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随机混龄”班级现状探微
2018-11-05汪文静
汪文静
摘 要 混龄教育理念在自传入国内便迅速蔓延,但由于缺乏相关教育案例与经验,加之个别幼儿园只是空有混龄教育的外囊,并非真正拥有混龄教育的本质,一种我国所特有的混龄教育模式——“随机混龄”模式出现了。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规范性较差,盈利性的目的更为显著,导致随机混龄编班的班级出现了诸多问题。笔者将以成都市某民办幼儿园混龄编班的B班为例,深入探讨随机混龄编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混龄教育 随机混龄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9.083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mixed-age education has spread rapidly since its introduction into the country.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relevant education cases and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the fact that individual kindergartens are only empty bags with mixed-age education, they do not really have the essence of mixed-age education, which is unique to China.Mixed age education model - "Randomly mixed age" mode appeared. This kind of education model has a great deal of randomness, poor standardization, and even more significant profit-making purposes, leading to many problems in classes with randomized mixed-age classes.The author will take class B of a private kindergarten in Chengdu,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in depth the problems of random mixed-age classes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opinions.
Keywords mixed-age education; random mixed-age; preschool education
瑪利亚 蒙特梭利对于同龄教育的批判,使人们终于挣脱出同龄教育的桎梏,转而将目光聚焦于一个全新的教育组织形式——混龄教育。蒙特梭利认为,传统的同龄教育是违背自然规则的教育,是人为强制改变了社会准则,是人为剥夺了幼儿接触不同类型同伴的权利,擅自重组了幼儿的真实社会生活结构。混龄教育理念被美国、德国、丹麦、英国等欧洲先进国家率先实践,国内随之也参与进混龄教育实践的热潮。但由于我国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部分二线及三线城市缺乏相关的教育案例与经验,专家研究者团队的数量极其有限,实地考察次数不多也不够深入,加之部分幼儿园只为图个混龄教育的噱头,并不重视其本质,我国所特有的“随机混龄”模式便悄悄滋生。
为进一步探微“随机混龄”模式组织下班级的现状以及面对的诸多矛盾和挑战,笔者将以成都市某民办幼儿园随机混龄的B班为例,对该班幼儿生活、学习等情况,及教师组织管理情况进行举例分析。
1 混龄教育的概述
混龄教育就是指将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能力水平各异的幼儿组织在同一个集体和环境,共同参与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
在我国,混龄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模式:(1)“混龄班”模式。即幼儿园所有幼儿全部以混龄的组织形式编班,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均按照混龄组织安排。(2)“同龄班+混龄活动”模式。又称为“间接性混龄”模式,即幼儿只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进行混龄组织编班,其余时间均按同龄组织编班。(3)“随机混龄”模式。即混龄不遵循特定的规则,随意性较大,可能是由于幼儿园园舍条件有限,教师人数有限,但入园需求过高,为了商业的牟利,“硬塞”幼儿入班。抑或是幼儿入园需求过低,为了节省成本,将两两班级随意压缩为一个班级。甚至可能是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意愿,将本应该读小班的幼儿安排进中班、本该读中班幼儿安排进大班等情况。
2随机混龄组织下的B班现状
2.1 编班随意,恶性循环
该班共有39名幼儿,其中18名幼儿的年龄在5岁半~6岁之间,12名幼儿的年龄在4岁~5岁之间,有9名幼儿年龄不足4岁,并不按照大中小班1:1:1的比例严格混龄编班。据该班老师称,这是由于园方将上一年园内所有大班“毕不了业”的幼儿全部划分进了现在的B班,这些“毕不了业”的幼儿是上一年虽读了大班但年龄还不到大班的幼儿,只得再随班重读一次大班。而9名年龄不足4岁的幼儿是该班张老师被调入大班前所带的班内的幼儿,这9名幼儿的家长有3名在访谈中表示她们其实并非真正对这个“混龄班”感兴趣,而只是认非常认可和信任这位张老师,并且自己的小孩也最喜欢张老师,一定要非张老师的班不读。剩余的6名家长表示她们看了有关混龄教育的相关书籍和报道,认为对孩子益处多多,想要自己的孩子去适应一下多元化的环境。
据悉,每年都会有大量虽读了大班但不能毕业的幼儿,而每年在读的大班又会有大量本应该读中班的幼儿被“破例”升入大班,而为了达到开班人数的标准,尽可能地利用资源和平均各班幼儿人数,园方打出“混龄班”的旗号吸引园内感兴趣的幼儿家长转班,如此往复,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2.2 不科学“分层”,有失教育公平
以下是午饭时间,班内两名教师就餐时关于该班情况的对话:
T:这个班的娃儿太恼火了,你看今天排练的舞嘛,排了一天才排了多少,这边在排,那边又在吵,不排练的娃娃些浮躁得很!教室太吵了,弄得排练的娃娃些听不清楚我们两个在讲啥子,一句话吼几遍,都还有听不到的!
