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索

2018-11-02姜爱莉邢荣莲鞠宝林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8期
关键词:专业硕士实习基地工程实践

姜爱莉 邢荣莲 鞠宝 林剑

摘 要 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要求。通过对烟台大学生物工程专业领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改革和实践,探索适合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为保证培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专业硕士;工程实践;实践教学;生物工程专业;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8-0093-03

Exploration of Bioengineering Masters Training Mode//JIANG Aili, XING Ronglian, JU Bao, LIN Jian

Abstract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re the request of talent training for engineering colleges. By the pro-

fessional masters cultivation process in Yantai University, the training

mode of postgraduate was explored to improv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which sh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of good quality of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teaching.

Key words professional master; engineering practice; practical tea-ching; bioengineering specialty; practice base

1 前言

目前我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发生较大变化,复合应用型工程人才所占比重逐年增大。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现有条件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是工科专业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物产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生物工程是推动生物产业健康发展的新兴学科,海洋生物产业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契合国家蓝色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发展战略,烟台大学2010年获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地域与资源优势,以海洋生物工程为特色,逐渐形成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细胞培养与代谢工程、生物制品研究与开发三个学科方向。在近年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烟台大学生物工程领域积累了较多的行之有效的专业领域研究生培养经验,强化研究生工程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逐渐形成“以工程应用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为途径,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创新及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特色。

2 课程体系

现代研究生教育不仅注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育,更突出对独立的理论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1]。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是烟台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的特点,强化突出实践类课程(包括专业实践和工程实践)[1]。依据生物工程学科特点及培养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实践环节及专业补修课构成[2];学位课包括学位公共课和专业学位课,实践环节由学术活动、科研实践及社会实践构成。课程类型层次分明,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循序渐进规律,各类课程内容相互联系并各有侧重,充分考虑各类课程之间的区别、联系,与本科课程有机融合并有显著区别[3]。课程设置充分体现“选”字,根据专业方向系统化、灵活性开设课程,选修课广泛覆盖本领域各方向及相关的学科前沿,所占比例占总课程40%以上,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4]。研究生拥有充足的自主选修权,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知识背景、论文题目及发展规划进行课程选择,拓展研究生的研究视野,增强毕业后就业的适应性[5]。

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出专业硕士(工程硕士)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要求的差异,降低课程的理论深度,以行业特点、工程实施为导向,结合生产企业或工程开发实际需求设置课程,课程内容更侧重于工程应用,并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能反映当代工程科技发展前沿的最新水平[6]。在课程设计及教学过程中,强化案例教学,鼓励教师与行业专家合作,以工程实例编写案例并讲授等,通过案例教学、课堂研讨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切实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和意识。同时结合行业需求,邀请行业专家、技术负责人等开设“行业前沿讲座”,让学生尽早接触行业、熟悉行业、了解行业,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6]。

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专业领域研究生培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7]。本学位点以研究生知识结构、能力要求、工程意识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统筹规划实施实践教学工作,建立教、学一体,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按照国家学位办要求,培养方案中规定工程领域研究生必须保证六个月以上的企业工程实践,尤其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或兴趣到企业实习,根据实际情况,可集中实践,也可分段实践,或者两者结合进行[8]。同时要求研究生助教自己导师的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实验、科研基本技能,强化其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由烟台大学与合作企业共同负责,实行主、副导师的双导师制。其中,主导师为校内导师,全面负责学生的培养过程;校外导师为副导师,在企业实践、论文选题及研究等方面直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并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企业实践及科研条件[7],同时为生物工程硕士点的导师队伍建设提供工程实践培训、科研及成果转化的平台。校外实践主要由校外导师进行全程指导和监控。校外导师除负责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之外,每学年还为在校研究生开设专题讲座,主要介绍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及工程特色和需求,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理解,并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建议和参考。

要求校内导师深入生产一线,强化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并将科研、成果转化及工业生产等实践问题融入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结合案例教学及计算机仿真等手段,拓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面,着重培养其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6]。

4 工程实践

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到企业实习,工程实践时间六个月以上[6];根据课程和研究工作安排,灵活采用集中实践、分段实习及两者相结合的方式[7]。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领域硕士点根据自身的学科方向及地方特色,与周边相关企业联合,建立了六个相关领域的实践教学基地,所选实习基地涵盖了本学位点的三个学科方向,行业特色明显,并且有一定数量的高级技术人员。学校聘请部分高级技术人员承担部分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和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9],产学研合作,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利用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工程实践的机会,同时解决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工程实践性教学资源不足的困难。研究生企业实习期间可以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规范,熟悉工程实际生产,进行案例研究与分析,并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或技术改造等工作。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并根据企业具体需求提出研究题目和目标,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与研究生讨论后,根据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实际安排。

校内、外导师研究确定每个实践阶段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等具体安排,由校外导师对工程实践环节进行全程指导和监控。为提高工程实践质量,企业指定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工程师对研究生进行全程指导;每个实践阶段结束时,研究生撰写工程实践阶段小结,总结主要实践内容、实践体会、掌握水平、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后期工作思路等[9],由校外指导教师审核后写出评语,并给出本阶段专业实践的校外导师评定成绩[7]。专业实践全部完成后,学生提交专业实践学习总结报告,经主、副导师审核、评定后,给出专业实践总成绩,硕士点对所有学生实践成绩进行综合考核评定,给出最终成绩[10]。

5 实践成效

研究生经过企业工程实践后,工程意识显著强化,这一点在后续的论文研究过程中得到突出体现。另外,学生的吃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对社会的认识也有较大改进,为毕业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4]。到目前为止,本学位点的研究生毕业后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且很快在各自单位成为业务骨干。

在企业工程实习期间,许多校内导师指导研究生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帮助企业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并共同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如“海鲜多肽调味品”“功能健康水产食品”“紫苏醛”“枣皮红色素”“双氢青蒿素——PEG衍生物注射用粉针剂制剂”等;并衍生出系列研究生学位论文项目,其中数个项目已在相关企业进行中试或应用。为了强化实践教学效果,同时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本学位点的大部分学位论文题目均与其工程实践内容紧密结合,部分研究内容是在工程实践期间在相关企业完成的。

6 培养成效

本学位点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项国内外科技竞赛等实践创新活动,有多名学生获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其中有三项成果的选题直接来自企业需求,并在相关企业进行了初步转化;成功申请八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获授权,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由于本学位点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整个培养过程严格把关,在生源质量不理想的情况下,学生质量稳步提高。已毕业的学生全部顺利就业,就业去向主要为专业相关企业和高校。经过一年的培训和实践,毕业生可以很快适应就业环境,并逐渐成为所在部门的业务骨干。学院每年通过各种形式对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对所培养的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的满意度普遍较高。

参考文献

[1]王友仁,姚睿,洪春梅,等.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工科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3):22-25.

[2]李凡修,艾俊哲,戴捷,等.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4(23):161-162.

[3]黄蓉.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3(10):11-12.

[4]王青霞.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8):43-44.

[5]江国华.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探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8):9-11.

[6]高文波.新时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25-26.

[7]王兰珍,赛江涛,张志强.林业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特征与实施: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3(12):101-105.

[8]翟胜宝,王帅.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与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J].科技视界,2013(26):6.

[9]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

1-4.

[10]张延飞,许亚男,乐长高,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1(19):232-233.

猜你喜欢

专业硕士实习基地工程实践
实习基地建设与国际经贸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多学科协同的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六步教学法及翻转课堂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的应用探讨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