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11-02韦政联罗长庚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韦政联 罗长庚

【摘要】本文从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学校与家庭架起沟通桥梁、构建家校共育格局、学校也要“教育”家长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关键词】农村儿童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树立榜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132-02

一、农村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的观察,当前农村儿童家庭教育的状况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重分数轻品德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但部分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忽视德育。笔者曾经到一个被当地人认为是“学风颇盛”的村上进行走访,被该村近年来培养出来的大专和中专学生的数量所振奋,但也为村里相互攀比学历的现象所担忧,更让笔者担忧的是该村部分在校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德智错位的方式违背了“德育为先,做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正如英国文学家查斯特菲尔德所说:“也许你会因为自己的才智而受到他人的敬慕,但是,只有你具备了良好的品质,你才能真正被人爱戴。”

(二)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

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家长缺少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对孩子的行为及心理问题不能给予正确有效地引导,有些家长甚至采取“非打即骂”的教育方法,还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放任自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要素,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第二要素,这两个要素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在理想的状态下,家庭和学校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两者可联手使孩子朝一个正确的大方向上快乐而健康地成长。但是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学生的责任应完全由学校负责,常常以工作太忙、离学校太远、自己能力有限等理由不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平日也不积极与班主任进行沟通。

(三)过分宠溺孩子

笔者走访本县的很多村寨后发现,农村家庭中大多是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与孙子孙女一起居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孙辈捧为“掌上珠”“小祖宗”的现象非常普遍。部分家长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幸福了。于是,很多农村家长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包揽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工作,孩子失去了锻炼和犯错的机会,成了生活的“套中人”,并长期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四)缺少榜样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一种隐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灵。部分农村家长未能严于律已,不注重自我言行,未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有些父母希望子女行为文明,自己平日却喜欢光着膀子走村串户。有些父母希望子女专心于学业,自己却常常参与打麻将、玩纸牌等活动,未给子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期望过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但也容易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望,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当前农村的教育乱象如下文所述。

第一,农村儿童过早入学。一些家长着急把低龄幼儿送进幼儿园,有的家长不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把不符合入学年龄的儿童塞进新生班……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违背了教育规律。

第二,不理性择校。许多农村家长舍本逐末,非要将子女送到城镇学校就读。这样既增加了城镇学校的办学压力,又加剧了乡村学校被撤并的风险。

第三,盲目比较。有的父母总喜欢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夸奖其他孩子。这样的行为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长此以往会使孩子难以承受学习的压力,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或厌学心理。

二、原因分析

当前农村家庭出现的这些教育问题是比较普遍的,笔者认为造成此类局面的原因如下文所述。

(一)农村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将自己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与教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家风潜移默化地浸染孩子的言行。部分农村家长较少辅导孩子功课,未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未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二)家庭教育方法简单

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儿童个性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部分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和粗暴,可能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有些农村父母与孩子沟通少,不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缺乏正确的教育与沟通方法。

(三)人才观较片面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进入好高中好大学就是有出息。家长片面追求考试的高分,缺失了爱心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良好品格教育等教育。

三、解决对策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人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是孩子增长知识、认识自我的平台与空间,家庭是孩子幼小心灵的避风港。优良的校风可培育孩子的美好心灵,引领他们健康地成长,优良的家风可提升孩子的修养,塑造礼貌言行。与此同时,良好的家风更是形成良好校风的精神来源和必要条件,和谐美好的校风又对一位孩子的未来、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由此可见,传承文明“家风”与铸造优良“校风”两者间是相辅相成的。学校在加强和改进农村儿童家教方面,可以说是“大有可为”。

(一)学校与家庭架起沟通桥梁

做好家校沟通,疏通双方信息渠道,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及其教师应积极交流与沟通。沟通的形式有:电话沟通、网络沟通;作业沟通、信件沟通;家长会沟通、家访沟通、家校联系卡沟通等。

(二)构建家校共育格局

具体方法有:第一,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动态,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第二,利用家长委员会,汇总研究家庭教育问题,集中解决家教重点、难点问题。第三,通过家长论坛,探讨教育问题,提高家长认识。第四,建立家访、家长访谈等制度,把学校的要求和目标及学生在校表现反馈给家长,家长也把子女在家的表现反馈给学校。第五,利用现代网络优势,拓宽家校互动的渠道。第六,对特殊的问题农村家庭还要给予结对帮扶等特别关照。

(三)学校也要“教育”家长

学校、教师应充分了解当前家庭教育的总体现状以及不同学生家庭背景,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去加强对家长的帮助和指导,最大限度地消弭不良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就当前而言,对存在家教问题家庭家长的帮助和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树立孩子健康成长教育的主体责任意识,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心;二是指导、帮助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当孩子的“贴心家长”;三是要信任孩子,能用信任孩子去取代控制孩子;四是要赏识孩子,特别是正确对待不听话的孩子;五是做孩子的表率,努力使家长自己的形象能放心的让孩子“复制”、模仿。

(四)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从实践经验来看,家教问题还可以依靠学生的能动作用去改善。首先教会学生辨别是非,自觉舍弃不良家教造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影响;其次,是学会感恩,能理解父母和其他家人的良苦用心,主动承担家庭责任,配合学校劝改不良的家庭风气;再次,是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感化父母和其他家人,实现农村儿童家庭教育的整体而全面进步。

(責编 周伟琳)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