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领孩子潜入“有温度”的美术课堂

2018-11-02范凤鸣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美术教学方法

范凤鸣

【摘要】本文叙述美术教师可以从情境创设、教学方式选择和教师自身魅力修炼等方面着手,为学生开启美术课堂的乐学之门。

【关键词】美术 情境创设 教学方法 教师魅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139-02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美术教学应让学生在愉快的参与中丰富情感体验,激发内驱力,大胆表达个性。怎样才能在冷封的美术课堂上升温,让“乐学”之花种重新萌芽,展蕊怒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情境创设“趣”一点

蔡元培先生曾说:“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入水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味。”美术课要让学生喜欢,就要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求知、探索、尝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无论教师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三点:一是遵循主动化、个性化、活动化的主体教学原则,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发挥个性;二是要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情境的创设应围绕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三是符合儿童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使情境创设更贴近儿童的天性和最近发展区。

《手印、指印变变变》是苏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执教过程中,笔者以指印的卡通形象“大耳朵图图”为导游,由它引领孩子认识手印世界中的动植物等,通过参观游览的方式贯穿整个教学;再由手印国王邀请孩子参加手印、指印绘画大赛为契机,将充满趣味的学习任务传达给孩子。这样的情景创设,不仅无声地将教学知识渗透给孩子,孩子的学习热情也得到进一步的激发,思维更为活跃,创作也能更为深入。

二、教学方法“活”一点

好动、好奇、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富有變化、新颖有趣的游戏形式。在呈现新授内容时,教师要想尽方法为学生创设新颖的游戏场景,吸引学生注意力。高尔基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马卡连柯也主张让儿童通过游戏认识事物、丰富知识。游戏是孩子非常喜欢的活动,也最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上,笔者有意识地寓绘画于游戏之中,以此提高儿童绘画的积极性。

在教学人美版一年级《春天的色彩》一课时,为帮助一年级孩子识别色系,笔者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事先在黑板上准备好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原色卡纸,再给孩子准备这四种颜色相对应的深浅不一的小卡纸,让孩子将原色卡纸与小卡纸分别对号入座。在“找朋友”的过程中,让孩子明确不管颜色深浅如何变化,它们都属于同色系列。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得非常活跃,轻轻松松就掌握了本课的重点知识。喜欢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做游戏可以满足孩子爱玩的心理,可以让他们充分地动手、动脑,有利于强化记忆和发展创造思维。

除游戏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听故事、讲故事、角色扮演、实验演示、走进自然、结合多媒体等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巧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愉悦宽松、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活泼起来,思维灵动起来。

三、教师魅力“强”一点

(一)以丰富的知识装点课堂

美术外延宽泛,涉及面广。翻阅教师教学用书,不难发现有不少内容涉及其他学科内容,有文学类、音乐欣赏类、或是有关地理科学等,这就对美术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图画与文字》一课,就需要教师知晓中国与埃及象形文字的演变历史,通过对文字的形象性解读,让孩子初步了解文字的构成与文化内涵,从而逐步认识文字的形式美、线条美和点画美,进而引导学生运用水墨工具和方式来表现象形文字,激发学生关注古文明、探索古文明的兴趣。教师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装点美术课堂,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了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还彰显美术学科的大气之美。

(二)以幽默的互动活化教学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从教多年不难发现,学生不仅钦佩欣赏学识广博的教师,对幽默睿智的教师更是喜爱有加。幽默能更好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师生之间的幽默互动使课堂更富生命力与朝气,更能激发学生的智慧与创作热情。

要想使自己的课堂达到和谐幽默的效果,达到能熟练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的境地,调整心情是关键,如果教师微笑着、怀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学生就会被老师愉快的心情、爽朗的笑声所感染,正所谓“境由心生”。其次,教师的幽默体现在体态、语言、板书、教具等方面,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巧妙选用合适的幽默方式。李镇西老师在《给新教师的建议》中,对教师幽默的方式做了详细介绍,一般有双关法、岔断法、对比法、曲解法、倒置法、夸张法等。教师在运用幽默的教学方式时,注意不可流于低俗浅薄,也不能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

(三)以宽容的评价接纳个性

每位学生内心都有一种积极向上、追求成功的渴求,他们渴望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人关注、被人鼓励、受到肯定。因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审美、单一的标准去衡量、评价学生,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接纳与宽容度、给予充分的赏识和肯定,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并能持续饱有学习美术的热情。

面对学生的美术作业,笔者会以欣赏、发展的眼光进行评判。打分时,分别选用不同颜色的星星表示。红色代表大胆有创新,黄色代表进步有朝气,蓝色代表沉稳有智慧,紫色代表认真有速度,绿色代表踏实有希望……使每个学生都能“星光灿烂”。这样的评价方式,既保护了学生的创作个性和学习热情,又委婉地指出了在美术学习道路上的前进方向。

此外,笔者还会在作业本上写一些鼓励话语,如:“作品干净、整洁、细致,体现着你扎实的功底和良苦用心,适当解放大脑、放开手脚,不那么拘谨,你会创作得更好。”“你的作品每次都别出心裁,让人眼前一亮,若颜色搭配上再大胆一些,画出你的高兴或是其他心情,作品会更精彩。”

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收获成功,得到发展。教师在评价时要多一点鼓励,多一份宽容,多一点期待,多一些征询讨论,让孩子在老师的包容与鼓励中,喜欢上美术课。

美术教学是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学生的“乐学”离不开老师的“善教”,教学中生动有趣的情景设计,活泼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自身的感染力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都有助于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也有利于产生乐学情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责编 周伟琳)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美术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创意美术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