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和实践

2018-10-30庄斌兰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小学语文

摘 要: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本课程是语文教学的补充,能够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本文主要探讨了校本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校本课程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应用。

关键词:校本课程;小学语文;开发实践

校本课程是我国近几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教学形式,主要是对教学课堂的补充,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校本课程的内容制定主要是通过学校和教师的资源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和整合,对学生现有的学习环境进行补充和拓展,校本课程的出现让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基本需求和学校的办学特点。学校在进行基本课程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满足学生的根本需求,并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评估,结合学校的课程资源,建立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环境。

一、 校本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的重要性

(一) 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校本课程是教学的补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获取知识的途径是语文教材,教材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不能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因此,教师要通过校本课程将查找的一些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与教材紧密结合,不能脱离教学重点,校本课程的开展能够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吸取到更多的知识,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 拓展了语文学习空间。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不是改变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而是为课程教学内容更快地适应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服务的,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建立起以学校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为本位,对课程主体进行改变的决策机制,促进课程向层次化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进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其与语文教学的完美融合,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应用,也可以在开展过程中结合课外实践活动,构建课内外教学结合的教学体系。

二、 校本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和实践

(一)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材体系的结合。校本课程的概念再提出时,很多教师都将其与校本教材混为一谈,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校本课程主要指的是由学校和教师进行编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通过开发和实施来进行课程评价,在课程的权力方面、课程开发的主体方面、课程开发的场所方面都是通过教师和学校实现的。这与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的校本教材内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为了更好地实现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需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结合教学地区的可利用资源,来进行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作文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将语文教材中描写景物的文章和学生写景能力的培养进行融合,教学课程的设计可以将区域内的景观景点作为写作训练的开展地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真实场景的写实。

(二)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校本课程从根本上来讲是学校和教师自主进行内容设定的课程,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想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师可以加强与教学专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模式的建立时要按照实践—评估—开发的顺序来进行。与此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校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评估,明确教学的根本目标。校本课程的开展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乐于学习、热爱学习,运用校本课程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合理地设计语文教学环节,突破课堂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语文阅读教学中校本课程的开展,可以对学生进行课文仿写训练,将阅读的分析流程细化为顺序—技巧—手法运用—自主创作,语言仿写题具有题型灵活、设计精巧、考点繁多、综合性较强等特点,中考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考查学生:1. 考查同学们对句式、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是 ;宽容是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是洗涤狭隘自私的雨水,是 。(嘉兴市中考题)分析:(1)中心词有别。前一处所填内容的中心词应与田野、天空等相类,如大海、沙漠、草原、高山等。后一处应与清风、雨水等相类,如雪、雾、露、霜、冰雹等。(2)修饰语有别。前一处应与“容纳大树小草”“接受阳光暴雨”等相类,后一处应与“吹开闭锁保守”“洗涤狭隘自私”等相类。(3)要把握该句的修辞(比喻),从而实现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能够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作能力。实践性教学课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立体化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作为实践课程开展的重要目标,通过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 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发展的结合。校本课程现已成为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以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作为基础,比如:在校本课程中设计读写活动,校本课程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多读,学生在阅读优秀作品时能够接受文化的熏陶,积淀自己的文学素养。还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读写和知识运用能力,以校本课程来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通过教师的指导,更加灵活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三、 总结

按照课程分类的理论来进行划分,校本课程并不单单只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课程管理的一个方面,我国的课程改革正逐渐向三级课程的管理体制发展,校本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提出并应用,证明了其是新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同时,课程改革属于我国的中小学课程规划的关键性因素,我国校本课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开展形式是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来进行构造的,能够直接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其发展与地方课程的改革要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孟晓宇.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J].黑龙江科学,2017,8(07):160-161.

[2]李再娣.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J].黑龙江科学,2017,8(17):148-149.

[3]徐伟荣.课堂观察优化语文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61.

作者简介:

庄斌兰,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小学语文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