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固敛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8-11-02郭改玲王玉霞
郭改玲,王玉霞
1.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儿科(鹤壁458030),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内科(郑州 450004)
主题词 腹泻/中西医结合疗法 儿童 @蒙脱石散 @葛根固敛汤
小儿腹泻属儿科的高发病和常见病,常由肠道多种致病菌、病毒感染造成。小儿腹泻的发生与季节因素相关,多于夏、秋增多,部分患儿春季也易发生本病[1-3]。发病时主要可见大便次数增多、性质改变,可伴有消失功能减弱、腹部绞痛,严重者可合并呼吸系统炎性、感染性反应[4-6]。小儿腹泻以炎性反应为基础,在疾病形成与进展过程中诸多炎性因子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医治疗主要以抗菌止泻、补充液体、调整体内电解质的平衡为主。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肠道菌群紊乱而导致腹泻反复发作,或有害菌大量增殖而致腹泻迁延不愈。而中医治疗本病则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根据患儿体质状态辨明虚实寒热而选择针对性强的方药治疗致病根源,疗效更为理想且安全性高。本院将西医临床治疗常规用药与中医中药相结合,以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本病,临床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小且不易复发。为了客观评估中西医联合疗法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的优势,特开展本次研究,现将具体情况总结于后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118例腹泻患儿入组观察;依据患儿家长意愿结合随机抽签法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纳入59例患儿。对照组患儿中,男32例,女27例;年龄为1~6岁,平均(4.12±1.48)岁;病程为1~8 d,平均(4.03±1.23)d。研究组患儿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为1~6岁,平均(4.09±1.46)岁;病程为1~9 d,平均(4.09±1.25)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以《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为诊断标准[7]。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儿;②患儿监护人在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后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霍乱、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患儿;②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心肌炎、肺感染、先天性心脏疾病患儿;③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④合并免疫功能障碍的患儿;⑤入组前一周内有免疫抑制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史的患儿;⑥处于外伤恢复期、其他感染性疾病急性期的患儿;⑦对于本次研究涉及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⑧药源性腹泻患儿。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度失衡等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蒙脱石散(国药准字H19990380),1~2岁患儿给予1~2袋/d,分3次以温水冲服;2岁以上患儿给予2~3袋/d,分3次以温水冲服,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
研究组在对照组上述治疗方法的同时给予自拟葛根固敛汤治疗,方剂组成:葛根30 g,黄芩、黄连、车前草、泽泻各9 g,木香、炙甘草各6 g;腹痛明显加白芍、威灵仙。腹气不通者加枳壳9 g、木香用量加大至9 g,便中带脓血者加秦皮、粉丹皮、白头翁各9 g,兼食滞者加莱菔子15 g、连翘10 g及半夏粬、焦山楂、佛手各6 g,伴有表证者加白芷、苏叶、藿香各6 g,口干口渴者加六一散、天花粉各9 g,尿黄者加竹叶、莲子心各6 g,恶心呕吐者加砂仁、竹茹、旋覆花各6 g;上述诸药加以500 ml凉水浸泡20 min后,以武火烧开改用文火煎至约300 ml,重复水煎一沥,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7 d为1疗程。
3 观察指标 治疗1疗程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发热、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常规便检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情况,统计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三个月对比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
4 观察标准 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估[8]。以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常规便检显示达正常水平为治愈;以临床症状与常规便检显著改善为显效;以临床症状与常规便检有所好转为有效;以未见改善或较治疗前有加重为无效;总有效为排除无效病例后的病例总数。
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检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采取患儿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样3 ml,以离心机分离血清后,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等级数据使用非参数检验,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均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结 果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44%;研究组总有效率(χ2=3.933,P=0.047)与整体疗效水平(Z=-2.617,P=0.009)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两组主要症状康复时间比较 见表2。研究组患儿发热、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常规便检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3。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hs-CRP、TNF-α、IL-6、IL-8、IL-10表达水平均较前改善,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临床疗效评估对比[例(%)]
表2 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康复时间统计对比(d)
注:组间对比,★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注:组内对比,☆P<0.05;组间对比,★P<0.05
4 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 研究组患儿便秘、大便干结发生率与随访中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统计对比[例(%)]
注:组间对比,★P<0.05
讨 论
腹泻为小儿时间的多发疾病,以夏秋季节多见。该病主要临床表现可见稀便、水样便或原谷不化、次数增多、气味恶臭,或可伴有发热恶寒体温升高,严重者呕吐腹泻导致脱水,电解质丢失严重而致抽搐[9-11]。本病如治疗抢救不及时可诱发急性休克、心肌炎等危重症而危及患儿生命安全。西医治疗此病在使用抗生素止泻的同时注重补液、补充电解质及时控制病情,以免趋重发展[12-13]。小儿为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体未充,易感受风寒、风热、内伤主要为食滞,夏季感受暑湿暑热,最易罹患消化道疾患,因此使用中医方药治疗小儿腹泻优势十分明显。
小儿腹泻属中医的“泄泻”范畴,脾虚湿盛是其发病基础,往往夹暑、夹风、夹寒而形成外感风寒内伤食滞的急性发作。小儿慢性腹泻多见发育不良,脾虚气弱或虚中夹实的小儿肠胃病。治疗应以消积导滞、清热理气、解毒止泻为主。本院自拟葛根固敛汤以临证法化裁用药,方中葛根为本方主药,药性辛凉,可退热、解肌、止渴生津、升阳止泻。黄芩、黄连苦寒燥湿,清热泻火;现代药理研究芩连合用有抑制和杀灭呼吸道、消化道多种细菌病毒作用。车前草、泽泻渗湿利水,泄浊止泻。木香理气止痛,主治呕吐恶心、胃肠炎等。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葛根固敛汤以生津升阳,清热燥湿,消炎解毒,利小水以实大便,临床使用确有逆流挽舟之功效。临证化裁用药极大的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使临床疗效更加理想。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整体疗效水平与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理想,提示联合应用葛根固敛汤可有效提高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得知,研究组患儿各项主要临床症状康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提示联合葛根固敛汤具有缩短疗程,减少蒙脱石散应用量的明确作用,因此对于预防诱发免疫功能异常、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均可发挥积极影响。hs-CRP、TNF-α、IL-6、IL-8、IL-10均为临床广泛的炎性因子,其中IL-10为抗炎因子,与IL-6、IL-8形成动态平衡,当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IL-10的表达水平被抑制使机体抗炎功能减弱,IL-6、IL-8等促炎因子迅速升高。hs-CRP为炎性反应时相蛋白,对于炎性反应与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其特异性较低。TNF-α为重要的促炎因子,与发热症状具有显著相关性。本次研究中,我们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处于同一基线水平,通过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有所改善,但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各项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葛根固敛汤具有明确的尽快拮抗炎性反应、恢复机体免疫平衡的功效。蒙脱石散是一种安全性高且疗效明确的止泻用药。但其易发生大便干结、便秘等不良反应,并且其功效为单纯止泻,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无明确作用,因此停药后腹泻症状易反复。本次研究说明了葛根固敛汤通过增强患儿自身免疫能力、改善患儿内伤外感基础的方法治疗本病,从而起到了预防复发的作用,并且由于联合应用葛根固敛汤使临床治疗起效更快,减少了蒙脱石散的应用量而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