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2018-11-02郑立文段英春姜丽艳李博睿

吉林中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滴丸益气左室

郑立文,刘 晨,段英春,姜丽艳,林 琳,李博睿

(解放军第208医院心血管内科,长春 130062)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原因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近十几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已成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尽管心衰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拮抗神经内分泌激活为主的措施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b-受体阻滞剂等的应用,使CHF患者的病死率降低,但仍存在心衰反复加重及需长期治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3]。本文的研究对象为CHF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观察其症状疗效、活动耐力及NT-proBNP、心功能指标等改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6例,年龄46~79(平均68.3±13.6)岁,全部病例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4]中的标准,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治疗组)95例,男51例,女44例,年龄49~79(平均67.0±11.2)岁,病程3.5个月~16年;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91例,男48例,女43例,年龄46~79(平均66.8±12.7)岁,病程6个月~15年。入选患者均为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Ⅱ~Ⅳ级,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及原发病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入选患者均按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推荐的标准心衰治疗(“金三角”药物:ACEI+ß-受体阻滞剂+ 醛固酮拮抗剂),治疗组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139)0.5(1袋),3次/d,疗程12周。

1.3 观察指标 入选患者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需观察如下指标:1)临床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症状改善情况,判定标准如后面所述;2)NYHA心功能分级的评估;3)心脏超声对左室功能的评价:采用PHILIPS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EF);4)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5)6 min步行试验(6MVT) 6)不良反应:观察治疗过程中有无胃肠道反应、皮肤黏膜出血等情况。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未达2级者;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者。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或率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变化 见表2。治疗组和对照组同组间比较,治疗后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1)、左室舒张末内径减小(P<0.05),LVEF增加(P<0.01),2组间治疗后比较,NT-proBNP水平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左室舒张末内径及LVEF亦明显改善(P<0.05)。

表2 2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变化(x± s )

2.3 2组治疗前后6MVT比较 见表3。治疗前2组6MV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经规范心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P<0.01),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后,心衰患者的活动耐力明显改善。

3 讨论

CHF是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严重阶段,虽然积极治疗原发病及规范的心衰治疗等手段使HF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但并没有使CHF的发病率、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6]。从中医学角度看,CHF系心阳虚衰、血运缓慢、气虚血瘀所致,采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中医药制剂常为多味中药组方,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有效的治疗CHF[7-9]。临床中CHF患者多长期服药,易增加不良反应,致依从性差,如能有一药多效之药物治疗心衰,则是其理想的选择。

芪参益气滴丸是由黄芪、丹参、三七和降香提取而成的新型中药制剂。临床药理研究发现[10-11],组方中的君药黄芪含有黄芪皂甙、黄芪甲苷等多种活性成分,可降低血浆BNP水平,抑制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心室重塑和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延缓心衰进展。黄芪可发挥扩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12-13]。黄芪还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14-15]。组方中的臣药是丹参和三七,丹参酮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抗凝抑栓、改善微循环的作用[16],三七中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有扩血管、抗心肌缺血、调节血压心率等效果[17],降香可止痛行气,有抑制血栓、促进血管新生等功效[18]。上述诸味中药合方,可产生强心益气、活血通络的作用,临床研究也表明,在常规心衰治疗的同时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可提高CHF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心功能,减少住院率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19-20]。本组病例中,心衰患者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后,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分级改善明显,总有效率88.4%,明显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治疗组随访3个月,血浆NT-proBNP水平下降,左室舒张末径减小、EF值增加,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文献报道一致[3,21],分析与该药扩张血管、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及心室重构、增加心脏泵血功能有关[22]。而且,治疗组未见消化道不适、皮肤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体现了该药对CHF患者良好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滴丸益气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穿心莲内酯滴丸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阿德福韦酯联用五酯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