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11-01章筱祎
章筱祎
摘要:近年来,由于辅导员职业在高等院校中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辅导员工作面临着很大压力,职业倦怠现象突出,给高校发展特别是学生教育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高校领导的高度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并就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意见和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 现状 危害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138-02
一、简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
在20世纪70年代,职业倦怠这一概念首次由美国学者提出,所谓职业倦怠,主要是指在职业生涯过程中,由于工作过于繁重、时间过长,再加上工作难度较大给人们身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负担而产生的疲惫倦怠现象。经过对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活进行研究发现,职业倦怠现象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十分普遍。首先,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高校对辅导员这一职业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很多辅导员难以对工作产生较高的情绪和热情,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活力,工作态度冷漠。其次,高校辅导员在面对学生时,并不能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对学生的请求漠不关心,不能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管理学生容易一刀切,方式粗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另外,很多辅导员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感觉不到工作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对于工作愿景和未来发展较为悲观,导致在工作中难以产生足够的成就感,更加剧了职业倦怠这一现状。无论是对社会学校来讲,还是对辅导员和学生来讲,职业倦怠均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危害较大,尤其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职业倦怠将会加重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冷漠对待学生,简单粗暴地处理学生问题,将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带来阻碍和消极影响。
二、分析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1.社会期望太高,职业缺乏社会认同感
在日常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并不是专门学科教师,主要是对学生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和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社会对于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较低,对他们的工作价值缺乏认识和理解,但是又对他们的工作有着较高的期望。高校辅导员在做好学生工作以及维持高校安全稳定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面对高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如果辅导员没有及时妥善处理,社会便会将原因归到辅导员身上,导致辅导员工作情绪较低,感到失落委屈。
2.高校对辅导员职业缺乏重视,待遇低下,前途堪忧
很多高校对辅导员职业缺乏重视,没有明确制定岗位职责,很多辅导员每天从事着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处理各种各样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工作压力,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工资待遇较低,使得辅导员对工作产生消极懈怠情绪。同时,辅导员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缺乏明确的标准,发展道路十分狭窄,很多辅导员每天忙于应付各种事务性工作,无暇抽出更多的精力来进行科研工作,导致晋升之路困难重重,对职业前景和个人发展前景感到忧虑,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很多高校辅导员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盲目应聘辅导员职位,再加上高校在辅导员聘任方面不能严格把关,导致辅导员队伍良莠不齐。高校并没有系统地对辅导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鼓励他们学习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导致辅导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力不从心,长此以往,难以产生工作成就感。
三、改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的主要对策
1.明确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理念
除了教师之外,高校辅导员是和学生沟通与交流最频繁、最密切的人员,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思想观念、学习生活,还是学生个人行为和未来就业方面,辅导员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服务者和引路人。通过与学生不断的沟通,辅导员才能够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服务和引导学生,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维持秩序井然有序,为学生营造安全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所以,高校辅导员必须正视自己,正视辅导员这一职业,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认识和体会到该职业的工作价值,从而产生职业成就感,积极开展工作。
2.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从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指导意见来看,近年来,无论是从工作环境,还是从工作待遇以及未来发展来看,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高校辅导员队伍逐渐扩大,发展前景乐观。我国高校目前所聘任的辅导员共计17万人,在培养和教育学生,适应和促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加大对辅导员这一工作价值的认识力度和重视,全面推进和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严格执行辅导员聘任制度,丰富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引导和帮助辅导员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正确认识职业理念,加强辅导员对工作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提高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建立一支优秀的辅导员队伍。
3.与学生积极沟通和接触,做好学生工作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辅导员是十分重要的角色。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而且还是学生心灵和生活中的朋友,辅导员对学生的态度和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其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消极情绪,将学生的利益和发展作为工作的重心,与学生积极沟通和交流,想学生所想,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用感恩的心态来看待学生工作,并努力做好学生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高校輔导员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辅导员能否做好学生工作以及其自身的职业发展。因此,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十分必要。除了辅导员自身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学习之外,高校也应该结合学生发展情况,按照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针对性地合理制订培训计划。每个高校辅导员的个性特点和专业特长都不尽相同,在制订培训计划时,高校要充分考虑辅导员的性格特点和专业优势,有步骤地根据岗位职责进行个人培养,以便使辅导员能够发挥个人所长,有所成绩。同时通过对辅导员的专业培养,帮助和引导辅导员提升专业知识技能,使辅导员更加专业化、职业化,为做好学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5.加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多种发展途径
针对很多辅导员对职业前景的消极态度,改善职业倦怠现状,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就变得刻不容缓。第一,高校可以制定辅导员职称评定制度,坚持以学生工作为重心,根据辅导员岗位职责、工作经验、工作时间以及业务能力,合理评定辅导员职称等级,培养专业技能较强的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第二,高校可以改善辅导员职务晋升现状,将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的辅导员纳入干部选拔和培养的行列中去,为辅导员晋升提供更多所选择的方向,加强辅导员的职业使命感。第三,高校可以为辅导员在学历提升方面适当提供一些优惠鼓励措施,鼓励辅导员积极进行自我进修和学习,鼓励他们积极结合自身需求攻读硕士、博士等更高的学位,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第四,由于每个辅导员对职业前发展的规划不同,高校应该尊重辅导员个人的选择,对想要转岗到教学科研机构进行教学的辅导员,高校应该对其教学标准进行考核,在达到要求之后,应该主动进行岗位调动,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力量,由于长期不够重视,职业倦怠现象十分常见,令人担忧。高校应该积极改善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为高校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乐功,王鹏,高峰强.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6).
[2]陶媛.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研究及对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邹群,田铁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科学,2012(1).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