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三城记

2018-11-01

城市地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泰姬陵德里粉红色

文+ 图+

印度洋上的暖风由南向北吹了无数年,直到喜马拉雅山脚下,整个印度平原上都是绿树、鲜花和雨季。印度历史悠久,和中国同属四大文明古国。而我们中国人看印度,要么是从千里冰雪的青藏高原俯瞰,要么是绕过茫茫沙漠,追随玄奘的足迹窥探,印度在我们的眼里就显得异常神秘了。随着我们此次深入探访一些印度城市,印度的文化便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

左右页图: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千百年来虽历经沧桑,却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存,无论是阿格拉的泰姬陵,还是德里的印度之门,如今都已成为印度文化的象征。

1 德里的新与旧

印度的首都新德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南,是印度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印度老百姓说起首都时通常称“德里”而非“新德里”,因为“新德里”只是相对于“旧德里”而言的。一句话,“旧德里”是一个古都,“新德里”是一个新都,德里的新与旧其实就是一个历史概念。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德里就是印度班度族建都的地方。德里的称谓是根据孔雀王朝的一位国王的名字演变而来的。19世纪中叶,英国吞并印度,英属印度的首都迁至加尔各答。直到1911年,德里再次被宣布为首都,随即开始在德里城外的西南新建一座城,并于1931年完工,这就是新德里。1947年印度独立后,新德里成为首都。旧德里与新德里中间,隔着一座印度门。如果说旧德里展现了印度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那么新德里呈现的则是印度近代摆脱贫困、独立前行的身影。

德里的新与旧,最能反映出印度的神秘和不可思议。这个国家近一半人只会拼写自己的名字,软件出口量却名列世界第二;这个国家常被抱怨节奏缓慢,做事拖沓,近20年的经济增长却仅次于中国;古老和现代、发达与落后、富裕与贫穷、谦逊与高傲,这些矛盾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国度。

旧德里除了遍布着红堡、胡马雍陵、古特伯高塔等古迹之外,还有贫民窟和德里大学。与旧德里厚重的历史感不同,新德里充满了现代气息,除了总统府、国家大道、中央公园之外,还有康诺特普莱斯繁华的商业中心。新、旧德里犹如两个贫富悬殊的邻居,旧和新名实相符。印度人似乎习惯于对生活的艰辛逆来顺受,他们的天性里或许就有喜欢沉思冥想的成分,他们喜欢坐在路边、河边或海边发呆,他们走路的姿势也是那样从容、悠闲。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停留的时间越长,你就会发现自己对它越不了解,它那样执着于自己古老的文化,又那样渴望融入崭新的世界。

左右页图:阿格拉位于印度北方邦的西南部,历史上是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因此古迹众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阿格拉城堡和泰姬陵,两处古迹一红一白,相互映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让这座古城熠熠生辉。

2 阿格拉的红与白

在冬天明媚的阳光和湛蓝的天空下,红与白是最醒目的色彩。因此,红砂石建成的阿格拉城堡和洁白的大理石建成的泰姬陵,自然而然就成为了阿格拉最吸引眼球的色彩。

从印度首都新德里乘车前往亚穆纳河南岸的印度古都阿格拉的路上,一场大雾袭来,窗外什么也看不见,司机很小心地在高速公路上驾驶,车辆缓慢前行。我想象着这场大雾是从印度洋上升起来的,正越过海拔五百米的高度,将印度平原严严实实地裹住。

中午到达阿格拉时,雾早已散去,一座雄伟壮观的红色城堡屹立在我们面前。早在16世纪,从那位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布尔建立莫卧尔王朝起,阿格拉就成为了印度的首都。巴布尔的继承人阿克巴大帝用8年的时间建成了这座城堡,阿格拉城堡是印度—伊斯兰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城堡的建筑物曾多达500多座,但保留至今的已经很少。1983年,阿格拉城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贾汗基尔宫是城堡中的主体建筑,宫内大院四周有二层小楼环绕,宫墙金碧辉煌,彩画似锦。阿格拉城堡有一座八角形的石塔小楼,登临塔顶,极目远眺,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前面就是亚穆纳河,与阿格拉城堡遥遥相对。据说,为心爱的皇后修建泰姬陵的莫卧尔王朝第五代君主沙贾汗,当年被儿子幽禁在城堡时,就时常默然坐在小楼中,怀着无限的思念之情,遥望着泰姬陵,似乎在倾诉他那颗孤寂、哀伤的心。

