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教学 提升体育教学实效

2018-11-02韩同林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激发引导小学体育

摘 要:小学体育课程,基于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将理論与实际锻炼相结合,逐渐形成学与练的有效融合。就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笔者从激趣、引导和强化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引导;激发

体育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也是保证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有效课程之一。高效的体育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体质、愉悦身心、缓解学习压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强化引导、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教材,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引导,锻炼学生体力与毅力,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意识。

一、 准确定位,注重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选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学习。在角色准确定位之后,就要考虑具体如何去做,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工作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引导,让学生重视体育的学习与锻炼;其二是做好课堂活动的引导,保证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有序展开,体育教学要有重点、有思路、有规矩。例如,在教学“投掷”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投掷的动作要领,知晓在投掷过程当中容易犯什么样的错误,以及应如何避免,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重要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学生提高体育意识。第一,要树立安全意识。教师要告诫学生,不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安全都是第一位的。第二,要提高规范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想提高成绩,特别是要取得不断的进步,离不开正确规范的动作和熟练衍生出的技巧,这都是提高成绩的基础所在。而规范性的动作,也离不开教师的反复强调和提醒。

体育课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离不开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当然,教师的引导不是先入为主的替代,一定要做到适度、适当。因此,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定位要准确。

二、 开放课堂,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的开展要有一个方向,确定方向后,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智慧,尽可能将一些基础环节创造性地做好。例如,如何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如何灵动地安排好必要的教学环节,如何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示在学生面前等等。教师对此需要精心规划,做出精彩,从而激活学生,激活课堂。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教学素养的同时,还应结合教学内容,并在充分考虑学生基础的情况下,选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开始。可主要选取学生平时所喜爱的一些游戏,比如篮球中的上篮、沙坑跳远等。要重点引导学生对几种跳跃动作进行改进,注意动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学生兴趣得到激发后,教师再进行新课的教授,并做好动作示范,鼓励学生自由结组进行练习。在学生自由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选定目标学生。在学生自由练习比较充分后,再让优生进行示范。这时,教师要着力进行引领和点评,特别是要纠正好学生易犯的错误动作。

开放性的教学设计是利用游戏激趣、激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训练本身来讲,层次比较清晰,有自由练,有示范练;有学生找错,有教师纠错;有学生自由结对,有师生良性的互动,活动一环扣一环,教学氛围十分活跃。学生既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对自己产生新的认识,真正地激活课堂教学。

三、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通过自我意识的提高,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更加强烈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进行一些比赛,如接力赛、计时赛等,促进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并且教师应有计划的采取合理的措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如在进行快速跑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好相应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在其中感受到相应的成就感。教师还可以设置障碍,并让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比赛,在比赛活动中收获成就感,同时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面对竞争、面对挑战的精神。再如有的学生身体基础比其他学生的差,因此体育课堂中表现得很不自信,积极性也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这一类型的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身体情况,在教学中给予良好的引导和帮助,并适当地降低练习难度,增加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信心,提高其参与的热情,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小学体育教师要使小学生树立“健康生活,加强体育锻炼”的观念,使体育锻炼成为小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提高认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调动学生积极性,师生共同参与,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巍,苏明.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8(22):170-171.

[2]张小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7):115.

作者简介:

韩同林,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徐水路小学。

猜你喜欢

激发引导小学体育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