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条件价值评估法探究

2018-10-30张彬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6期
关键词:支付意愿

张彬

摘 要:最近几年,在资源价值评估和环境保护领域,条件价值法经常被作为价值评价的手段使用。采用条件值评价法对广西大学碧云湖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设计了双边界二分法问卷,以生活在碧云湖周圍的人群为调查对象实施意向调查,基于随机效用理论构建陈述性偏好方法的支付意愿评估模型,求出基于支付意愿(WTP)。结果表明:通过模型计算平均支付意愿为144元,通过直接询问WTP求得平均值支付意愿为130元。两者相近。性别对支付意愿的影响不大;年龄(20-40阶段)越大,支付意愿越高;消费水平越高,支付意愿越高。

关键词: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支付意愿(WTP);环境物品总价值评价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6.045

1 国内外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的发展情况

作为一种典型的陈述偏好法,条件价值法的假设是在市场上随机选择部分家庭或者个人,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问他们一系列假设问题,从而在被调查者的回答中统计样本对环境质量改善的WTP(支付意愿)或者对环境质量恶化的WTA(补偿意愿),进而得出环境物品的价值。该方法与市场价值法和替代市场价值法不同,它的结论基于被采访者的回答。这一方法能够评估解决环境物品非使用价值的问题,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1 国外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发展状况

条件价值评价法最早是美国的“舶来品”。Ciriary-Wantrup可谓是条件价值评价法的鼻祖,他在1947年研究如何预防土壤侵蚀的外部性时,第一次提出了条件价值评价的概念。但该概念在当时并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Davis的研究在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在1963年对海边森林的休憩资源研究时利用了条件价值评估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美国内务部在1986年将条件价值评价法确定为计算“综合环境反映、赔偿和责任法案”还确立它为评价环境资源和遗产价值的基本方法。

1.2 国内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发展状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对条件价值评价法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2004年徐慧采用该方法分3种表现形式对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2005年,杨凯、赵军等学者介绍了CVM的理论方法并评估了上海市某一著名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维护价值。彭本荣(2004)在对海岸线周边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估中使用了条件价值评价法。

2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的经济学原理

新古典经济学是条件价值评价法的理论基石,条件价值评价法分析的是当环境质量恶化时,在维持人们效用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最少需要补偿的货币量,或者是当环境质量改善后,人们为了这个更好的环境质量,所愿意支付的最大货币量。类似于希克斯的消费剩余的概念。该方法通过随机选择个人或者家庭作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需要考察的结果。

条件价值评估法把消费者的个人效用(用y表示)、环境资源状态(用n表示)、消费者个人收入(用i表示)、社会经济信息特征(用s表示)作为变量。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n、i、s等作为解释变量。用公式表达为:y=f(n,i,s)。假设计划项目能够使环境资源状态由状态n0转善至n1,即n1>n0。为实现这种状态改善,在福利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应做出相应的收入支出。

虽然被调查的个体知道环境资源对自身效用的影响程度,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的受访者偏好存在波动性。 通常写成如下形式:

y=f (n,i,s) + ε(1)

ε 为随机项。 则自然资源两种不同状态n0 、n1下的效用函数为:

y0=f(n0,i,s) + ε0(2)

y1=f(n1,i,s) + ε1 (3)

ε0、ε1 为独立变量。条件价值评价法的调查问卷的常用形式是询问受访者是否愿意支付数额x,该数额可以由预调查或者经验取得。需要受访者回答“yes”或者“no”。根据效用y是个人收入i的单调增函数和效用最大化原理,如果受访者接受x,就有效用差ΔU≥0,如果受访者拒绝x,则有效用差Δ≤0:

f(n1,i,s) + ε1≥f(n0,i,s) + ε0(4)

当f(n1,i-x,s) +ε1= f(n0,i,s) +ε0 时,Environment value=∑x=∑WTP (5)

∑x表示如果环境物品的质量发生改善后,在保证个人福利状况不变的前提条件下,个人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额。式(5)的经济学含义为:环境资源改进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是CVM法获取的每人WTP累加和。