泰姬陵位于阿格拉郊外,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泰姬陵的由来有着一段哀婉动人的故事:沙贾汗与皇后结婚19年,皇后在1603年第14次生产中去世,临终前向皇帝要求了4个承诺,其中一个便是为她建造一座世间最美丽的陵墓。沙贾汗耗资500万卢比,征集2万名工匠,花了22年时间,完成了这座震惊世人的大理石艺术建筑,作为爱人长眠之所,而他死后也被合葬于泰姬陵。泰姬陵的修建选用了印度的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和玉石,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阿拉伯的珊瑚等,泰姬陵的工匠是来自印度、波斯、土耳其、阿拉伯等国的建筑师、镶嵌师、雕刻师和泥瓦工。泰姬陵以十分精巧的手艺在大理石上镶嵌无数宝石作为装饰,整个建筑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致:黎明时分,泰姬陵呈现出粉红色,似绽放的花朵;中午时分,泰姬陵呈现白色,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傍晚时分,泰姬陵呈现出灰白色,像一颗色泽柔和的珍珠。在明月当空,星光迷人的夜空下,泰姬陵闪烁着琥珀色的光芒;在阴云密布,风雨飘落的日子,泰姬陵似云雾中的海市蜃楼,忽隐忽现。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的经典杰作,被誉为“印度明珠”;它是一座人世间最完美的陵墓,演绎着一个缠绵悱恻、生死相随的爱情故事,难怪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爱的眼泪”。

左右页图:在古城斋浦尔,一路走过古老的天文台、植满奇花异树的皇宫、气势巍峨的琥珀堡、形制奇特的风之宫殿,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人文古风扑面而来。

红与白之外,阿格拉城名式各样的房子高低错落,显得丑陋、肮脏和零乱,街头是遍布的垃圾和混乱的人群,各种各样的物品让人眼花缭乱。诗人于坚在《印度记》里写道:在印度,旧是最伟大的,生活的目的就是做旧。阿格拉最能代表印度的旧。在阿格拉,我看到的一切,都属于旧的世界:红色的城堡和白色的泰姬陵是旧的,房屋街道是旧的,锅碗瓢盆是旧的,甚至于少女身上穿着的纱丽也是旧的。阿格拉灰暗而深厚,那显而易见的历史感沉重得令人窒息。一些时光已经远去,另一些时光正在到来,阿格拉曾经的辉煌还在眼前,它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也许答案就在这片土地上。

3 斋浦尔的古与今

金灿灿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麦苗在田野里随风摇曳,富饶的印度平原向我们展示出乡村的美丽画卷。或许,和城市的拥挤喧闹、混乱无序相比,我更喜欢印度乡村的美丽和宁静。人们在田野里劳作,村庄自然而然散布其间,牛羊悠闲而从容地从路边走过。一幅幅美丽而生动的乡村画卷,应该是印度的另一副面孔。

和印度其他古城不同,斋浦尔有着良好的城市规划和笔直宽阔的大街,这要归功于三百年前那位天才的王公辛格二世,作为莫卧尔皇帝奥朗则布的重要庭臣,他不仅是那个时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而且还是伟大的天文学家和建筑师,斋浦尔就是在他的规划下修建起来的。

斋浦尔有“印度粉红色之城”的美誉。置身于斋浦尔的街头,环顾四周,一座座建筑整齐排列,粉红色的墙、粉红色的窗、粉红色的穹顶,就连街边小店、小摊、甚至厕所也都涂成了粉红色。尤其是傍晚时分,残阳如血,彩霞满天,在晚霞的映照下,斋浦尔宛若一个粉红色的梦。

斋浦尔有古老的天文台、古老的皇宫、古老的琥珀堡、古老的风之宫殿。天文台的建筑和观测仪器显示出古印度人的惊人智慧,他们很早就具有了观测天文的科学知识。皇宫位于旧城中心,是印度保存最完好的古迹之一。在印度平原上很少看得见山,而琥珀堡就建在一座能俯视斋浦尔全城的山丘之上。琥珀堡由奶白、浅黄、玫瑰红及纯白石料建成,远看犹如琥珀,故称之为“琥珀堡”。琥珀堡的“镜之宫”尤其瑰丽,宫殿用玻璃嵌壁,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风之宫殿因其拥有众多窗户的巧妙设计,若遇狂风吹袭,只要将窗户打开,大风就会穿过前后窗户而不至于将宫殿吹倒。每当皓月当空,风之宫殿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风之宫殿因此又被称为“月宫”。

今天的斋浦尔,已经是印度的北方重镇,有炼铜、机械、电器、纺织等工业。斋浦尔还是全印度著名的宝石加工集散中心,各式各样制作精美的宝石经由这里流向印度和世界各地。斋浦尔还有很多城市公园,人们在公园里悠闲地漫步,感受着慢节奏的生活。在我看来斋浦尔有古老的美,也有现代的美。无怪乎有人说,斋浦尔是全印度最美的城市。

猜你喜欢

泰姬陵德里粉红色
心似彩云归
加油,中国
粉红色的海豚
Flamingo火烈鸟
泰姬陵
穿梭德里新德里
论德里罗小说的藏传佛教渊源
金光万丈
粉红色的小企鹅
达·芬奇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