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展,让言语智能落地生根

2018-11-02周飞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落地生根

周飞

【摘要】反思当下的言语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接受轻建构的现象仍较为普遍。缺斤少两的言语实践,导致学生在言语探究过程中眼高手低甚至眼低手也低,言语智能发育不良。影响教学效果的,是教学行为;左右教学行为的,是贪多求全、急功近利、担心失控等教学心理。为了让言语智能落地生根,教者应设法延展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策略有:逆向设计,遴选合宜的教学内容;顺应童性,创生灵动的言语环境;让学引思,共享饱满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延展学程 言语智能 落地生根

提高言语智能是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言语智能只能在言语实践中获取、积累和发展。言语实践的内部机制是言与意的互转,充分延展言意互转的過程,让学生在转换过程中去经历,去体验,去辨识,去习得,是对学科性质的确认,是对学生主体的确立。然而,高度挤压学习过程、尽快顺利推出结论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这样就关闭了言意互转的通道,制约着言语智能的发育。

一、现象:步履匆匆。让转化过程发育不良

1.读不充分,急于组织交流

读,是语文学习最简便、最实用的策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透了,才能穿过文本的语表层,进入内蕴层。然而我们时常看到学生刚捧起课本,还没读出个所以然就被叫停,懵懵懂懂地转入集体交流。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理解往往是粗浅的,甚至是错误的。

2.弱化涵泳,结论得出过快

扣“言”品“意”,方能满“意”而归。可是,有的阅读教学越过咬文嚼字、审美玩味的过程,由教师或尖子生快速揭示结论,剥夺了多数学生的探究过程。缺乏披文入情的自主体验,强记生硬冰冷的语用知识,背离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对提升言语智能意义甚微,

3.讨论不足,强行消解分歧

《学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不同学生对同一文本理解的差异,是重要的言语教学资源。学生可在讨论过程中互相启发,相互补充,锻炼言语智能。然而,有些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初见端倪,分歧依然存在,便由教师一锤定音,或少数服从多数,给出统一答案。

4.缺少追问,生成寥寥无几

针对有“料”的学生发言适时追问,甚至多次追问,能够呈现动态学情,启动发散思维,引发课堂生成,提升学生语感力。但在不少课堂上,学生回答完毕,教师不会跟进提问,而是立即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或是再提问其他学生。缺少“驻足”,自然难见“风景”。

5.发言面窄,局部地区活跃

局部地区活跃,指无论问题难度大小,回答的机会总是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课堂进程看似一帆风顺,然而久而久之,多数学生便会认为老师不信任他们,不会点他们发言。自制力强的还能听一听,自制力差的早就神游了。教师对“天之骄子”的偏爱,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师生关系日益疏远。

二、把脉:解读师心,让隐性缘由浮出水面

1.不忍割舍,贪多求全

解读文本时,教师凭借个人言语经验去探求文本中潜藏的言语秘妙。读的遍数越多,言语发现越丰富。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教师难免遭遇取舍的困难,觉得每个知识点都重要,诸多想法皆巧妙。可是,一节课仅有40分钟。不加取舍的“地毯式”教学,课堂容量过大,教学节奏过快,每一个教学内容都浅尝辄止,学生疲于应付。一堂课下来,学生看似收获满满,实际上消化不良。

2.舍本逐末,急功近利

让学生慢慢读、细细品,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很多内容就可能讲不完,学不全。于是,不少教师担心万一考试考到怎么办?还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结论重于过程,只要死记硬背一些概念性知识,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遗憾的是,学生成了“人形鹦鹉”“两脚书橱”,纸上谈兵尚可,真刀真枪不行。教学生学语文,好似教幼儿学步,必须让学生迈开双脚自己实践,教师应该做的和只能做的,是扶肩、携腕、护翼与鼓励。

3.畏惧生成,担心失控

“畏惧”和“担心”的背后是什么?不敢提开放性问题,害怕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收不回来:不想追问,担心学生的发言逾越自己的预设,短时之内无言以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愿提问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觉得他们的发言不精彩,或者担心出现答非所问、不好收场的状况。然而,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参与意识,让全体学生获得实实在在、清晰可见的言语生长。