3 CVM在碧云湖环境质量升级中的具体应用

3.1 CVM双边界二分式问卷调查设计

该阶段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1部分:碧云湖环境质量升级项目介绍。碧云湖坐落于广西大学东校园内,风景旖旎,是同学们学习之余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但是仍存在湖底的淤泥,和水草大量富营养化的状态。本次碧云湖环境质量升级主要针对淤泥和水草的清理,提高湖水质量。第2部分:引出支付意愿。调查分两步骤:第一步先选定需要调查的群体,可以通过询问调查的方式或理论推理的方式估计出被调查者的大致的支付意愿的区间为50元到500元。第二步设计双边界二分式选择问卷式,其中初始投标值(BID)为300元,如果被调查者回答“同意”则跳向更高的投标值(BIDu)500如果被调查者回答“不同意”则跳向更低的投标值(BIDl 100元)。该方式模拟了真实市场中,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场景,进而使估计结果能够更加贴近市场中人们的支付意愿。CVM核心问题的设计:

1.目前广西大学碧云湖环境质量升级正处在筹备资金阶段,如果未来1年内,需要从你的支出中拿出300元来支持这一计划,您是否同意?

A.同意(若选此项,请回答2)

B.不同意(若选此项,请回答3)

2.未来1年內从您的支出中拿出500元,你是否同意?

A.同意 B.不同意

3.未来1年内从您的支出中拿出100元,你是否同意?

A.同意 B.不同意

4.请问你最多愿意为此计划花费( )元?

第3部分收集调查者的个体特征信息。为研究个体特征信息和调查对象最大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主要针对性别、年龄、学历、年消费4个特征展开调查。

3.2 样本特征及调查数据分析

3.2.1 样本特征分析

这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为西大学子,一共发放了81份问卷调查,回收数量是81份,但其中有1份是无效问卷。由于调查样本较少,有效问卷接近100%。对于问卷调查中的社会经济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

(1)从这些样本特征中的支付比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1)对于性别而言,女性在表现出比男性更多的支付意愿,说明女性对环境质量的提高比男性更为关注。

(2)对于年龄而言,相比较从小于20岁 到21至30岁之间再到31至40岁这三个阶段,支付意愿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年长的同学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更重视。

(3)对于年消费而言,原本计划采用年收入这一质变,但是考虑到大多数学生上学主要依靠家庭供养。所以采用年消费这一指标来替代年收入。因为在第一组(年消费小于5000)的样本比较少,所以舍弃该组后。发现支付比随着年消费的提高而逐渐提高。当消费水平提高之后,个体更有能力为环境物品付费。

3.2.2 调查数据分析

被调查者面对2次选择存在4种反应结果,即同意-同意(YY)、同意-不同意(YN)、不同意-同意(NY)和不同意-不同意(NN)。分别将其赋值为3、2、1、0。并且在本调查中它们代表每个个体的最大支付意愿为500、300、100、0。将被调查者的反应结果定义为被解释变量(用a表示)。将被调查者的社会经济特征:性别(用z1表示,男性z1=1,女性z1=2)、年龄(用z2表示,小于20z2=1,21-30z2=2,31-40z2=3)、学历(用z3表示,大学z3=4,研究生z4=5)、年消费取对数后(用Z4=lnz4表示,小于5kz4=5000,5k-10kz4=7500,10k-30kz4=20000,30k-50kz4=40000,)、初始投标值(用BID表示)、较高投标值(用BIDu表示)、较低投标值(用BIDl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a=γ1z1+γ2z2+γ3z1+γ4Z4+β1BID+β2BIDu+β3BIDl),进行回归分析,用STATA分析出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分别估计出解释变量z1的系数γ1=-0.30、z2的系数γ2=0.53、z3的系数γ3=-0.84、Z4的系数γ4=0.13、常数α=2.59、投标值存在多重共线性舍去。然后再利用公式E(WTP)=ln(1+exp(α+γ1z1+γ2z2+γ3z3+γ4z4和插值法转换计算出WTP=144。这同直接问题4计算WTP均值的结果130相近。两者可以相互印证实验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范紫娟,敖长林,毛碧琦.基于陈述性偏好法的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价值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17,28(2):500-508.

[2]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发展与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3,(03):454-463.

[3]全世文.选择实验方法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6,(1): 127-141.

[4]陈琳,欧阳志云,王效科.条件价值评估法在非市场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6,(02): 610-619.

[5]徐中民,任福康,马松尧.估计环境价值的陈述偏好技术比较分析[J].冰川冻土.2003,25(6): 701-707.

猜你喜欢

支付意愿
音乐APP用户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
碳市场政策下企业对碳信用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消费者对可追溯茶叶额外价格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谁更愿意购买绿色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