F:是嘛,真的太惱火了,一天到晚的练,我们两个的重心都在要毕业的娃娃身上,要毕业的娃娃天天排练,那些不毕业的娃娃坐到一边天天没事干就是耍,又吵得不行,其实还对不毕业的娃娃多不公平的,读了一年啥子都没学到。
T:家长领导就是要看最后的毕业典礼,这才是重中之重……
该班教师将班内幼儿分成了两大组,一组幼儿是年龄达到了大班标准,今年需要参加毕业典礼;另一组幼儿是班内年龄不到大班标准的幼儿,即今年不参加毕业典礼的幼儿。教师为了方便排练,和完成好排练的任务,取消了幼儿在园时所有的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时间,班内两教一保,两名教师便负责毕业班孩子的排练,而保育老师则负责保育工作的同时还要时不时记住“瞅一眼”不毕业的孩子玩得怎么样,不发生冲突和安全事故就行。
毫无疑问这种幼儿的分组是无意义的,分组的目的在于教师达到自己的绩效利益,而非关系幼儿成长的切身利益,为了游戏而游戏,为了运动而运动,这种“分层”的教育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多层次教学”,它任何一个层次的教育都是不成功的,它没有结合不同年龄幼儿的阶段发展特点拟定教学计划,改善教学模式,反而将不同年龄幼儿直接分开,只顾最与利益相关的那一组幼儿,而暂时不关紧要的一组幼儿便放任其自由玩耍,没有目的性的、没有设计的玩耍玩具,只是借玩具,希望幼儿乖乖坐在原地,不要发生安全事故,消磨时间即可,显然这是对幼儿的成长无益的。而要毕业的幼儿开始愈发地渴望和羡慕玩耍的时间,他们的体力和教师的需求是不成正比的,这种排练是违背身心发展规律的。
2.3 教师素质欠缺,野蛮“一刀切”
王老师教小朋友们做模型飞机,模型材料是大班教材配套的手工“百宝袋”里的。教师在教室前面讲解和示范操作,幼儿则跟着做。年幼的幼儿开始慢慢掉了队,有的甚至从第一步就开始没跟上。班上3岁半的毛毛看到好多同伴都完成了作品,自己急得哇哇大哭。王老师走过去指着毛毛说道:“哎哟,你真的笨哦,你看别人都做那么好,你第一步都没做对,还哭!羞羞羞!”老师拿起毛毛的作品,帮他完成了,其余也不会的幼儿见状,也跑过来,老师也一一帮他们完成了作品。
班内教师是随机从幼儿园中抽调到该班的,教师们之前的带班经验均基于同龄编班的班级,对混龄编班班级怎么带班其实并未有深入的了解,由于教师并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有关混龄教育相关培训,该园也缺乏混龄教育的相关案例和指导材料,且园方对混龄编班后续教育的不重视,直接致使了教师的不重视,更别提设施设备的多元化提供。该班幼儿所用教材均为针对大班幼儿设计的教材,教师在教学时也没有多层次地设计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而是简单的将该混龄班级与传统的同龄编班班级相等同,为了省事,干脆闭着眼睛“一刀切”,并未根据不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弹性教学,也并未有意识地在观察幼儿、记录幼儿,幼儿的发展状况因此得不到及时反馈。甚至于教师将年幼幼儿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归结于幼儿的智商水平的高低,而不从自身的教学找原因,这样的野蛮教育打击了年幼幼儿的信心,扼杀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不仅不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反而滞阻了幼儿的发展时机。
混龄班教师应有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学习观,能将每个幼儿都看作是有着自己独特发展路径的人,能纵向地看孩子的发展,而不是横向比较,能学会观察和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能看到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一定的生长期,不再以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多少来评价孩子,而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多元地看待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1]
2.4 安全隐患滋生
教师后来放弃了让年幼幼儿安静不发出声音的想法,选择了佩戴“小蜜蜂”,用扩音器帮助自己提高音量。但是往往嘈杂的环境会让幼儿愈加的浮躁,班级的安全也成了一大隐患,对幼儿纪律意识的养成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此外,两教一保的班级配置,要照看39名幼儿,本来就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但现在反而两名教师都集中关注要毕业的18名幼儿,另一群超过半数不毕业的幼儿仅由一名保育老师在兼顾保育工作的同时照看,如果幼儿中途有上厕所或其他情况离开角落,那安全谁来负责?幼儿园向来都是安全第一,如果安全都大打折扣,谈何教育和活动?