三、对策:延展学程,让言语智能落地生根

(一)逆向设计,遴选合宜的教学内容

1.真实学情:逆向设计的风向标

教学,指教学生学,“教”为“学”服务。教什么?怎么教?归根结底要根据学生的学情,针对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如:《天火之谜》一课,课后习题中有复述课文这一要求。把“风筝实验”的经过复述得有条有理不难,难的是复述得扣人心弦,基于这样的学情,有两类词语最具教学价值,一类是写富兰克林动作的词语:“放”“拴”“结”“系”“攥”,另一类是渲染氛围的词语:“一叶小舟、一片乌云”“一道闪电、一个‘之字、一个炸雷”“一道火花、一阵发麻”。指导学生用上这些词汇,可以把实验过程复述得绘声绘色,五个动词对应“放飞风筝”部分,“一叶小舟、一片乌云”对应“麻绳带电”部分,“一道闪电、一个‘之字、一个炸雷”对应“麻绳导电”部分,“一道火花、一阵发麻”对应“捉住‘天电”部分。

2.文体特征:逆向设计的背景墙

每一种文体,都有它独特的文学印记。隶属于同一文体的文章,一定有共同属性,这便是文体特征。教一篇文章,要将其放在一类文体的大背景中去考虑应当教什么。《三打白骨精》是小说文体,制造矛盾冲突是小说情节的一大特点。于是,我将孙悟空和白骨精、孙悟空和唐僧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矛盾冲突的写法。之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添加写猪八戒的文字,让他和孙悟空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学生主要在第4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中添加,他们想象猪八戒的语言,围绕语言设计动作、神态、心理描写,通过表现猪八戒的煽风点火、落井下石,更好地感受孙悟空的忠心耿耿、艰难处境。聚焦矛盾冲突,从文本理解到迁移表达,使文本中的小说情节更加曲折,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3.文本个性:逆向设计的着力点

同一文体,不同文章,内容互不相同,写法各具个性。发现文本个性,才能因文施教,一课一得,让语文教学具有变化之美,牢牢抓住学生的“芳心”。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游记一般通过写所见、所闻和所感来表现景物特点。叶圣陶先生通过具体描摹小船的小,以及自己过孔隙前的准备和过孔隙时的遐想,形象地衬托出孔隙的窄小,这是本文的个性所在,是教学的价值所在。我将第5自然段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先让学生自读、交流对孔隙的初步印象,然后品读语言,解构作者表现孔隙窄小的写法,接下来,让学生观看武夷山“一线天”的视频资料,想象过一线天时的所见和所感,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的写法,表现“一线天”的特点。

(二)順应童性,创生灵动的言语环境

1.情趣:激活学生的游戏天性

要想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就要把语文课上得好玩:少一些被动接受,多一些生本体验:少一些理性分析,多一些童真童趣:少一些机械训练,多一些情趣活动……当然,并非课堂上嘻嘻哈哈就一定是“好玩”,真正的“好玩”应是对语言文字发自内心的痴迷与沉醉状态。如:执教《航天飞机》一课,指导学生以航天飞机身份做自我介绍,可以创设这样的言语情境:“如果你就是航天飞机,到了太空,星星和你打招呼:‘你好!请问你是谁?你该怎样做自我介绍呢?”所有学生根据自我介绍的要求,联系文本内容,练习自我介绍。在此基础上,先后邀请几名学生戴上航天飞机头饰,向台下的“小星星们”做自我介绍。角色情境,让言语活动飘散游戏味,显得生动活泼:具有对象感,更加自然熨帖。

2.自由:释放学生的表达欲求

因为人生阅历、知识情趣、情感体验的不同,每个学生对作者、文中人物、语言文字往往有不同的见解。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开放度,顾及全班学生的思维水平,允许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是尊重学生的言语自由,是保护学生稚嫩的言语灵性。一位教师执教诗歌《我们爱你啊,中国》,为引领学生体悟语言文字中流淌的民族自豪感,设计了一道习题:“当读到_____这个词语时(或句子)时,我心里感到格外______。”学生的阅读感受,不约而同地指向了“骄傲”和“自豪”这两个抽象字眼,语言单调乏味,思维空间逼仄。第二次执教,教者进行了重新设计:“当读到_______这个词语(或句子)时,我_____。”更改后的提问,减少了控制,唤醒了自由,全班同学积极交流,个性张扬。

