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2018-10-30吴幼花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阅读高中英语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本文从语言基础知识、教材使用等方面,简述了如何抓好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

英语阅读具有双重功能,它既是学生学习英语希望获得的语言技能之一,同时又是学生学习英语和发展其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所以说,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又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大内容,对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以及NMET考试得分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高中英语阅读理解:

一、 注重学生语言基础知识,排除阅读障碍

基础知识是能力的源泉,能力是知识的深化。只有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开发智力。掌握一词多义是提高阅读理解的关键,如strike这个词,比较常用的是词组be on strike(罢工),中学阶段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1. He struck me on my back.(他打我后背。strike sb.+介词+the+身体某部位)

2.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3. He struck a match.(他点燃一根蜡烛。)

4. When the clock struck twelve,he came back home.(他到家刚好12点。)

5. 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我忽然心生一计。)

6. All the visitors were deeply struck by the beauty of the West Lake.

(所有的游客都被西湖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

7. The workers struck for higher pay.(工人们为了提高薪酬罢工。)

8. The cleaners are still on strike so that rubbish is everywhere.

(环卫工人仍然在罢工,以致垃圾随处可见。)

除了一词多义,教学过程中还应不失时机地由新翻旧,以旧带新,通过形近、义近、同义、反义、构词搭配等手段进行串连,让学生从纵向、横向及各个方面将词汇的雪球滚大、压实,将词汇教学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还得对所学词汇和短语反复使用,滚动温习,注意培养学生对一个词多层面了解与掌握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扩大词汇量。

总而言之,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词汇的学习,不能放松,应尽可能扩大词汇量,介绍词汇的背景知识、拓宽知识面,以便有利于帮助学生扫除阅读的语言障碍,使他们有机会体验看懂文章的成就感。

二、 充分利用教材(课文),加强文体的分析和指导

教材中的课文是最好的第一手阅读材料,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以充分利用。教科书从内容安排和设计等方面都努力体现: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即阅读能力。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我们把必修1-5册的Reading部分做为精读来抓。处理选修部分的课文在精读和泛读之间,把课本配套的同步阅读训练及每单元的阅读训练当作泛读处理。

在课文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为学语言而教授课文的做法,把课文教学提升到语篇的层次:了解课文的内容大意、划分课文段落、了解作者及背景介绍、复述课文、缩写等。整体把握理解课文应做为课文教学的首要原则,因此,在课文教学中,对语法的教学要形成正确的思路,让语法知识的讲解服务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不是割断内容,以服从于语法知识的传授。

纵观近年高考,阅读语言材料真实地道,题材广泛,涵盖人文、环保、探索火星生命之谜、广告、科普研究等方面,文体多样,涉及叙述文、应用文、科普文章、广告文体等多种类型的文章。因此,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熟悉不同题材,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学以致用。

教科书提供的话题范围广泛,如科技、航天、地理、名人、自然、医学、环保、新闻及文化遗产保护等。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视野开阔,信息量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阅读课文作为整体来处理,通过上下文来猜生词,进行词汇和语法教学,通过扫除新的语言障碍来理解课文。

比如,必修3的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是根据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改编的戏剧剧本。这单元是学生在高中英语必修阶段接触的第一个剧本,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戏剧情节的发展,了解英语戏剧的特点和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戏剧冲突、戏剧语言等,通过课文教学了解戏剧体裁的特点,学习和理解戏剧语言,熟悉戏剧题材的阅读方法,尝试表演戏剧,提高文学修养和欣赏水平。

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核心词、句子重点和作者的观点。要用作者或命题人的观点来理解课文。对于科普类文体,引导学生尽量联系自己平时学到的知识,通过教师的课堂示范篇(段)的教学、分析、比较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可带动学生學以致用,进行课外比较阅读和限时阅读等自我阅读活动。

三、 合理补充课外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与技能

1.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预习时指导学生把每单元的课文先做第一手的快速阅读材料,这个环节必须安排在课外时间进行,由学生自行安排:第一遍只要求看懂课文的大概意思,不事先看生词,不懂的词从上下文来猜。这样做有三大好处:(1)通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2)培养猜词的能力;(3)养成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如果能长期坚持下来的话,效果相当可观。

2. 充分利用每次考试的试卷,每份试卷都有一篇的完形填空,5篇阅读理解,对于这类材料由学生自由把握,感兴趣的题材可作为精读材料,同时有助于扩充词汇量。

3. 注意课外阅读阅读材料的选择。过易起不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过难学生会失去兴趣,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 激发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

吕叔湘先生说过:“阅读是很不简单的,学者大有可学,教者大有可教。”阅读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外语教师下功夫的所在。要搞好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乐于阅读,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对此,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

1. 配合课文进行经常性的阅读训练。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原著缩写本或简易读物,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熟悉课文,能扩大学生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布置课外阅读材料应由浅入深,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十分注意阅读材料的题材、内容及难度。选材要循序渐进,在思想内容上,好文章应有内涵,要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另外,在布置阅读材料后要常利用每节课开始的十分钟进行课外阅读检查,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3. 增加考题分量,改进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阅读速度和能力的检查。

总之,教材是死的,而教法是活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永叶.也谈词汇教学[N].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2007-8-22(488).

[2]李金平.如何加强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的阅读教学[N].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总第510期.

[3]刘建华.中学英语创新教法,素质教育训练方案[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G.11182(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吴幼花,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龙文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阅读高中英语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