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枸杞复合果醋发酵工艺的研究

2018-11-03李彩霞张睿睿

中国酿造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总酸酒精度醋酸

李彩霞,张睿睿

(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其营养价值较高,富含钙、铁、钾、镁和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vitamin C,VC)、葡萄糖、果糖、酒石酸、草酸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和营养成分。具有抗病毒杀菌、抑制肿瘤、抗贫血、降低胃酸、抗动脉粥样硬化、补益大脑和利尿消肿等保健功能;还具有缓解机体疲劳,降低血糖浓度,预防骨质疏松症,降压,抗氧化和美容等药理作用[1]。枸杞是茄科枸杞属植物,味甘、性平,属于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品种,在我国和其他的亚洲国家有超过2000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2]。其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β-胡萝卜素、维生素E(vitamin E,VE)、硒及黄酮类等抗氧化物质,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此外还具有抗衰老、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3]。

果醋是用水果或果品的加工下脚料为主要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酿制而成的一种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的酸味调味品,其兼有水果和食醋的营养,是集保健、食疗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饮品[4]。饮用果醋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好处,如果能利用多种果蔬,将其制成复合型果醋,可以使果醋的营养种类更为丰富,复合型果醋也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5]。本试验以葡萄和枸杞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酿制复合果醋,探讨葡萄枸杞复合果醋适宜的发酵工艺,以期为葡萄枸杞复合果醋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赤霞珠葡萄:产于甘肃张掖;7号红枸杞干果:产于甘肃白银;白砂糖(食品级):市售。活性干酵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醋酸杆菌: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葡萄糖(分析纯):天津市盛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体积分数95%的乙醇(分析纯):上海中秦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琼脂: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酵母膏: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果胶酶(1.2×105U/g):烟台帝伯仕自酿机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TQHZ-2002A大容量全温度振荡培养箱:太仓华美生化仪器厂;DHP-9272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4数显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BSA224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HG-9246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玺袁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 510型精密pH计:上海安莱立思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复合果醋酿造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

原料选择:葡萄和枸杞应选择成熟、无病和无霉烂的果实。

葡萄汁的制备[7]:葡萄去梗后,破碎,并立即添加140mg/L H2SO3(以SO2计)防止氧化,同时加入30 mg/L果胶酶,并于低温条件下浸渍48 h,备用。

枸杞汁的制备[8]:枸杞清洗,40~50℃水浸泡20~30 min,以1∶3(g∶mL)的比例加水破碎打浆、过滤,并在枸杞汁中加入30 mg/L果胶酶与70 mg/L H2SO3(以SO2计)混匀,低温条件下浸渍48 h,备用。

调整糖度、pH值:葡萄汁和枸杞汁按1∶1(mL∶mL)混合后,使用白砂糖调节糖度为18°Bx,且在发酵刚刚开始的时候一次性加完[9]。之后用pH计测定果浆的初始pH值,加入适量的碳酸钙或酒石酸进行降酸或增酸,以便达到预定pH值。

酵母的活化[10]:取一定量的活性干酵母,加入其质量5%的白砂糖以及20倍质量的水,搅拌均匀,置于35~40℃电热恒温水浴锅中30 min,冷却至28~30℃备用。

酒精发酵:将活化好的酵母(温差不超过10℃)加入待发酵液中进行酒精发酵,发酵6~7 d,发酵期间定期测定酒精度、相对密度、温度、可溶性固形物,当相对密度达到0.992~0.996时,终止酒精发酵,转入醋酸发酵。

醋酸菌的活化[11]:保藏菌种先经斜面活化,32℃培养24 h后,转入醋酸菌活化培养基中,4层纱布封口,32℃、120 r/min振荡进行活化,24 h后得到醋酸菌种子液。

醋酸发酵:将醋酸菌种子液以一定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液中进行醋酸发酵,放入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培养一定的时间,定期测定酸度,至酸度不再上升时结束发酵,经过滤、澄清并于75℃灭菌20 min[12]得到成品复合果醋。

