的过往和崭新时代的表达用引号的形式直接引用,向读者传递记者正“现场”开展新闻报道活动的信息,确定了记者本应具有的客观公正的身份。《经济学人》是对中国质疑较多的媒体,但在10月14—20日这期的文章中也大量使用了很多中方主流媒体的话语方案,比如中国梦“the greatest Chinese dream”、中华民族伟大复兴“the rev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追寻“民族的复兴”的梦想“pursue th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等等。这些案例一方面说明记者作为译者,有目的地采取直接引语的话语方式完成新闻书写的“客观”“真实”的任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西方主流媒体的互涉互动。

3 空白与修复:中国事件的国际话语书写方案

伊塞尔(Iser)指出,文本是开放的,文本的“空白”实际上是一种召唤结构(祝朝伟, 2012: 258)。格特(Gutt,1991:127)认为,语言的“表意能力弱”,接受者只有通过接收到的一套“交际线索”进行意义解读。正因为“空白”的存在,中国特色政治词汇、哲学表达和传统文化词的英语话语方式经常困扰着中国事件的书写者,也正因“空白”的存在,引导国际读者的阅读视野成为兼负译者身份的新闻记者的书写责任。面对表意“空白”的存在,新闻译写者必须主动修复空白,尽可能寻求最佳的国际话语方案,实现中国事件在国际舞台上的完美表达,这是西方主媒在十九大报道所呈现的诸多偏离给予我们的启示。

3.1 中国特色政治词汇:加强译文与读者文化的互文

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方针、政策相关的专有名词经常出现在中西媒体报道中。为适应新的读者受众, 中方记者应采用显性翻译(overt translation), 与西化约定俗成的话语方式形成互文,必要时甚至可以采用国际惯例中的缩写形式以方便媒体使用。以“依法治国”的话语表达为例。中国媒体经常采用十六世纪英国就已经开始使用的“rule-of-law”来表达“依法治国”的概念,本次《中国日报》和新华网英文版的报道,不仅使用“rule-of-law”,也大量采用了“law-based governance”。“建立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监督体系”的译文大有考究,如果按照自然对等的原则,则译文应为“supervision/monitoring system”,在西方接受语境中会引发歧义。本次大会报道的译文为“improving Party and State oversight systems”,符合英语国家的表达惯例。这种译文与读者文化的互文互动,有助于消解英美读者的陌生感,实现语言与文化的互联互通。

中国特色政治词汇在互文的原则下进行翻译,甚至还可以采取缩写的形式。这次大会召开的外媒报道已采用了一些缩写,比如CNN在19日的报道中使用了PBSC(中央政治局常委)这一缩略形式。缩略形式的采用可以直接对接国际话语,实现术语的标准化,进而与接受语境中受众熟悉的话语表达产生互文,带来熟悉感,填补话语“空白”。话语一旦产生互文,西媒常用的“扩大稀释”方案就没有了存在空间,西方记者书写中国事件时,会自然地套用中国主媒的话语方式,这时符号与象征一致,能指与所指重叠,有利于实现中国政治的国际表达,对接世界话语方案。

3.2 中国特色哲学概念:遵循合作原则

中国哲学、思想等精神层面的概念,在西方接受语境中相当于“空白”。例如“精神文明”在十九大报告里出现了五次,是中国特有的表达,涵盖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德和主流价值观,其字对字的译文sprititual civilization表意模糊,会让西方读者不知所云,甚至产生误解。

对此,诺德的观点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诺德是首次提出源文本段落的“潜在功能”的学者。她(2001: 194-195)认为,当我们在考虑这一“潜在功能”以何种方式呈现时,我们应该强调信息的“他异性”。既然如此,国际新闻译写者应该遵循交际的合作原则,与西方语言专家交流沟通,既忠实于源文本的所指,又符合英语修辞规范和表达习惯,为西方媒体记者创造立等可取的话语方案。在合作原则和“他异性”理论的观照下,这次大会的国际报道中将“精神文明”表述为“public etiquette and ethical standards”,或者“cultural-ethical standards”,显化了源文本的内涵,再现了浓郁的中国伦理道德;同理,“思想道德建设”的译文“to raise intellectual and moral standards”,不但符合交际的合作原则,有利于跨语际沟通,同时又传递了中国智慧的神韵,使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形象跃然纸上。

十九大召开的相关报道涉及诸多中国特有的哲学概念。十九大英语译文经过中方专家与英语本族语专家的磋商,合作创译出既传递出源文本思想的丰厚人文信息,又能为西方受众接受的理想文本,在中国哲学概念、西方文字表达上做到了意义表达上的“反(西方)错觉(anti-illusionistic)”(Levy, 2011: XXII),堪称中国思想实现国际表达的成功范例。

3.3 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满足读者期待视野的文化杂糅

中国传统文化有独立于世之美,中国文化表达本来就在西方接受语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随着中国外宣工作的加强,“中国文化走出去”工作的全面推进,更多的西方接受语境中的读者对有中国文化意象的表达有更大的期待。以传播为目的的新闻报道须审慎考虑接受语境,因为“走出去”输出的中国文化,会令接受语境的读者感到陌生。对此,“文化杂糅”不失为值得探讨的解决方案。文化杂糅所倡导的创译方法易与接受语境的读者产生文化共鸣,又能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如20世纪初期日语译名大量涌入中国一般,中国表达也会更多地为世界关注,甚至“逐渐进入大众的公共知识领域,成为阅读、写作和交流的文化资源”(廖七一,2017:31)。

2017年10月19日,各大主流媒体都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头版头条报道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上的讲话。“不忘初心”解读自《严华经》的部分经文,对此《中国日报》和新华网英语版的书写统一为“Remain true to its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keep our mission firmly in mind”,《华盛顿邮报》的译文是“the party should remain true to its original aspiration”。无论“Remain true”,还是“original aspiration”,抑或是“mission”,无一例外都传达了深刻的中国传统道德、纯真信仰和内心情怀,而且行文又回避古奥,使英文朗朗上口。

西方主要媒体对十九大的报道告诉我们,媒体话语不可能没有偏见,即使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或概念,西方媒体记者也总会通过评价性话语、引导读者联想等方式将其固有的价值观翻译出来,体现出西方接受语境中主流政治话语的影响与痕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在增强,话语力量在增大,即使对中国有负面评价的西方主媒也会受到强大的中国主流话语叙事的影响,逐渐“无意识”地采用中国输出的话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中国事件国际表达中所指与能指的融合。正如祝朝伟所言:“译本较之于源语文本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随着社会、政治、文化等不断发展,读者的审美心理需求也会不断演变,这就需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全面考察读者的期待视界,以便有力地指导翻译实践。”(祝朝伟,2012:259)

猜你喜欢

能指译者跨文化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语言与文字: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之四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