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如何构建和谐开放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2018-11-02于学松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音乐教学效率

摘 要:音乐作为小学阶段有机组成学科之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美感,让他们喜欢上音乐、热爱上音乐。而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音乐被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小学音乐的教学改革就成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音乐学科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主要学科之一,其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逐渐认识、领略到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音乐美感,让他们喜欢上音乐、热爱上音乐。小学生天性活泼,禀赋各异,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去教,才能让音乐课堂焕发出新的色彩,才能让学生忘却学习压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让他们在音乐中得到启迪,获得灵感,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领域。

一、 构建和谐开放的小学音乐课堂

(一) 教学现状要求音乐课堂开放

谈音乐教学,首先得从我国目前整个教学现状谈起。由于天性使然,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喜欢打闹。可是有部分教师认为,这是一种不求上进的表现,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小学生的这种天性,比如鼓励小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小学生从此陷入了被动学习的深渊。这样教学目的看似达到,其实不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其实小学生的要求很简单,小学生很容易感到快乐与幸福,他们的幸福指数远远超过年龄大的孩子,教师能做的仅仅是成为他们的小伙伴。音乐课堂正恰恰提供了这种氛围和契机,轻放的音乐正好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得到放松。

(二) 实践中的开放让学生快速获取知识与能量

本人通过教学发现,音乐教学应当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友谊基础之上。把音乐课堂当成一次游戏,一次开放的游戏,效果会比普通课堂更好。

在课堂实践中,我经常尝试与学生沟通,问他们喜欢何种音乐。学生在这样一种开放的环境中,往往会放松自己。比如有的学生会轻松地说他知道贝多芬的故事,还说贝多芬就是专门创作音乐的。没有作业,没有考试,他们的这种内心想法是自主迸发出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提出一起学习音乐的要求,学生的态度还是比较默然的;假如我说是做游戏,他们表示很愿意加入,而且有人还问是不是“我爱记歌词”的环节,我就顺势用力地点头以示肯定。之后的音乐课,除了传授必备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我总会留出大部分时间来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比如我播放音乐让学生猜歌名,还让他们说出第一次听这首歌时他们在做什么。我的想法是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音乐融入他们的生活,教他们学会倾听和感受。这种方法带来的效果果然是非常好的,在学生的课外畅谈中,笔者终于听到了“音乐课”三个字;在音乐课堂上,笔者也终于看到了学生们真诚的笑容。

二、 以人为本,合理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一) 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音乐课堂上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是一定的,但是更多的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陶冶学生的情操。不同性格的学生对同一首歌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胆小不自信的学生,我反复对他说:“大声唱出来,一次就好了,迈开第一步,你就能适应了,就像骑自行车,只要一脚踩下去不落地就行了。”对于追求更高层次的学生,我会推荐他们听那种振奮人心的音乐,一起去感受演唱者身上的力量。每个演唱者都有一个音乐的梦想,他们勇敢地站在舞台上把梦想唱给台下所有的人听。舞台上闪光灯亮起来的那一刻,就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开端。

(二) 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小学阶段是每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教学培养决定着学生今后的性格、成绩、作为等各个方面。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我会针对性地对一部分学生渗透细腻的情感培养方法。比如对于怯弱的女生、缺乏自信的学生,以及一些过度自信、张狂的学生,我会着力去培养他们细腻的感情。因为这部分学生更需要这种情感因素的熏陶、锤炼。在认识音符的过程中,针对这类学生,我会更侧重于情感的渗透;在播放音乐教学时,我也会有所侧重。

在教学方式上也应该多元化。当一个羞怯的学生终于学会了开口,哪怕是随时随地的小声哼唱,教师也要觉得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在其心里生根发芽。我曾遇到过很多不幸的学生,他们时常感到孤独,他们的内心封闭,于是我推荐他们听那种有抚慰人心作用的歌,上音乐课时也经常给机会让他们表现,并给予表扬,说他们具有别人没有的音乐灵感,能听出更特别的东西,并引导他们积极融入班集体中来。其实内向的孩子可能有更加细腻的情感,他们在品析音乐的时候可能有更加独特的想法与发现,但是需要借助音乐课堂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这样才能使他们打开心扉。那种比较叛逆的学生对父母有着较强的抵触情趣,对于这类学生,单单让他们听几首歌是不够的,我会隔三岔五让他们看一段有关音乐的小视频,在看和听的同时,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可能会更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慢慢理解歌词的意味深长,他们会慢慢懂事,开始懂得他们年少无知。小学生是活蹦乱跳的,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一个安静的空间,让他们学会思考和反思,以培养他们成熟的心智。因为音乐教学不同于语文数学,它需要一种轻松恬淡的氛围。我们如今所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音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三、 和谐的音乐课堂需要融洽的师生互动

笔者认为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十分重要。互动的时间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教师在教学生的同时,会给学生一种亲近的体验,使之更加乐意接受音乐的感化,更加富有音乐创造力。除了与学生之间建立感情,教师还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因为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极高的。教师的素养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水平上,更体现在平时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教师凡事要能起到带头作用,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学生共同成长,最终成就他们最真实的自己和最有可能的未来。

四、 小结

新课改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仅应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更应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情趣,拥有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兴奋点和变化点。教师对音乐教学做出的评价只是交流教学心得的一种方式,小学音乐教学要跟随新课改的步伐不断改进与完善。

作者简介:

于学松,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孤山小学。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小学音乐教学效率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