1.3.2 酒精发酵单因素试验设计

分别选取初始pH值(3.4、3.6、3.8、4.0、4.2)、发酵温度(22℃、24℃、26℃、28℃、30℃)、酵母添加量(2.0%、4.0%、6.0%、8.0%、10.0%)3个因素进行酒精发酵单因素试验,以酒精度为考察指标。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L9(33)正交试验,以初始pH值(A)、发酵温度(B)、酵母添加量(C)为3个因素,以酒精度为考察指标,优化酒精发酵条件,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酒精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alcoholic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1.3.3 醋酸发酵单因素试验设计

选择发酵温度(26℃、28℃、30℃、32℃、34℃)、发酵时间(3 d、4 d、5 d、6 d、7 d)、醋酸菌接种量(2%、4%、6%、8%、10%)3个因素进行醋酸发酵单因素试验,以总酸(以醋酸计)含量为考察指标。

在单因素水平试验的基础上设计L9(33)正交试验,以发酵温度(E)、发酵时间(F)、接种量(G)为3个因素,以总酸含量为考察指标,优化醋酸发酵工艺条件,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见表2。

表2 醋酸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Table 2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acetic aci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1.3.4 测定方法

(1)感官指标测定

复合果醋的感官指标参照GB/T 30884—2014《苹果醋饮料》规定的感官方法进行分析。

表3 复合果醋感官评价标准Table 3 Sensory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compound fruit vinegar

(2)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测定

可溶性固形物:采用手持糖量计测定[13];酒精度:按照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执行,采用密度瓶法测定;总糖与还原糖:采用菲林试剂滴定法测定[14];总SO2:按照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执行,采用直接碘量法测定;总酸:按照GB/T 12456—2008《食品中总酸的测定》中电位滴定法测定;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参照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酒精发酵试验

2.1.1 初始pH值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图1 初始pH值对酒精发酵的影响Fig.1 Effect of initial p H value on alcoholic fermentation

初始pH值低于3.8时,酒精度随初始pH的升高而逐渐上升,pH过低,不利于酵母菌的活动,酵母生长缓慢,产酒精量较少,此时提高pH值,可以提高酒精发酵产物的量;初始pH为3.8时,酒精度达到最大,为8.25%vol;初始pH值继续增大,酒精度下降,是由于酸度过低,抑制酵母菌的生长繁殖,不利于酒精发酵,造成发酵不彻底,产酒精率下降,甚至会使发酵失败。因此,选择酒精发酵的最佳初始pH值为3.8。

2.1.2 发酵温度对酒精发酵影响高而逐渐升高,是因为酵母菌生长对温度敏感,升高温度能加快酵母菌生长繁殖[16];发酵温度为28℃时,酒精度达到最高,为8.19%vol,继续升高发酵温度,会导致酒精度下降,是由于高温对酵母菌生长不利,使酵母提前出现疲劳状态而抑制酒精发酵,发酵提前终止,酒精度较低[17]。因此,选择酒精发酵最适温度为28℃。

2.1.3 酵母添加量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由图3可知,酵母添加量为2.0%~6.0%时,酒精度随酵母添加量增加而逐渐升高;酵母添加量为6.0%时,酒精度达到最高,为8.15%vol;继续增大酵母添加量酒精度反而降低,可能是由于在酒精发酵前期,酵母过多,会产生大量的酒精,导致酵母菌生长受到抑制,酒精度增加缓慢,产酒精量相对较低[15]。因此,选择酒精发酵最适酵母添加量为6.0%。

图3 酵母添加量对酒精发酵的影响Fig.3 Effect of yeast addition on alcoholic fermentation

2.2 酒精发酵工艺优化

酒精发酵工艺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见表4,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

表4 酒精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Table 4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alcoholic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图2 发酵温度对酒精发酵的影响Fig.2 Effect of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on alcoholic fermentation

由图2可知,发酵温度为22~28℃时,酒精度随温度升

表5 酒精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Table 5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results for alcoholic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从表4、表5可知,3个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为初始pH值、发酵温度、酵母添加量。显著性检验表明,初始pH值对酒精发酵的影响为极显著水平(P<0.01);温度对酒精发酵为显著水平(P<0.05);酵母添加量对酒精发酵影响不显著(P>0.05)。最优的工艺组合为A3B2C2,即初始pH值为4.0,发酵温度为28℃,酵母添加量为6%。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测得发酵液中酒精度为8.28%vol,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稳定。