3,梯度: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自然阅读状态下,学生阅读的视点落在文本意义,而非文本表达上。对学生来说,理解文本内容“易”,学会言语表达“难”。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和能力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自主建构的。教师的“教”,只有具化为一个个前铺后垫的教学环节,转化为学生一步一步的“学”,才能让“教”与“学”和谐共振,促进学生言语智能螺旋上升。《四季》是一首儿歌,“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中“尖尖”“圆圆”“弯弯”都是叠词,运用叠词是本文一大语言特色,教者首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语言的朗朗上口、生动形象与个中情意。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可以出示不同季节事物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仿说叠词。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仿照课文的言语形式运用叠词,完成并吟诵由他们创作的新《四季》。该教学片段,目标集中,梯度明显,学生深度参与言语实践,尽情体验言语创造带给他们的乐趣。

(三)让学引思,共享饱满的实践过程

1.品读:言语发现有猎奇感

朱熹认为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与心到。其中,“心到”最为重要,心到才能到达文心。“品读”所强调的正是“心到”。如:《石头书》一文,勘探队员叔叔向川川、磊磊讲解石头书上的字:“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一个学生在朗读表示颜色的词语之间时停顿时间稍长。有学生指出,词语之间的停顿应该短促一点。究竟应该长还是短?经过充分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停顿时间应该长一些,因为勘探队员叔叔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给川川和磊磊看,要等川川、磊磊看清一种之后,再指另一种给他们看。如果不抓住即时的课堂生成,如果不组织充分的民主讨论,就不会有言语探究的急切与言语发现的快乐。

2.互构:言意转换有融入感

相似论认为:一切事物都可以以相似性为中介相互联系、相互激活、相互建构。阅读时,读者关联经验,诠释作者之意,经历疑惑不解的烦恼与豁然开朗的喜悦;表达时,据意寻言,表达心中之意,经历痛苦与愉悦的交替。薛法根老师教学《番茄太阳》一课,结尾部分设计得很巧妙。“作者卫宣利阿姨经历了人生的变故之后,深深地领悟到了生活的艰辛,也真切地体验到了生活的意义。当她看到盲童明明天真无邪、灿烂如花的笑容时,心里便流出了这样一句话:‘心底有了快乐,光明还会远吗?”接着,薛老师出示句子:“对我们来说,心底有了。

还会远吗?”要求学生写两三个句子,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新认识。在薛老师的追问与点拨下,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如:“心底有了‘番茄太阳,灿烂的笑容还会远吗?心底有了‘番茄太阳,美好的生活还会远吗?心底有了‘番茄太阳,幸福的人生还会远吗?”薛老师帮助学生在文本世界和情感世界之间建立联系,学生在言和意之间互动互构,人在课中央,言在意切处。

3.迁移:言语表现有效能感

学习语言,应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感悟语言规律,不断积累语用经验,再迁移至言语输出实践,从而提升语用能力。一位教师执教《伊索寓言》,引领学生比较《蝉和狐狸》与《狐狸和乌鸦》,思考:同样面对花言巧语,为什么蝉和乌鸦的结局不一样?学生关注到语句:“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寓言中,这样的地方叫作“转折”,可以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语言更有魅力。积累这一言语经验后,再让学生找出《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中的转折点,进一步加深对“转折”的认识。然后,教者出示三个寓意:A.善于观察的人,往往会有所收获:B.团结的力量可以克服任何艰难险阻:C.学会耐心等待,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改编《狐狸和葡萄》,要求围绕寓意设计角色语言,写好转折。学以致用,趁热打铁,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提升言语学习的获得感、效能感。

学即是教,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只有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充分延展学习过程,学生的言语智能才会落地生根,抽枝散叶,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落地生根
群众路线“落地生根”要找准发力点
对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思考
风险均衡“落地生根”华夏睿磐受到热捧
让幼儿园科学游戏“落地生根”
顶层设计引项目“落地生根”
浅谈输气末梢文化的形成背景
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地生根”
让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