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上”的街巷

2018-11-01阵雨

北京纪事 2018年11期
关键词:李广悲情月牙

阵雨

北京的秘境太多了,就说位于北京什刹海后海南侧、恭王府西侧南北向的柳荫街吧,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条绿柳成荫的斜街,却不知这里曾经是一条小河,其名曰“月牙河”。

提起月牙河,就必须提月牙河连接后海的李广桥。20世纪50年代前,月牙河源头自北护城河,流经西海过德胜桥流到后海。然后,一支由后海经过银锭桥流入前海,另一支则从后海流经李广桥、恭王府门前、龙头井,再经过三座桥,流到前海汇合进入北海。李广桥20世纪50年代虽然被拆,化作烟尘,但这座桥连带着李广这个名字,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中。

李广,并非汉代破匈奴、扬汉威、射石搏虎的飞将军李广,而是明朝成化、弘治帝时期的大太监李广。

明朝中叶,太监专权,深得成化、弘治帝宠信的李广自然如鱼得水。

李广专权,不但掌管着国家钱粮、军饷、任命官职等国家命脉部门,同时更使自己拥有着万贯家财和奢华的宅邸。据说,明成化、弘治帝时期,柳荫街附近有着成片的大宅院,都是李广的私宅,其名曰:集萃园。和珅府(现恭王府)前身相当大的面积,也属李广所有。那时李广将月牙河水引到自家花园,又建桥以自己名字命名,月牙河东西两条街道,亦取名李广桥东街、李广桥西街,其宦官人生可谓风生水起。后来,李广虽然以“盗引玉泉,经绕私第”等八大罪状惨遭弹劾,但及至20世纪50年代,李广桥被拆,月牙河被填,李广桥东西二街,依然改称“李广桥斜街”。好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条街遍植柳树,每逢夏天,整条街绿柳成荫,丝条飘舞,于是才命名为柳荫街。

走在夏末的柳荫街上,我无心思考明朝宦官专权所带来的社会灾难,因为任何社会制度只要存在專权,带给百姓的全部是苦难。我只想于蓝天下,感觉满眼飘舞的绿柳,是那样柔,于风梳中是那样飘洒和优雅。我只想用探寻的目光,去领略这条“水上”街巷的每一座院落或建筑,带给我的感知和收获。

在柳荫街,著名的院落随处可见。街东侧有中国最大的王府——恭王府,有“天主教司铎书院旧址”。旧址也是“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所在地。西侧有和珅家庙,有经常接待外国游客的四川饭店,有康熙帝时期醇贤亲王奕譞的第七子载涛居住过的涛贝勒府。涛贝勒府南侧的一个漆红小门,则是著名作家杨沫的故居。杨沫先生1960年到1985年在这里度过了25年的光阴。

那天,我静静望着那扇紧紧关闭的小红门,感觉杨沫先生虽然已经西去20余年,但仿佛依然居住于此。我更感觉她的《青春之歌》依然在心中回荡,缥缈不绝于耳。林道静的艺术形象与先生一起,更仿佛鲜活眼前,久久不去。

小红门的北侧是涛贝勒府,这座昔日的皇家大院,从1952年开始已经是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当我有幸走进那扇广亮的漆红大门时,心中却倏然生成一种往日的悲情来。因为这个院落,曾走出一位因小说《班主任》而蜚声文坛的文学大家刘心武。他曾是这所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

悲情,不是来自刘心武本人,他是中国文学界当代一位大师级人物,其文学成就令我景仰。但是他的那部小说《班主任》,以及当时卢新华创作的小说《伤痕》,曾让我深深体味“文革”带给我以及那些受过伤害的人们,心中的种种隐痛。作为小说中的两个悲情人物,无论是搬弄“大道理”的“好学生”谢惠敏,还是所谓“流氓式”的“坏学生”宋宝琦,在那个浩劫的年代里,哪一位精神和心理上没留下深深的伤害呢?这些悲情人物,难道不是过去的你和我吗?

漫步在十三中的院内,内心留下的不仅是涛贝勒府曾经的辉煌与显赫,更有隐含在小说《班主任》中“救救孩子”的呼声与呐喊。

时代的变迁,在柳荫街从皇家建筑的奢华氛围中,渐渐有了一些浓郁的文学味道,这不仅缘于这里曾出现过杨沫、刘心武两位著名作家的影子,连接林荫街的大翔凤胡同3号院,还居住过被毛泽东赋词《临江仙》一首的著名作家丁玲先生。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毛泽东豪迈的词风,赋予了丁玲先生文武双强的女英雄形象。

这个3号院,“文革”后曾作为《小说月刊》杂志社的办刊场所,而今已成为《民族文学》杂志社。干净清爽的院子,映衬着柳荫街,使柳荫街的文学色彩更加明亮起来。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柳荫街不仅文学味道渐渐浓郁,新中国成立后,柳荫街的军旅色彩更是倏然彰显。因为这条街,成为了共和国将帅们居住最多的街巷。据这里的百姓讲,徐向前、叶剑英、杨尚昆、张爱萍、杨成武、王震等共和国的将帅们,均住过这里。因此,柳荫街又被百姓称之为“元帅街”。

在柳荫街,始终还有一个人,让街巷的百姓永远铭记,他就是袁满囤烈士。

1982年的一个深夜,有两名群众不慎落入后海的冰水中,闻讯赶来的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团战士袁满囤听到呼救,奋不顾身跳入冰冷的水中。在赶来人们的帮助下,落水群众得救了,袁满囤却献出了21岁的生命。为纪念英雄,街道军民自发为袁满囤竖立了雕像。徐向前元帅听说后,立即号召学习袁满囤事迹,并为雕像题写了“优秀的警卫战士袁满囤烈士”12个大字。同时为柳荫街题词“军民共建文明街”。

走在柳荫街这条“水上”的街巷,目睹街道不同的风景与风情,我以为,一处处大院和建筑的奢华与显赫,皆是过眼烟云,唯有风柳飘洒,成为心景。但真正触动情怀的,则是对那些文坛上能带给我心理共鸣的作家们的仰慕。是对戎马一生、功勋卓著的共和国将帅们的敬意。是对在牺牲面前,勇敢无畏的袁满囤烈士的缅怀。为此,柳荫街虽已无水,而我的心,却永如船行。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李广悲情月牙
我和月牙拉钩钩
月牙湾
悲情英雄
弯月牙
造月牙
How to Arou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Study
An improved potential field method for mobile robot navigation①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
陈水扁“悲情奔丧”
悲情富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