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2018-11-02郑伟
郑伟
摘 要 在新媒体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逐渐暴露出一些缺点和问题,不能完全满足时代性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展开创新,克服当前的困难和窘境,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简单介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多媒体视野下进行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其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并探讨如何高效展开其创新工作。
关键词 多媒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8-0089-02
1 前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多媒体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新媒体已然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也是思政教育的新平台。与此同时,高校思政工作的不足也在多媒体背景下暴露出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已然是新媒体视野下的重要改革事项。
2 多媒体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多媒体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变化 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进入高校教育工作中,无论是课程教学还是思政教育,都或多或少地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高校思政工作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导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无法完全满足新的教育需求。多媒体的应用,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更好地提升思政工作效率。同时,大学生也要熟悉多媒体教学模式,能顺应时代,运用多媒体完成思想政治学习。那么,根据多媒体教学特点,对高校思政工作进行创新就变得很有必要。
提升高校思政工作参与度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收者,大学生大多报以轻视的态度,认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意义不大。甚至某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把思政工作看成无用功,没有积极准备并参与高校思政工作。在多媒体视野下,这一问题更是得以放大,并成为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重大难题。由于多媒体的多元性,使得部分高校思政工作的重心从思政教育发生偏移,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多媒体向大学生展示诸多思政教育相关素材,却弱化了思政教育本身。针对这一情况进行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提高大学生和教师对思政工作的重视程度,优化多媒体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作用,已经变得非常有必要。
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这是多年教育经验积累下来的共同认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教师是引导者,而大学生才是接受教育的群体,他们能吸收多少教育的知识和经验,才是评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标准。在信息时代,大学生通过多媒体能接触到许多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有积极健康的,也有阴暗消极的,但都可能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塑造起到影响。此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启发并提高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这一切,都需要针对多媒体进行高校思政工作创新。
3 多媒体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挑战
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 多媒体的普遍应用,虽说让大学生能更好地获取信息和资料,但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极大影响。大学生还不具备成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判断,因此在接触信息时,往往会被信息所传递的价值观念所影响。有一些看似积极的信息,实际上却对大学生的世界认知产生误导作用。多媒体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能快速地吸引大学生的兴趣,其信息也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常见的如好莱坞影片,其在拥有极佳观赏性的同时保证了一定的艺术追求,受到广大大学生的追捧;但是众多的好莱坞影片中传递着美国的普世价值,当大学生接受了这种价值观念后,就可能对我国民族文化及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动摇甚至消解作用。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性和权威性 随着大学生通过多媒体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在接受高校思政教育时,他们往往产生已经掌握思政教育内容的错觉,从而放弃思政教育的学习甚至怀疑思政教育的权威性。这是多媒体普遍化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最佳时机和最大挑战。在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大学生能通过多媒体查到相应的信息,甚至比教师讲解的内容还要更丰富和全面。教师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提出的问题,大学生也基本可以通过多媒体获取答案。长此以往,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将会大大减弱,大学生也会养成依赖多媒体查询信息和答案的习惯,并片面地认为多媒体获取的信息比教师讲解的信息还要更丰富,对教师的权威性也会产生怀疑。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多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非常大,间接决定了现代高校思政工作的成效。在多媒体的普遍应用下,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要求。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师讲解模式已经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这种模式受限于教育资源、教学形式、教学实践性等,本身效果也不是非常好。在多媒体技术的冲击下,这种模式更是亟待改善和革新。现在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互动性的教学模式,而非教师占主体地位的独角戏一样的教学模式。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比较抽象,内容固定而偏枯燥,这就更需要多媒体作润滑剂,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易接收。
4 多媒體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探究
运用多媒体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塑造正确、科学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的和最终意义。在多媒体的帮助下,高校思政教育能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工作时,应当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人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帮助其构建合理的价值取向。如部分学生喜欢看好莱坞电影,被电影中传递的所谓爱国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影响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找寻相关好莱坞电影或其他电影,全面展示这些“普世价值”的适用性和缺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不能盲目追寻多媒体信息传递的价值取向,应当具有自我判断意识。
当然,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认知经验作为基础。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教师应当获取充足而生动的多媒体信息,保持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和生动性,避免学生因为失去兴趣而降低思政教育效率,从而影响到学生价值观念的正确形成。另外,过多、过杂的多媒体信息也可能导致大学生沉溺其中,直接影响其认知观念。如一部分网络上反社会的谣言,往往非常惊奇而博人眼球,实际上是胡说一通;但大学生无法分辨信息真伪,有可能受到谣言影响。高校思政教育教师应当及时发现并更正这一问题,利用正确、健康、生动的多媒体资料和信息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构建优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是完成高校思政工作在多媒体视野下创新的重要方法。一般来说,高校思政工作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多媒体硬件设施,另一部分是多媒体教学信息。多媒体硬件设施一般包括电脑、投影仪、扬声器等,目前各高校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较好成绩,多媒体硬件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得以普遍应用。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信息方面,各高校还需要进一步创新。目前大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多媒体教学信息只是单纯的教学大纲和文字描述,偶尔有部分图片。实际上,这种教学形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只是把书本上的文字投影到屏幕上而已。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时,应当全面利用多媒体,并生动地展示多媒体教学信息。
如在讲解毛泽东思想时,教师可以把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大纲以文字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在投影仪上,让学生对毛泽东思想有个基本了解。之后在详细讲解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背景、理论发展、地位确立、历史特点、世界影响时,应当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影像来进行全面展示。比如:通过图片展示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背景,通过视频让学生明白毛泽东思想的世界影响等。这种多媒体教学环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专注度,保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
运用多媒体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的互动性 现代教育更加注重互动,即在教育过程中保持教师和学生的联系,并通过良好互动增强教育效果。在传统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基本是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两种形式进行的。然而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形式单一、内容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生提问的情况较少,而教师提问的收效也不明显。可以说,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的互动性是比较差的,而通过新媒体,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极大改善。
如在讲解“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国共合作相关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先提出部分相关的有趣问题,让学生自行通过多媒体进行查询并筛选优质答案作答。同时,教师也可要求学生针对国共合作提出一系列问题。在进行教学时,除了常规的课本内容之外,教师可以找寻大量相关信息,如国共合作期间的部分数据统计、国共合作发生的趣闻等,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提升他们兴趣的同时引入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然后针对提出的问題,学生和教师分别通过多媒体展开详细解答,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最终达到增强思政教育工作效果的目的。
5 结语
总之,多媒体作为新时代的普遍应用技术,其在高校思政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高校思政工作也在多媒体视野下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多媒体和高校思政工作的进一步融合与展开。在多媒体视野下,对高校思政工作进行创新,能有效促进多媒体和高校思政工作的融合发展与进步,对提高高校思政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丹.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江苏:中国矿业大学,2014.
[2]张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2014.
[3]朱德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3):167-169.
[4]宋明.多媒体技术视觉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4(4):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