3 关于开展混龄教育的建议
3.1 提高教师素质
混龄教育不同于同龄教育,部分教师没有或缺少混龄教育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导致幼儿接受教育的质量巨幅下降。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在不断学习中进步。教师也应当树立科研的意识,不能因为怕麻烦而放任自己在相关领域“无知”的状态,教师应积极加强自己的观察和记录意识,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能力。在混龄的班级中,幼儿发展差异巨大,只有教师通过观察分析,才可能把握幼儿的发展动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同时兼顾年长和年幼的幼儿,保证教学的“弹性”,实现教学的“多元化”。既确保年幼幼儿能够理解和听懂所讲的内容,又要使年长幼儿不会认为所学内容完全就是“小儿科”,没有挑战性。但层次性的教学不是“切断式”的教学,教学内容要更能引起幼幼之间的互动,得以实现混龄的目的。
3.2 加强财政投入
政府应加强对混龄幼儿园的重视,加大投资的力度,积极鼓励有资质的幼儿园进行教育试点,建立专门的教育基地,助力于混龄教育实践的推广。混龄教育的幼儿园也需要拿出专项资金投入于混龄教育的研究,用各种方式鼓励园内教师投身于混龄教育的事业当中来,并且引进更多从事混龄教育的优秀教师来园发展,保证园内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育氛围。除了园内软实力需要加强,硬实力也不能落下,设施设备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各阶段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是否达到混龄办园的标准,也是需要考虑和改善的内容。
3.3 组建专家队伍
教育部门可以组建权威的专家队伍,定期或长期对混龄办园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和考察。由于专家队伍具备较高的活动设计和指导能力,可以帮助幼儿园发现其教育教学模式的问题所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情况严重的专家可以督促其调整整改教育教学模式。并且专家队伍可以定期为在职教师开展学术讲座,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除此之外,园内自己也可以集合在混龄教育领域感兴趣或有研究的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研究,不断开拓思路,创新理论,开发适合本园的混龄课程,加强沟通交流的机制。
3.4 坚定教育信念
不論是在办园还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园管理人员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不论遇到了何种坎坷困难,也要坚定最初的教育信念,不能被短暂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幼儿的发展要始终先于幼儿园的盈利。混龄的编班要严格按照大中小班人数比例来分配,且要保证时间上的混龄,即幼儿进班的时间要有层次性,应按照新进、进班一年、进班两年的梯度来统筹安排,以保证新生与老生之间有充分的经验交流与碰撞,从而更好地发挥连续混龄教育的优势。[2]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就要不断提升和发展自己,让自己教育的目光变得更广更远,要定期反思与总结,帮助自己调整心态。园方也可以加强与家园的沟通和交流,让园内教育透明化,让家长参与进混龄的教育中来,接受家长的监督。
4 结束语
随机混龄模式编班并不能成为不符合混龄办园条件幼儿园“园本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借口,不具备混龄编班条件的幼儿园假借混龄的借口掩盖自己资源的短缺、资金的紧张,而大打折扣、甚至面目全非的混龄教育是有背办学原则的。就如生态心理学的观点:“环境对身处其间的个体而言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个体和它的态度和探索方法的变更而具有不同的内涵。”[3]在混龄这样的环境中,幼幼之间“最近发展区”认知的碰撞、幼幼之间的合作和互动都是在这个既定的混龄环境中的动态元素,而互动内容,一部分是幼儿自发产生的,一部分是教师设计好的,而教师多层次、多元化的弹性的教学和指导,将会让这个既定的混龄环境对幼儿产生大不相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丽华.幼儿园混龄教育的价值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61-63.
[2] 程彩玲.幼儿园3-6岁连续混龄教育的组织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0(11):61-63.
[3] 华爱华.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J].学前教育研究,200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