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幼儿园“拙趣”美术课程实施途径

2018-10-30黄海燕

考试周刊 2018年85期
关键词:美术课程

摘 要:常州市刘海粟美术幼儿园传递着刘海粟大师——闳约深美、传承创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精神。“立美于术,涂抹纯真底色;润爱于心,挥墨七彩童年”为办园理念。在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开启了刘美幼以“拙趣”为课程特质的游戏化探究之旅。本文阐述“拙趣”课程背景、实施途径、成效三方面,对此课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课程;拙趣;美术

一、 “拙趣”课程背景

常州市刘海粟美术幼儿园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名园。确立“立美于术,涂抹纯真底色;润爱于心,挥墨七彩童年”为办园理念,2015年被评为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基地,开启了刘美幼以“拙趣”为课程特质的游戏化探究之旅。

二、 “拙趣”课程实施途径

(一) 明晰脉络——构建“拙趣”课程方案

从儿童本位出发,解析游戏对于3-6岁幼儿的发展价值;探讨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前期研究基础探寻各种知识、能力及态度在生活和游戏情境中整合的机制,在拙趣课程理念下预设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运行机制。构建了“拙趣”课程方案,蕴积适宜幼儿发展的课程内容。

拙趣课程目标:有形、有色、有趣

“拙趣”课程内涵:拙:稚拙、本真 趣:童趣、自然

课程依据:有形、有色、有趣;课程核心:拙而有趣

主攻:转变课程组织方式与幼儿参与会动的形态

(二) 拓景物华——拓展“拙趣”课程空间

环境的整体架构符合孩子们的审美,布局合理。为孩子们游戏活动带来了安全,便捷和舒适。根据游戏化环境指南,对室内外环境进行了微改造与适度创意。

1. 自然、探究、共享的公共环境

一个生态园:将幼儿园南边围墙外杂草地添加绿色隔离网、修整开辟成“S”形亲自然生态园。师生共同认领田地,种植蔬果。

三个探究场(泥地、沙水、运动):在泥地投放小帐篷、锅碗铲勺,废旧轮胎、竹梯等低结构创意材料,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玩。

四个主题共享区(小社会、美术室、阳光庭院、大厅):课程的经验是整合的,通过预设的游戏环境和孩子生成需求相互交融,对园所功能室做了尝试性的变化。

2. 悦纳、适宜、互动的班级环境

我们的班级我们做主——规则悦纳:师生共同规划、因地制宜进行班级空间布局的设计和摆放;对走廊、午睡室、盥洗室等空间实施延伸拓展;游戏区域动与静、开放与适当封闭相结合。

可探究的材料,多元开放——适宜投放:在教师的观察与支持下,调动幼儿和家长的积极性,更新、充实各种材料,鼓励幼儿参与制作标识,在游戏中学会自由选择、有序归还。

课程的价值意蕴轨迹呈现——主题墙互动:在主题实施推进中,师生共同将主题实施过程中的设疑提问—主动探究—观察记录—多元表达表现等信息通过调查问卷、海报、绘画作品等不同的方式辅以轨迹标识循序渐进地呈现在班级主题墙,并适度留白。

(三) 激趣生长——探求“拙趣”课程组织

由灵而动—一日流程三位一体:审议了原有的一日作息,减少集体教学活动,建立一日流程三位一体的操作提示,和孩子一起讨论班级的一日时间表,老师和孩子共同成了时间管理的主人。

兼收并蓄—一游戏与课程优化整合:从游戏的课程化和课程的游戏化这两个方面着手让游戏与课程有机融合,保证幼儿应有的时间、空间、给予幼儿自主游戏的机会;鼓励与支持幼儿自发的、自由状态的游戏活动。

钩深索隐——材料探究美术活动:基于前期《童心稚趣绘常州》和《大美术教育理念下的幼儿主题美术活动设计的研究》园本课程实施研究,在幼儿与材料进行美术创造的动态中,以“平面情景形式”及“立體无限造型”为材料探究活动的核心,预设各年龄段探究性美术活动方案。

(四) 臻于至善——完善“拙趣”评测机制

1. “学习故事”式评价:

用叙事的形式对幼儿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通过这里发生了什么?(注意)、这里发现的学习是什么?(识别)和接下来怎么办?(回应)三个部分来观察解读幼儿的行为,追随和支持儿童的兴趣、需要,并为儿童的主动学习提供助推力。

2. “课程体验式”评价

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儿童都有可能在学习。充分挖掘周边蕴含的教育资源和学习契机,及时地捕捉幼儿探索体验、过程轨迹、经验获得等,形成个性化的探究性体验课程。

3. 作品注解式评价

在幼儿绘画或手工作品完成之后,倾听孩子对自己作品含义的表达并帮其记录下来,展示时将作品和作品记录一起呈现。

(五) 张合有序——健全“拙趣”课程管理

课程资源开发:基于各班课程主题,转化为幼儿喜欢的,丰富多元的游戏探究形式。教师注意观察、收集和记录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表达,形成课程资源探究故事,由课题小组筛选后经宣传组后台制作进行微信公众号推送。

资源平台创新:建立“三”平台。一是网络互动平台:充分挖掘园本教师资源,组成线上微课开发团队;二是环境互动平台:围绕“拙趣”课程主题,各班通过我计划……我会玩……我回顾……我分享…的游戏方式。三是活动互动平台:在幼儿园整体策划每学期定期开展一次集团四大品牌活动(三月运动节 六月成长节、十月文化节 十二月美术节)。

三、 “拙趣”课程实施成效

(一) 幼儿在拙而有趣中玩味童年

在“拙趣”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追随自身兴趣,与材料进行充分地互动,过程中幼儿探索感受颜色、材质、运动方式以及空间设计,并获得感官体验。他们学会仔细观察,辨别细微差别,有目的地操作材料,利用自己的直觉体验在感官探索游戏中获得乐趣。

(二) 教师在反思实践中提升课程执行能力

“拙趣”课程研究过程中,幼儿园依托省、市级课题科研项目研究,让每位教师在审视自我、理性采选中,更好辨析行动的有效性。让游戏的形与神更聚焦;珍视教师课程建构的已有经验,渗透游戏精神,关注了整体的课程文化。培养出了一批乐思善学的优秀教师队伍。目前刘美幼2人参加区级工作室。同时还成立了3个园内名师工作室。

以幼儿园文化引领游戏课程“拙·趣”精神的创生,以“拙·趣”游戏课程精神反哺园所文化,提升办学品质,同时为幼儿园整体课程游戏化建设提供操作经验。在质朴中行走,拙趣中创生。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618-172.

[2]虞永平等.学前课程的多视角透视[M].南京:江苏教出版社,2006:3,2,77-79.

[3]刘晓东.解放儿童[M].南京:江苏教育岀版社,2008:4,8,80-85.

作者简介:

黄海燕,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刘海粟美术幼儿园。

猜你喜欢

美术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创意美术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