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时间治疗学用于高龄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8-10-31安少波杜晓静胡喜田王云英吴志红
安少波,徐 雷,杜晓静,胡喜田,王云英,吴志红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四病区 050011)
高血压是慢性疾病的一种,是临床上导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1]。高龄高血压是临床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易出现并发症,如肾衰竭、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临床上因为高血压死亡和致残的患者较多[2-3]。我国约50%的60岁以上老年人罹患高血压[4],并且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波动性较大,血压昼夜节律不正常,血压晨峰现象明显,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体健康[5]。近年来,为了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临床常采用时间治疗方法治疗高龄高血压患者,尽可能降低药物剂量,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时间治疗学主要根据人体的生理变化规律进行治疗,按照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规律,调整患者服用药物的时间、剂量等[6]。本次研究对比分析采用高血压时间治疗学和常规治疗的高龄高血压患者,经过相同的药物治疗后,其疗效的差异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高龄高血压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5例,女27例,年龄60~74岁,病程3~10年,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齐全。纳入标准:经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确诊[7];年龄60岁及以上;血压测量3次以上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或者血压持续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 mm 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 mm Hg。排除标准: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心房颤动、心律异常、肾病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所用治疗药物相同,均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93801)+厄贝沙坦片(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00545),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1次/天,每次2.5 mg;厄贝沙坦片,1次/天,每次150 mg,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压指标水平比较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采用时间治疗学的方法,在最佳用药时间段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知识普及教育,强调按时、按量、规律服用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患者服用药物的时间按照每天服用药物的次数分为3次:第1次为6:00,第2次为15:00,第3次为22:00。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治疗药物每天只服用1次,因此选择在22:00给药。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同样治疗药物每天只服用1次,选择上午8:00给药。两组患者均使用全自动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血压监测,选取4个监测时间点:7:00-8:00、12:00-13:00、16:00-18:00及晚上睡前,测量结果按照4次测量的平均值记录。
1.2.2判定标准 (1)临床降压疗效标准[8]: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大于20 mm Hg,或者患者舒张压下降小于或等于10 mm Hg,并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10~20 mm Hg,或者患者收缩压下降大于或等于30 mm Hg;无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或收缩压都没有下降到显效、有效水平。(2)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调查标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及其家属意见,评估患者对本次研究的治疗满意度,问卷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10分,大于8分判为满意,6~8分判为一般,小于6分判为不满意。
1.2.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各项血压指标变化情况、降压幅度、降压疗效(总有效率)、满意度。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例数×100%,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压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白天、夜间及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降压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3.76%,高于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n(%)]
2.3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87%,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时间治疗学是近年的新兴学科,主要在人体生命活动节律变化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措施,选择符合时间治疗学的时间段进行治疗[9]。有研究报道,高血压时间治疗学需选择合适的时间、剂量服用常规治疗药物,以提高药物疗效[10],尽量使高血压发生时和降压药物发挥药效时一致,以此稳定患者24 h血压水平,降低血压变化的波动性,使患者安全渡过清晨的高血压危险期[11-12]。有学者认为,针对血压的节律特点,调整使用药物的时间、剂量,可以使药效在血压升高时发挥最强的作用,并且在血压下降时,药效最低,从而减少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13-14]。本研究中,采用高血压时间治疗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并且患者白天、夜间及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常规治疗的患者比较,下降更为明显。
高龄高血压患者往往因为年龄较大,各种机体功能随之退化,其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退化会引发大动脉弹性减退,从而导致患者的舒张压降低,收缩压升高[15]。有研究报道,60%的高龄高血压患者属于收缩期高血压[16],因此在治疗时应注重收缩压的控制。人体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高峰在日间,低谷在午夜,并且清晨血压会突然上升。有研究显示正常血压在24 h内的波动规律:第一个峰值为9:00-11:00;第二个峰值为16:00-18:00;血压下降在20:00后;血压最低在24:00[17-18]。有学者认为,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事件经常发生在清晨,与血压晨峰现象有关,因此血压晨峰治疗十分关键,时间治疗学的治疗原则就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19]。另有研究指出,长效降压药物在清晨给药,其药物的作用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减退,而按照血压时间治疗学进行给药,能更好地发挥药效[20]。本研究观察组患者采用高血压时间学治疗,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降压疗效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降压总有效率(93.7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效果显著,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1],充分体现出时间治疗学发挥的药物疗效。
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对药物作用的发挥有很大影响[22]。此外,在进行时间治疗法之前,还要对患者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医护人员在治疗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在治疗期间还要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23-24]。本研究中,治疗后应用时间治疗学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6.87%)高于对照组患者(66.67%)。
综上所述,高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时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并且按照高血压时间治疗学给药,患者的降压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给药,且患者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