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2018-11-01刘文焕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

刘文焕

【摘 要】

目的:探究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2016年1月_2017年1月于我院出院并接受药物治疗的80例病人,按用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n=40)及对比组(n=40),治疗组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比组应用盐酸氨溴索分散片联合氨茶碱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将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应用于稳定期慢阻肺疾病中效果显著,可在改善患者临床病症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故而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稳定期慢阻肺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065-01

慢阻肺是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慢阻肺致死率高,发病后对人体气道及肺血管产生损伤的同时会影响肺外组织,如心脏、骨骼肌等[1]。因此,依据疾病特征预防急性发作,对稳定期实施安全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在稳定期慢阻肺疾病中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药物治疗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访2016-1至2017-1于我院出院并接受药物治疗的80例病人,按用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n=40)及对比组(n=40)。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33±17.42)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52±6.47)年;对比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2.42±17.59)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8.37±6.28)年;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纳入统计学中分析显示并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比较意义。

1.2 方法

对比組患者实施盐酸氨溴索分散片(生产厂家:烟台东诚大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188)联合氨茶碱片(生产厂家:北京中新制药厂,国药准字:H11020339)治疗,给予氨茶碱片3次/d,0.2g/次,给予盐酸氨溴索分散片3次/d,2片/次;治疗组实施N-乙酰半胱氨酸(生产厂家:海南赞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6)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生产厂家:葛兰素史克制药,国药准字:H20140165)治疗,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2次/d,0.6g/次,给予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2次/d,50μg/次。两组患者均治疗3月后观察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治疗效果评价指标无效、好转、显效三项,其中无效为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气促、咳痰等症状无改善;好转为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气促、咳痰等症状均缓解;显效为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气促、咳痰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不良反应主要含括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情况

治疗组(n=40),无效1例、好转21例、显效18例,总有效39例,占总比97.50%;对比组(n=40),无效9例、好转18例、显效13例,总有效31例,占总比77.50%;(x2=7.314,P=0.007)经过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组(n=40),胃肠道不适1例、恶心呕吐2例,总例数3例,占总比7.50%;对比组(n=40),胃肠道不适4例、恶心呕吐6例,总例数10例,占总比22.50%;(x2=4.501,P=0.034)经过组间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致病因素较多,现阶段尚有较多诱导因素不够明确。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医学界专家认为环境因素及个体易感因素为其主要致病原因,且上述两点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其中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被认定为个体易感因素,而吸烟、职业粉尘及化学物质吸入等被认定为环境因素[2]。就部分地区慢阻肺疾病还与油烟吸入、燃料燃烧等因素息息相关。但吸烟仍旧是该疾病主要诱发因素,且其患病率与人体吸烟时间、吸烟量具有重要关联。且有相关调查显示,若每日吸烟量大于40支,可使该疾病发病率上升至75.00%。因此,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并予以有效治疗,预防疾病急性发作至关重要。传统盐酸氨溴索分散片及氨茶碱片等药物主要功效为祛痰、止咳、平喘,临床效果不够显著。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主要治疗阻塞性气道疾病,同时对支气管疾病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N-乙酰半胱氨酸主要作用于因痰液粘稠引发的呼吸困难等病症,可有效化痰、排痰。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迅速生成人体肺部表面肺部表面的活性物质,进一度对肺组织形成保护膜,确保其正常运行[3]。且N-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抑制炎性因子的作用,可避免其对人体气道产生不良影响,从根本上降低慢阻肺发病几率,保障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本研究中治理组实施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相较于对比组实施盐酸氨溴索分散片联合氨茶碱片治疗更具优势,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最终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将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应用于稳定期慢阻肺疾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故而具有临床广泛借鉴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国慧.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阻肺128例分析[J]. 当代医学, 2017, 23(29):80-82.

[2] 林浩.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16, 14(11):1-2.

[3] 钟兴峰.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15):48-49.

猜你喜欢

乙酰半胱氨酸
布地奈德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
低分子肝素与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对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的影响
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
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
NAC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观察
盐酸氨溴索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