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向应用型转变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8-11-02孙丽颖白锐尹伦海郑海英杨汇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信息化教学教学改革

孙丽颖 白锐 尹伦海 郑海英 杨汇军

摘 要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以应用型转变为契机,将专业建设主动融入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以服务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在教学改革方面重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教学模式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明确了专业类型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对于其他转型专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应用型人才;数字仿真实验;信息化教学;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8-0084-03

1 教学改革思路

坚持企业需求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1],根据仪器仪表行业和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发展需求,制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转型改革方案;建立与丹东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合作发展平台,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建立有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专业转型主要为生产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2],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安排等方面进行改革。

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社会需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建立以智能仪表研发、仪表应用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从事多领域智能仪表设计、开发、制造的仪表研发型人才,培养在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等行业进行仪表选型、安装、调试与维护的仪表应用型人才,满足仪表行业人才需求。

2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辽宁工业大学建立了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包括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基于学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地方工科院校的特点,经过五年的改革与实践,系統建立了符合地方工科院校特点的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运行和保障体系,应用到本科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2016级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了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突出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专业建设深度融合,更加专注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学分,包括创新创业基础课一学分、专业创新创业课二学分、创新创业实践二学分,共80学时。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包括开放性实验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类科技竞赛和专业技能竞赛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与辽宁金洋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锦州航星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每年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丹东仪器仪表产业集群骨干企业、锦州航星集团有限公司、锦州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联合指导机制,从2013年开始先后有125人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将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分解,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先后有18名学生参与完成,由校内外教师联合指导,加强了校企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3 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 全面推行问题导向、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3],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等广泛应用,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测控专业教师智能机器人创新团队负责人撰写的教学案例同时入选辽宁省优秀案例和辽宁教育研究院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案例库;专业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并积极参加省级、校级举办的微课大赛、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教育信息化大赛等,分别获得微课大赛省级二等奖一项、校级一等奖两项,青年教师讲课大赛省级二等奖一项、校级一等奖两项,教育信息化大赛省级二等奖一项等优秀成果,并将这些改革成果应用的课堂教学中,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成效明显。

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工控组态软件、智能仪表、测控电路等课程,直接到实验室现场授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资源丰富的课程,如自动控制理论、过程控制系统等,采取网络远程辅助教学;工程性强的课程,如电气控制与PLC技术、集散控制系统等课程,采取模拟工业现场进行授课。

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改革 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实践能力、企业认同度等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采取形式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对实验课程,依据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进行考核;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依据平时表现、论文说明书、答辩等进行考核;对实习实训等,依据方案设计、调试过程、实习实训报告等进行考核;对创新创业实践,依据竞赛获奖等级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等。

2)通过考试方法改革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期末一张试卷的传统考试模式,对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测控电路、工业控制网络等课程)实施考试方法改革,增加动手制作实物作品、到实验室进行设备调试、上机编程操作等多种形式的技能测试环节,分数占30%~40%。

实践教学改革 搭建面向工程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形式多样、分层次、多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在2016级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应用层次网络模型,在进行课程规划设计时,以知识点为单位,对于各专业的所有课程进行知识内容的整合优化,去除冗余。设置以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机械加工等行业的仪器仪表选型、安装、调试、应用为主线的仪表工程类实践教学体系。

基础实践环节设置:主要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信号变换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专业基础技能实训。

专业综合实践环节设置:主要包括以智能仪表为主线的综合实训,培养学生具有仪器仪表开发、设计的创新能力;以仪表工程为主线的综合实训,培养学生具有控制系统设计、仪表选型、安装及调试的工程创新实践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改革 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技术更新快的特点,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去企业调研、培训或顶岗工作,了解领域最新进展,及时补充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及毕业设计内容,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使教学内容更適合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校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与学校导师联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校院两级管理部门出台校外毕业设计管理办法,保证校外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每年有20%的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研发,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

校院两级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详细规范了毕业设计选题、指导教师、开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遴选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有效保障了毕业设计质量。

4 教学改革保障措施

经费投入保障 学校重视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纳入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总体发展规划中,在2013—2015年扩建校级工程训练中心。近年来,电气工程学院利用中央财政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的建设资金,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相关实验室,包括测控电路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集散控制系统实验室、电机拖动实验室、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自动控制理论实验室、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室等。

管理制度保障 学校先后制定《辽宁工业大学专业负责人与课程负责人聘任办法》《辽宁工业大学关于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意见》《辽宁工业大学关于开展主要基础课程科技创新竞赛实施意见》《辽宁工业大学关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意见》《辽宁工业大学关于在课程设计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意见》《辽宁工业大学关于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实施意见》《辽宁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进入导师课题组的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保证专业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实施过程保障措施 根据本试点专业改革方案,实施对专业建设的全过程管理;不断修订、改进和完善改革方案,形成持续改进的动态调控机制,并据此进行年度考核、检查和验收;建立专业建设绩效考核机制,把资源的使用效率作为考核专业负责人成效的重要指标;把专业教师对专业建设的贡献度作为年度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5 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2013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被确立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被确立为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建设,取得显著建设成效。

1)已经确立了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2)建立了一支工程实践性和创新意识强的教学队伍。

3)通过改革建设,加强与仪器仪表行业与企业合作,强化专业服务辽宁省产业集群功能,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仪器仪表类卓越工程师的后备人才。近三年来,本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协议率分别是49.06%、63.86%、73.08%,就业率分别90.57%、96.39%、

98.78%,呈现稳步攀升趋势。

4)与锦州航星集团有限公司、丹东仪器仪表产业集群等八家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

5)依托省级实训培训基地“新能源发电的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训基地”,保证实习实训环境的生产真实性。

6)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极大提高,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电子设计竞赛、自动化大赛、机器人大赛,以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等各类科技竞赛。自2013年以来,在各项比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三项,获得辽宁省一等奖16项、二等奖20余项、三等奖20余项。

参考文献

[1]温涛,王维坤,李扬.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6(3):48-52.

[2]蔡志奇.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战略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6(3):20-26.

[3]陈白璧.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探究[J].教育评论,2016(12):18-21.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信息化教学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