2.3 醋酸发酵单因素试验

2.3.1 发酵温度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图4 发酵温度对醋酸发酵的影响Fig.4 Effect of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on acetic acid fermentation

由图4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醋酸菌的生长繁殖随发酵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果醋中总酸含量随发酵温度升高而逐渐上升,当发酵温度为30℃时,总酸含量达到最大,为3.30 g/100 mL;当发酵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菌体容易老化,醋酸菌的生长代谢受到阻碍,醋酸含量下降[18]。因此,选择30℃为醋酸发酵的最适发酵温度。

2.3.2 发酵时间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酵液中酸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发酵时间为5 d时,发酵液中总酸含量达到最大,为3.52 g/100 mL;发酵时间继续延长,总酸含量几乎保持不变,是由于醋酸菌在繁殖初期数量少,随时间延长醋酸菌大量繁殖,乙酸含量上升,发酵后期,由于产物抑制作用导致酸含量不再增加,发酵液中酸含量几乎保持不变[19]。因此,选择醋酸发酵最适时间为5 d。

图5 发酵时间对醋酸发酵的影响Fig.5 Effect of fermentation time on acetic acid fermentation

2.3.3 接种量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随着接种量增大,果醋中总酸含量上升,接种量过低,醋酸菌浓度低,产酸速率慢,提高接种量可使产酸速度加快[20];接种量为4%时,总酸含量达到最大,为3.70 g/100 mL;继续增加接种量,由于醋酸菌含量过高,导致发酵后期营养物质不足,影响醋酸菌生长发酵能力,不利于醋酸的积累,产酸速度减缓。因此,选择醋酸菌最适接种量为4%。

图6 接种量对醋酸发酵的影响Fig.6 Effect of inoculum on acetic acid fermentation

2.4 醋酸发酵工艺优化

醋酸发酵工艺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醋酸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Table 5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acetic aci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续表

由表5可知,在试验号为1、4、5、8的工艺条件下发酵的果醋,总酸含量均低于3.5 g/100 mL,不符合果醋酿造的国家标准。

从极差分析中可以看出,在醋酸发酵阶段3个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可见,在醋酸发酵工艺中,对这3个因素而言,发酵时间最为重要,其次是发酵温度,接种量对产酸量影响不显著。最优的工艺组合为E3F3G2,即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6 d,醋酸菌接种量为4%。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测得复合果醋中总酸含量为4.27 g/100 mL。

2.5 产品质量指标

2.5.1 感官指标结果

色泽:红茶色,有光泽;香气:有枸杞特有的果香味、醋香;葡萄水果的混合香味,香味浓郁协调;滋味:口感柔和甘爽,酸甜适中,无涩味,无不良气味;体态:体态澄清透明,无沉淀和悬浮物。

2.5.2 理化指标

总酸(以醋酸计):4.27 g/100 mL;还原糖(以葡萄糖计)2.5 g/L;SO2:125 mg/L。以上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2.5.3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50 CFU/mL;大肠菌群≤3 MPN/100 mL;致病菌:未检出。

3 结论

以葡萄和枸杞为原料,通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两个阶段的试验,研究复合果醋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6.0%、初始pH值为4.0、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6 d;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4.0%,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6d。此条件下制得的葡萄枸杞复合果醋呈红茶色,有光泽;有葡萄、枸杞特有的果香味、醋香,葡萄水果的混合香味,香味浓郁协调;口感柔和甘爽,酸甜适中,无涩味,无不良气味;体态澄清透明,无沉淀和悬浮物。总酸(以醋酸计)为4.27 g/100 mL,还原糖(以葡萄糖计)为2.5 g/L,工艺条件稳定。

猜你喜欢

总酸酒精度醋酸
响应面法优化辣椒红酸汤的配方及接种发酵工艺
小曲酒固态发酵工艺的优化研究
葡萄皮渣醋制作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醋酸钙含量测定方法的对比与优化
图说醋酸
初探影响液态法米酒总酸总酯的因素
酒精度快速测定仪测定饮料酒酒精度
滴定法测定食醋中总酸含量及其不确定度评定
快速提取装置在酒精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醋酸甲酯与合成气一步合成醋酸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